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点 > 

口罩市场从“千军万马”到“冰火两重天”,三诺因何还能出口二十多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0-07-13 14:49:49|来源:中华网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口罩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加上大批企业跨界生产口罩,国内“一罩难求”的紧急境况已然成为过去式,口罩生产热也逐渐退潮,短短数月之内,口罩行业可谓风云变幻。

口罩市场困局:冰火两重天

前不久,央视财经频道便围绕国内“后疫情”时代口罩市场局势而走访了多个渠道以及不同规模的口罩生产商。报道显示,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稳定,口罩市场已经由曾经一度供需失衡趋于饱和,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许多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罩滞销。整个口罩生产企业面临大洗牌,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状。

报道中安徽一家口罩生产企业,其生产线已近半数停工,停工的产线让整个厂房显得十分清冷萧条。企业负责人称,国内口罩需求骤减,出口又面临资质不够的问题,内外因的双重压迫导致了他们的经营困局!

国内需求饱和,口罩出海成了当下口罩企业的唯一出路,大量订单集中在有出口资质的企业手中,很多资质不全的口罩企业被迫歇业,以停产告终。

三诺科技战役,成功破局:口罩“包机”出海

深圳三诺集团口罩“包机出海”,驰援全球抗疫

资质齐全成了当下口罩生产商手中最重要的砝码,而三诺集团能在此次口罩战役中成功破局,也正是得益于凭过硬实力进入了商务部医疗物资出口“白名单”,再加上三诺本身业务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又有很多国外客户资源,在口罩出口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深圳三诺集团旗下两家公司进入商务部医用口罩“白名单”

深圳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4月份国内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国内口罩需求量开始骤减。而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国外口罩需求量开始大幅增加,因此三诺调整经营方向,转型做国际化的口罩。他告诉记者,“我们累计出口的口罩已超过一亿只。现在每天都有几百万只口罩出货,出给全球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像印度、俄罗斯。我们现在一个月能产两三亿只口罩,能很好的支持海外抗疫。”

深圳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接受央视采访

截至目前,三诺集团口罩已销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丹麦、爱尔兰、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和中国品质助力全球防疫抗疫。

疫情之下的责任:三诺速度和三诺品质

三诺能够在口罩市场的大浪淘沙中依然挺立,源于其惊人的生产速度和过硬产品品质。疫情发生后,三诺看到市场上口罩很紧张,因此想办法投入生产,刘志雄认为这比他刚开始创业还艰辛,机器、熔喷布、人员等,在许多个不眠之夜后,终于完成了各项工作。“我们本身就是智能制造出身,我本身做模具出身,通过这种能力快速支持了复工复产,并为深圳市政府提供口罩,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刘志雄说。三诺通过持续发起产能冲锋,在深圳、北海两地三大口罩生产基地先后投产上百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和7条高速机口罩生产线,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万只。从第一条口罩产线正式出货到现阶段月产能近3亿只,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三诺仅仅用了两个月,这体现了真正的“深圳速度”。

三诺电脑超高速口罩生产线

疫情十万火急,三诺不得不持续提速冲刺,但同时坚持维护市场秩序,绝不用速度换品质。为了保障口罩品质,三诺总是采用高标准:采购细菌过滤效率99%以上高标低阻滤材,启用十万级二类医疗器械生产标准级无尘无菌车间,按照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建立了万级微生物检测室、无菌检测室、十万级理化检测室……刘志雄在内部口罩生产会议上不止一次强调:“追求卓越品质,提供完美服务,创造超凡价值是三诺的经营理念,三诺的防疫产品一定要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因为这不只是生意,还关系到生命健康。”

三诺注重原创精神,一直把原创的设计和产品通过品牌和渠道销售到全球。2019年初三诺布局智慧健康产业,以智能制造业为根基,正式探索科技赋能健康产品领域,不仅规划了医用口罩、功能性口罩、时尚设计类口罩产品线,而且深入布局涵盖智慧工作、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教育在内的智慧健康防疫产品领域,用科技的手段研发生产了移动语音会议办公系统、有温度传感的个人穿戴设备、非接触式的刷脸智能硬件、杀毒的居家产品等一系列防疫产品线,实现健康产品的多场景化覆盖,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标杆企业。

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智能制造硬实力,便是三诺集团在口罩市场大洗牌中仍然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幸运的是,中国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一场疫情让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成为了人人需要的紧俏货,而让它回归正常的正是中国智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必将在这些具备实干精神和战略眼光的企业推动下更上一层楼,在世界制造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来源: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00710/072020_557424.html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