当前位置:读书 > 

《记忆密码》与三线建设的对话

发布时间:2019-09-23 10:05:44

文/朱学佳

50多年后依然不断有文艺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形式来讲述那一场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大规模工业迁移——自1964年起,党中央基于备战考虑, 在被划为“三线”的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背井离乡,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在那些荒芜的、险峻的、封闭的环境里,书写他们青春飞扬的诗句和热情美妙的乐章。四川人艺历时三年创作的《记忆密码》,将这一题材搬上话剧舞台,以三线建设重镇“钒钛之城”攀枝花为坐标,围绕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三代“钢铁人”的故事,展开一幅以三线建设为感情牵引的动人画卷。

时代与时代的对话

那一场浩浩荡荡的三线建设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400多万各行各业的精英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投入到这场长达17年、横贯3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由于“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部署,建设者们生活和劳动的环境都极其艰苦,他们风餐露宿,还会面临塌方、爆炸这些无法预料的危险,一些人在这场建设中失去了生命,一些人染上了严重的疾病。而为了加强保密工作,所有三线厂都使用数字编号来命名,工作者的身份和工作内容不能与他人提起。他们孤独而安静地在深山峡谷中奉献青春。

在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会想:那么艰辛的回忆为什么会成为那一代人的情结?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说:其实三线建设在80年代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但三线建设的精神不是在那里就终止了,今天我们希望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来恢复城市的记忆,纪念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和他们的骄傲,“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延续下去。

戏剧与现实的对话

四川人艺最新创排的话剧《记忆密码》由国家一级编剧李亭创作剧本,她避开“钢铁城市”的坚硬,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命运。李亭在剧本的后记中写到:“我试图用柔软的情感来讲述这段轰轰烈烈,所以我回避着类似报告文学或新闻稿件里的激情澎湃。因为在最初的激情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尊严有反思甚至有救赎。”李亭要告诉更多的人,这才是真实的攀枝花,这是三线建设精神值得被赞颂和传承的情感连结。

不只是当年参与三线建设的“攀一代”,话剧《记忆密码》还覆盖了受三线建设直接影响的“攀二代”和海归的“攀三代”,每个人都在大时代中主动或被动地做出选择,就像剧中“攀二代”胡野渡的人生信条一样:不同的人生活在自己特定的时期,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很多路是命运的注定,没有对错可言。而那些在这条伟大的路上努力行走的平凡生命,我们希望他们被更多人理解和尊敬。

工业与艺术的对话

攀枝花的细节浓缩在这部剧中,奔流的金沙江和层叠的远山,更让人震撼的是四川人艺将大型炼钢现场搬上话剧舞台,重现了钢铁厂内部的灰褐色工业质感,Loft结构的设置,几乎还原了攀钢工厂内的场景,1970年7月1日攀钢1号高炉建成出铁的激动时刻历历在目。此外,现代艺术和视觉的融入,让舞台呈现出现实与理想,冰冷与温情并存的美感。

在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远去的今天,以三线建设为背景的话剧如何打动没有这些共同回忆的观众?话剧《记忆密码》在看似不经意的舞台语汇中润物细无声地建立着与观众的共情。拿着手机做视频直播的漆小花俏皮地走上舞台,以90后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那一段历史时期留给父辈的印记;在建设中失去生命的朱煜明拉着手风琴为心爱的姑娘唱他写的歌;多年以后鲁晓芬看到朱煜明曾写给她的信,舞台上,她和他错落地念起信中的文字“请你答应我,监督我一辈子。不迟到,不早退。”这是那个年代最质朴而真诚的告白。


来源:《中国周刊》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