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新闻 > 

航天员在太空的画面靠啥实时传回?天链卫星再亮相

发布时间:2021-06-18 16:45:45|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飞向太空,之后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很多人通过电视直播画面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画面都是靠天链中继卫星组成的天基测控系统才得以传回。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随时随地掌握飞船数据,获取航天员的动态至关重要。”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工程师郑勇辉告诉记者,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在太空中铺就了一条“天路”,担负着飞船、航天员与地面实时通信传输的重要职责。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进入太空。其间,他数次与地面控制站进行“天地通话”,但每次都有着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那时,我国境内的观测站有效保持通信时间是相当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工程正式立项,一批批心怀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团队正式组建。

  2016年,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天链一号”卫星为自动交会对接、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返回及搜救回收提供了全过程天基测控服务。同时,也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与地面“天地通话”“天地双向视频通话”,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二号入轨后不久,天链一号04星随即开展对其跟踪工作,自此开始,中继卫星系统对神舟十二号的长期测控链路就此建立。

天链卫星为天和核心舱提供天基测控示意图,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供图

  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指挥调度马超说,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二号,我国中继卫星系统见证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时至今日,中继卫星系统仍在为一代又一代航天员“保驾护航”,但马超每一次都难以按捺住心中那股激动之情——“哪怕任务前的准备再苦,任务期间的值班再累,只要一看到航天员在太空中安然无恙的画面,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中继卫星,此次也是它首次亮相载人航天任务,除了具备更强的性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二代中继卫星系统还可以实现多目标同时测控,工作效率更高。

  “现在中继卫星系统已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对中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覆盖率达到近100%,此次任务中,我们将承担空间站组合体大部分运行弧段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任务。”马超说。

  按照他的说法,天链卫星精准稳定的数据传输,为人们搭起了一条条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使吟唱千百年的“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