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 > 

生物多样性全球性重磅会议下月举行,未来10年是保护的关键期

发布时间:2021-09-10 17:29:30|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1年年会上,来自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共同提出,未来10年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期,如果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以逆转,人类或将在2050年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

  国合会是我国层次最高的环境与发展中外高层对话合作机制,是中国听取国际社会政策建议、对外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事实上,此前联合国已经将2021年~2030年定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以期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态修复。

  国合会的与会专家对即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寄予厚望,他们希望缔约方能制定并通过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保全面逆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

  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将以COP15大会为契机,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努力和贡献。

  专家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个乐观的信号:自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首脑及国际机构领导人将自然问题放在首位,并致力于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但也不可否认,全球生物的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首席科学官张小全说,国际社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虽有努力,但物种加速灭绝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扭转。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进一步解释说,有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GDP中度或高度依赖自然,各行各业直接或间接依赖生物多样性。

  朱春全认为,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需要各界共同努力,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纳入非自然保护部门的管理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对此,国合会委员、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兰博蒂尼认为,全球经济发展亟待转型,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有机会也有能力发挥引领作用,凝聚各国的共识,把关注自然议题的雄心壮志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

  兰博蒂尼还建议,中国还可以将数十年来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全民健康、碳中和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与其他国家分享,最终形成全球合力。

  在国合会委员、全球环境基金原首席执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看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最重要的经验是划定了全国的生态保护红线。

  她认为,这是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实践,值得全世界借鉴。

  目前中国已基本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共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为30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2%。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开展全国综合性、系统性国土空间规划的国家,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保护大多数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表示,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今年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的政策指引,可以有效降低对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建立机制加强落实。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