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心怀热忱 情系设计 ——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月

2020-07-10 15:02:28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濮安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132.png

编者按: 每个时代有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每个领域都有一批孜孜不倦追求卓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人。他们做自己人生路上的标杆,时刻提醒自己; 他们更是行业的灯塔,用光亮引领他人无畏前行。张月教授在采访过程中给笔者的印象正是如此,思维敏捷,一言一语中皆是对学术知识的无限热忱与挚爱。



本期《中国周刊》时代先锋人物专访将带您走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月的世界,在设计界久负盛名,却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用热忱的设计之心为中国建筑增添风采,在建筑方寸之间记录自己的梦想,以独特的设计理念表达对时代,对社会进步变化的理解和感悟。


肩负使命不负韶华


作为设计界的资深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匈牙利佩琪大学客座教授,张教授同时在上海同济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并担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项目专家评委;北京市首都规化委员会专家;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展馆陈设设计项目负责人。他还独立于其他设计机构合作承担了许多国内外重要工程项目设计,如: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中央军委办公大厦,新加坡中银大厦,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并有多项工程获奖。张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投身设计和教育行业,可谓声名显赫,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铁肩担使命,不负好年华。

中国周刊:您是国内知名高等学府教授,室内设计师,资深评委,每一种身份的光环下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使命,您认为这些身份之间的关联点是什么?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月:教授、设计师、评委……,身份角色的不同确实是会有“穿越剧”和“乾坤挪移”的感觉。这让我觉得十分幸运,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但不管怎么变,始终不变的核心点是“设计”“环境”:

一、“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以“设计”的眼光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思考当下以及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并以“设计”作为自己存在的方式。以“设计”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当下与未来。“设计”是人类由思考向行动转化的中枢,并因此而对人类社会日益重要,我很自豪成为设计行业的一员。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536.png

二、“环境”从对象上当然是基于建筑、室内并外延内展的人居空间环境,但我把“环境”看作是一种价值观。“环境”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尽管如今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开始知道“环境”的意味,但专业的素质和职业的习惯还是会使你有更敏锐和精准的视角和判断,这会渗透到你对待周遭每一件事物的态度与行为。尤其是今天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回避不了的挑战,关注它的发展路径,并从微观到宏观上采取恰当的对策,是每一个“环境”建构的参与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说身份转换,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同理心,其实说的就是改变看问题的基点,避免偏激片面,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它给我创造了机会去真实的换位思考。这样让你有更全面的视角来思考和看待设计的现状、动机、机制。身份转换,对教授这样面对未来学者来说,它是理解现实的通道;对于置身现实的设计师来说,它是你脱开具体岗位、项目、利益,抽身思考的避风港。

中国周刊:后疫情时期,您怎么看待我们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张月: 2020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提醒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尽管今天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但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因为设计师是将人类的思考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工具和可以执行的过程,所以他们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的社会角色与核心职责始终是解决问题,解决那些社会前进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当然也包括类似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显露出的现有社会体系应对危机风险的漏洞。这次的疫情防控期间,已经有专业的调研机构做出了研究报告,其结果反映出了专业人员和公众对现存环境应对疫情时存在不足的看法。给未来建筑人居环境的设计提出了新问题,这些都需要设计界调整思路去应对。

其实,每一次的社会危机事件都在印证——设计是可以有作为的重要力量。未来的世界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环境剧烈变化,危机很有可能会以各种方式变成一种常态存在。这提醒我们:设计始终不应仅仅是花拳绣腿似的锦上添花。它应该成为社会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所以未来的设计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设计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设计师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人”而不是“设计”。应该是把设计作品的塑造降低到服务于人的需求之主题下,而不是设计一家独大。设计应该是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一种选择和专业的解决方案。而在当下中国,设计圈很少能见到平实的切实从公众的日常生活与需求去思考而务实地解决需求的设计,使设计变成了一种服务于少数人的高高在上的“装腔作势”,失去了设计应有的本性——设计是解决(生活)问题。设计师是热衷于阐述和追逐某种观念,还是切实贴近生活、融于生活?以及这些生活的需求是否得到了自然合理的满足,也即设计是否应该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545.png

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国家馆  张月教授设计作品


与生活脱节的设计观念导致了另一种现象——设计的过度,它的目的不是生活的本身,而是成为了设计师宣示自己观念和品位的工具,带来了设计技艺与手法的泛滥,产生了很多仅仅是为了设计效果,而非是为了生活本身的设计,这类问题往往以两种方式呈现出来,一种是形式大于需要、寓于无形的设计常常是不受欢迎的,你必须用大量的设计手法使你的设计看起来很有“设计”感,堆砌手法、堆砌材料、堆砌效果。他们往往是浪费了本不该耗费的资源,或为了保持效果而致使用功能打了折扣。另一种方式是观念的堆砌,观念大于需要,把本来简单平实的需求冠之以过度的、虚妄的、甚至是子虚乌有的观念。使设计成了观念的附庸。过度设计把设计本身当成了设计的目的,使设计成了观念游戏。

中国周刊:您怎么看待当今学者的独立性批判思考精神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设计领域发挥的作用?

张月:“独立与自由”精神最本质的核心是尊从每个个体内心和身体的感受,不屈从于他者(权利、利益、威胁、蛊惑、诱骗)。这是人类心智进步的基础。人类的心智是人类应对自然挑战的武器,它的进化与迭代是靠理性地认知及对错误、偏差的修正。而这种理性地认知及对错误、偏差修正的基础,是基于人类的真实感受与对真实感受的无限制的表达,以及基于个体认知的批判与思考。所以,独立性、批判精神是一个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当然对一个行业也是同样。这不是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问题,这是科学,是客观规律! 




在设计领域,现代主义之前的设计更多关注的是观念、仪式感、象征性,而对功能与使用性多是根据经验,没有太多科学性的思考。关注的是神性和贵族的精神世界,对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艰苦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也许这与那个时代设计师(艺术家和手工艺人)被权贵豢养有关,因为设计的知识结构很复杂,需要专业的技能,普通人无力承担维持,所以他只能被有钱人豢养。这也决定了它价值观的走向,客观上隔绝了设计与普罗大众的生活。

设计界缺少对基本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独立思考,只是顺从于权利和资本的意志。

设计的社会职能是解决人造物与人的关系问题,而设计在这其中扮演了决定性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设计决定了人类创造的工具和环境对自然作用方式。设计将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人类的价值观” 物化为产品并以其推进社会的进步。设计是观念推动社会变化的发动机,是价值观物化为人造物的转化器,因此现代设计不应仅仅以人类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仅仅以设计师一己的私利为最终目标。设计应该推动社会最先进的价值观念。也因此,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是巨大的。

中国周刊: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您认为:设计行业在未来最需要关注的点是什么?

张月:当下的中国设计已经不像30年前只是少数人在北上广的某个角落里,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过河”。设计在生活里已经跟早市里卖的青菜一样司空见惯,尽管实际上每个人对设计的理解不论是从哪个角度、那个层次都有不够精确或偏颇,但设计已不是一个小众词汇,对设计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

中国的设计业这些年迅猛发展,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以其市场规模和在日常与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来说都是非常突出的。近些年的设计质量也有了可以比肩国际的成长。设计不应仅仅关注专业与技艺,还应关注与设计行业息息相关的社会领域,设计不是孤立的。设计因其角色的属性是解决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类问题,它就像一个中枢,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的问题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与设计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的讨论反而会使我们逆向溯源,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个更清醒的认知。


1、设计与文化


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的特质一定会在设计中体现。从文化的差异可以看出设计理念背后文化的根基影响。在我们设计教育中引入了很多西方现代的设计理论,但这些理论的背景多数是以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为根基的,拿到中国有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水土不服。因此设计本身更多的时候是不能解决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审美趣味与文化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设计中的很多现象也是文化的折射,比如追求秩序、追求统一,这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遗产。再比如好面子的文化习俗,很多的功夫都下在了表面上,过度强调“装饰”强调“形式感”的设计就是这一文化特质的体现。在这样文化语境下,设计也更多的注重外在的形式,强调对观念的挖掘及表达,常常过度追求形式的极致;而对内在的品质却关注的较少。造成了设计成果品质的表面化。

文化环境会决定人的行为,在简单的世界里,简单的设计很有魅力,在这里你只想在天地之间简单的驰骋,绝不会设想那些“伪小资”的所谓品味。但在穷奢极欲的物欲世界,极简设计的魅力荡然无存。设计只能演变成扭曲的穷奢极欲的为形式而形式的装腔作势。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218.png

2、设计与技术


技术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制造业这一切已显得非常明显,但在国内目前的设计领域,设计师们依然仅仅是被动的适应各种技术发展的变化,很少主动地去探索这些技术的发展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但事实上技术已经快速地在改变我们,例如数字化设计工具就在改变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了设计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明显地改变了设计创造的形态。人居环境的存在形态,与技术的发展有相当的关联。手工业时代,人力所能控制的资源范畴有限,因此世界呈现的是分散分布式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业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控制力,反映到环境就是巨大的集约的集中式体量。它不是自然分布的状态,因此需要很多的机械去维持,我们因为有了技术而变成这样,也因为这样而需要技术。

未来的很多技术,诸如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制造、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都会有深刻地影响。还有很多潜在的影响在改变着我们的行业。比如一些新的业态——电商、线上媒体、共享经济等等,这一切可能都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潜在的变革的开始,它不仅仅是引起经济与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会生活与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也可能深远的影响设计的模式!

这一切改变的开始都是因为技术给出了新的可能、打破了原有的边界,使资源的组织重新按照新的规则构建,这可能会改变很多原有的体系和规则,而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建立体系和规则,所以设计迫切的需要了解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而设计是人类应对其面临各类问题、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设计专业、设计教育都必须对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必须有前瞻性和多维度思考。否则就无法应对其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中国周刊:您珍视自己的哪种品质?

张月:设计是一个最需要创造力的职业,珍视与创造力有关的品质,1、不循规蹈矩,敢于打破规则;2、推崇多元化、跨学科、知识交叉;3、批判性、叛逆与颠覆。小心地呵护她们是设计师的生命。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354.png

中国周刊:怎样将设计行业最新的思想和理念传授给您的学生?请您谈谈现代设计人才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张月: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标准,在过去十几年前好像很简单,学生只要会画、能动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设计行业发展越充分,设计教育越普及,好像我们对培养目标的说法也越多,越发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对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出现了不同的表述,有强调针对社会实践能力的职业化教育,也有另辟蹊径追求创意与研究型人才。还有很多院校期望找到一种统一的模式标准以备大家参照执行。这些年管理层的评估体系更是一边倒地催生了很多人看不明白,但符合评估标准的教育模式。单一标准还是多元化,各执一词。

其实设计行业发展到今天的实践已经证明:一方面,设计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职业,需要各类不同的人才:创意型、管理型、操作型、研究型等。整个设计产业是一个有上下游、需要分工合作的、系统化的产业生态链条,需要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协作。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自身素质也是有差异的,可以发展的个人兴趣与专长也是有较大的差异性,过分强调统一标准不能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而一窝蜂地对某一类所谓高大上人才培养的趋之若鹜,如近些年单一的强调创新型、创意型精英人才的培养,也是一种变相的“一刀切”。

其实,在中国这个惯于一边倒的"主流"语境下,值得警惕的倒不是过度现实的职业化教育会否拖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后腿,反倒是培养人才上的不接地气,好高骛远,盲目地以外来的理念为目标,却忘了外来的教育体系也是以他们自己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而一味强调的观念性、研究性,其所关注的问题或所借助的方法却往往与中国社会的实际需求缺少衔接,造成了我们设计教育的一个怪现象,务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好用,但被那些所谓高大上的研究性学校所看不起。而高大上的所谓研究性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很多时候却很难适应现实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地气"。我们该如何走确实值得思考。

微信截图_20200710144149.png

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国家馆  张月教授设计作品


心怀热忱,砥砺前行


与张月教授交流的短暂时间里,不仅感受到他的亲切与儒雅,更感受到他对设计领域的专注和投入。面对学生们提出来的一些学术问题,他耐心解释,竭尽所能回答问题;他的回答中往往也少不了学术的影子。张月,被认为是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和专家的他如此和善谦虚,举手投足中透出平淡祥和的气质,所谓大师风范,不过如此。

严于律己是每一个优秀的人的自我衡量标准,张月教授也是如此。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一定付出了不同常人的艰辛。一定是具备了不同常人的执着。心怀热忱,情系设计,创新育人,砥砺前行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