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点 > 

深度专访刘泓志: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公共服务与韧性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13 12:12:19|来源:消费日报

导语:RICS全球旗舰活动WBEF论坛时隔三年回归中国,将于2020年7月3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本届峰会的嘉宾及城市规划领域专家,AECOM 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先生近日接受专访,为疫情后的中国城市发展及韧性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韧性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来提升城市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韧性城市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数字化工具如何提升城市韧性?听刘泓志先生如何解答。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让韧性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在您看来,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来提升城市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的韧性?

  AECOM刘泓志:此次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了城市韧性的迫切和必要,面对多样化、不可预测的灾难风险,灾前有效预防,灾难中保障居民安全健康、维护经济社会运转,以及灾后重建恢复和反思纠偏,其各个环节都是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提升城市韧性,首先是要拓展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解与能力。除了发挥物理空间上的环境能力,也要发展数字空间上的科技能力和社会空间上的人文能力,共同建设城市的韧性,让城市面对外力冲击时具备更积极的自平衡与自恢复能力。

  其次要关注基础设施的韧性建设:

  -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重要作用,完善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内部互联互通,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完成城市间的互助;

  -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能来创造冗余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保留应对非常态事件的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危机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再利用的韧性程度;

  -灵活运用公共空间,依靠前瞻规划和高效机制,利用科技赋能的公共资源网络,能够迅速将公共空间转变为防控疫情的缓冲地带,为紧急状态下的城市提供稳定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从顶层设计开始将韧性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的全生命周期。在规划前期,对城市的韧性发展做出全局性的考虑,在城市设计、城市治理、城市运营等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纳入对灾难风险的考量,以提升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及灾后的自愈恢复能力。

  再者,从城市治理层面来探讨城市规划设计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建设中关键的治理能力。城市韧性的构建需要城市形成自平衡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这需要城市三大主体的相互配合,推动城市共治:

  -政府—核心是执政者,进行政策治理。由政府统筹引领,以政策权力来开源赋权、维护共治机制;

  -市场—核心是企业,进行技术治理。由市场响应需求,以产业技术来创造驱动、满足供需匹配;

  -社区—核心是民众,进行反馈治理。由社区发展自治,以民意反馈来参与决策、建立深度治理。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方与统筹方;企业是维护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及载体,民众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与反馈者。城市治理不应只是政府的工作,尤其在城市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正如此次战疫过程中许多民间的、自发的、个人的力量参与其中,这正是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去加深理解与拓展能力的方向。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引领工具,面对提高城市韧性的需求和期待,行业与专业本身就有拓展的必要,以城市健康安全为更高、更优先的视野去引导政府、市场、社区的有效互动与协作。而此次疫情中,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的应用,提高了城市应对疫情的速度。未来新基建的发展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赋能将为城市即时动态响应需求、提升应急决策水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目前韧性城市建设面临哪些重大挑战?行业又该如何应对,建设未来韧性城市?

  AECOM刘泓志:目前韧性城市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缺乏对城市韧性的认识,或者说健康的城市发展意识。城市除了发展能力之外,还要有相应的“自愈能力”。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发展观还在以增长意识为主导,远没有达到健康意识的层面。在发展导向或是增长导向下,城市会把常态下的发展作为最大的、甚至唯一的目标,而不会把应对非常态状况列入优先考虑范围。这种应急响应的概念在中国城市发展意识里还比较少,更多时候我们优先应对城市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的指标,即使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了重点追求,我们对于非常态外力冲击状况下城市的应对能力、包括应该付出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仍欠缺考虑。

  因此,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认识不能再局限于经济增长,更要有价值观念的转变。疫情的冲击使城市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政府应当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市民如何享受和衡量服务品质?这是对城市的基本要求。对未来韧性城市的建设,相关行业除了将“增值”列为目标外,也要将“保值”纳入成本效益估算里,接受合理的发展期望值,并加大城市韧性设施与行动所需的行业技术投资。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您在海内外拥有诸多城市发展项目经验,您认为中外城市的发展有何异同,尤其是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城市可以从海外项目中获得哪些借鉴,或者我们具有哪些独特的发展之路?

  AECOM刘泓志:纽约在2015年4月发布《一个强大而公正的纽约》城市发展规划,面向2040年提出了四项发展愿景,希望将纽约建设成为增长中的繁荣城市、公平公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以及有韧性的城市。其中可持续与有韧性体现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多项韧性城市建设举措,囊括了居住、交通、信息、医疗、环保等诸多面向,不仅致力于成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也强调正视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等潜在危机,计划通过增强社区、社会和经济的韧性,使每条街区更加安全,建设可持续的超大城市。

  东京在2016年发布了《都市营造的宏伟设计——东京2040》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安全之城”的发展愿景,并以此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详细的行动计划来引导城市的韧性发展。规划立足于当地多发地质灾害以及木质建筑密集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计划,还提出将城市防灾建设与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美化等工作相结合,在建设中提高城市功能的可延续性,提高城市的自我适应和恢复能力,同时将科技作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托。此外,生活生产资源的稳定供给也被纳入城市安全统筹考虑,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性社会。

  大伦敦地区政府在2018年5月发布了面向2050年的《伦敦环境战略》愿景规划,旨在全面应对大伦敦都市区面临的环境挑战,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建设更绿色、更清洁、可持续发展的伦敦。继成为全球首个“国家公园城市”后,伦敦将在2050年建成“零碳城市”,为此将低碳经济、数字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健康街道等作为政府工作的四大战略举措。

  尽管韧性城市的概念自国外兴起,近年来,国内学界和政府决策者对城市韧性的关注度也逐年增长,对韧性在城市乃至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作用认知日益深刻。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其中“韧性城乡”计划作为四大计划之一,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韧性城市建设计划。同为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当中又提到了城市韧性概念,北京也是中国第一个将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此后2018年上海也在总规中提到“要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

  雄安新区从选址之初到规划建设全过程高度重视城市安全,提出了全过程安全韧性规划建设的要求以及防灾能力提升策略,并提出建设国际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典范的目标。

  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让韧性城市的课题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理由。但应当注意,发达国家对韧性城市的讨论是具有本土地域化特征的,中国城市无论从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与西方城市有不小的差别,因此城市韧性的发挥也需要因地制宜。中国的体制优势应该能放大城市韧性建设之中和应对外来冲击之际所需的决策与统筹能力,关键的课题是如何加强信息的透明度、流通性和响应力。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您曾参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城市设计,并着眼于城市的韧性目标。您能详细介绍一下雄安新区在韧性方面的规划设计吗?这对中国韧性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迪和借鉴?

  AECOM刘泓志: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AECOM参与的众多项目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群都普遍认识到互联互通建立城市韧性的重要性。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里,城市的要素流通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人的流通,到物的流通,到知识技术的流通,再到资本的流通,直到今天因疫情问题而暴露出的信息的流通,这些城市要素的互联互通让城市之间形成共同的有机体,拥有更强有力的风险抵御能力。

  AECOM参与了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顶层规划设计以及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一些专项研究,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为城市不同层级的要素流通打造更好的、更有韧性的基础设施。正如北京疏解首都功能到雄安新区,我们希望在此过程中通过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要素流通的最佳条件,将首都的优质资源拓展、再创造到其他城市,这正是为城市未来的韧性发展做出预留,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检验的庞大工程。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由于不同城市面对的风险不同,韧性目标也会有差异,如何通过城市规划设计确保其韧性目标的达成?

  AECOM刘泓志:由于不同地域城市的既有条件和环境不同,在韧性城市构建过程中应当要因地制宜。相对于横向比较多个城市的韧性差异,纵向研究同一城市一段时期前后的韧性变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从城市规划设计层面,城市韧性构建需要我们从传统公共安全的视角转变为新的韧性视角,为城市打造新韧性基础设施:

  发展目标:传统公共公安全视角下以防灾减灾为主要目标,而韧性视角下城市应当以持续健康发展、居民幸福生活为目标;

  应对对象:传统公共安全视角下以突发冲击为应对对象,而韧性视角下城市不仅要关注突发冲击,更要应对慢性压力的挑战;

  应对方式:传统公共安全视角下城市应对危机的方式以物质系统抵御灾害为主,而韧性视角下城市要同时关注到物质与社会双层面的系统构建;

  关注要点:传统公共安全视角下城市关注的要点多为单一防灾,面向常态生活,关注短期发展,而韧性视角下城市应当有着综合性、面向未来的韧性意识,不仅关注短期发展,还要注重长远布局。

  确保韧性目标的达成,城市规划设计可以考虑五项国内外普世性的步骤:

  一是识别危机,清晰掌握城市当地的多发性和关键性外力因素;

  二是评估风险,理性衡量各类外力带来的风险程度与性质;

  三是确定长期目标,将以上判断纳入城市的未来发展进程与行动计划中;

  四是决定优先顺序,评估城市可负担能力和外力影响紧迫性制定行动顺位;

  五是善用投资,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条件下最大化近长期投资在韧性建设中的效益。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科技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您曾以城市规划设计专家身份参与阿里巴巴城市大脑的战略咨询与交流,您认为科技将通过哪些方式赋能城市发展,我们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城市韧性?

  AECOM刘泓志:数字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路径,也改变了城市服务的产品及供需模式,未来城市也需要更即时动态地响应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人对于城市的需求和期望也在改变,双向驱动着城市科技和城市生活的紧密发展。

  作为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代表参与阿里巴巴城市大脑的讨论时,可以发现,科技改变了我们看待城市问题的角度,也改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其中,需求场景决定了数字科技的应用方向,而不是传统规划设计惯常提供的场所手段。

  在杭州,城市大脑塑造了经典的案例。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曾经是中国排名前五的交通拥堵城市,而受益于“城市大脑”,杭州交通效率和市民满意程度不断提高,拥堵程度已经退居全国四十名之后。科技的价值,从技术角度看是城市智能化、数据化、全面、实时、全量的决策,从更大层面是城市治理模式、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产业的突破。

  从交通品质来看城市韧性建设,传统导向的治理方式是提高运输容量,控制出行需求;而科技导向的治理模式是精准调配交通资源,动态响应出行需求。通过科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效能来创造城市能力的冗余度以应对突发事件,这应该是科技赋能城市韧性的新意义。

  此次疫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社区健康和城市安全的重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会通过这次全球抗疫的经验更多地关注到城市韧性的提升,反映在承载着城市各类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当中。很多时候,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不是数量不够,而是对于需求的匹配度和响应力不够。过去的传统方法不能够达成匹配与响应,尤其在急性灾害来临时的反应能力不佳,过去对人力与经验的路径依赖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对提升城市韧性的要求,但是通过数字化科技,包括赋予城市基础设施对外在环境变化的感知、计算、决策能力,以及对基础设施本身材料生命周期的自我感知与管理,就能大幅提高城市对外来冲击的应对能力。这个智慧化过程能够摆脱过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依赖,释放出新的人力资源去更好地掌控城市发展方向,通过对城市韧性的认识与行动,回归以人为本的城市。

  结语:疫情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挑战,也是对我们目前城市发展敲响的警钟:在更多更快的经济增长之外,“韧性”对城市的健全发展同样重要。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耗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方式,已被证明不再适应于城市的紧急状况,而科技是改善短板、提升城市韧性的一注强心剂。以科技为基础,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一座高智能城市,更应该是一座为人的需求着想、为安全美好生活提供支持的真正的“智慧城市”。


来源:http://www.xfrb.com.cn/article/xfdc-msjj/13133669388891.html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