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绍兴“三乌”

2024-08-06 14:36:22 作者:沈海滨

绍兴乌逢船.jpg

头戴乌毡帽的船工在乌篷船上等待载客


乌毡帽.jpg

绍兴三宝乌毡帽


绍兴三宝之:乌干菜.jpg

绍兴三宝乌干菜


走进绍兴,整座城市河道星罗棋布,碧波荡漾。一座座藓苔点缀的古老石拱桥连接道路,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历史。


绍兴的大街上,酒作坊不少,你还没靠近它,就会闻到甘醇的酒香,此刻才真正让人体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如果走进咸亨酒店,喝着黄酒,吃上茴香豆,那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但埋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学孔乙己的付钱动作,否则会让人笑话。


绍兴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市。绍兴古称越,秦之后称为会稽(郡),唐以后又称为越州,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于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他心情很好,觉得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因此,越州也就成了绍兴。


众所周知,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就是浙江绍兴人,其实自古以来这里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人物也有不少。如东汉无神论者王充,一部《论衡》成为不朽之作;南宋大才子陆游,《剑南诗稿》而流芳百世;民国年间学贯中西的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此外还有地理学家竺可桢,数学家陈建功,历史学家范文澜,经济学家马寅初,物理学家钱三强等杰出人才。


绍兴除了名人辈出和闻名世界的江南美景外,最有意思的就是绍兴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绍兴三乌”又称“三乌文化”。


乌干菜


绍兴第一“乌”,是乌干菜。乌干菜是霉干菜的别称,是家乡一种价廉物美的传统名菜,绍兴名特产。


霉干菜有芥菜干、白菜干之别,多系居家自制,使菜叶晾干、堆黄,然后加盐腌制,最后晒干装坛。油光黄黑,香味扑鼻,解暑热,洁脏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故绍兴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烧汤,其受用无穷也,至于“霉干菜切肉”更为绍兴特色菜肴,已入《中国菜谱》。


早在《越中便览》中就有记述:“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绍兴居民十有九自制。”可见,那时绍兴霉干菜的制作已极为普遍了。


清时,霉干菜曾作为绍兴的“八大贡品”之栈,制作极为讲究,选料要精良,在清明节前,将芥菜的菜心晒干,用金银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扎起来,装在小坛中盐渍,待卤汁回落,成熟后取出,晾晒、蒸熟,菜呈红黑色后,在太阳下晒,这样反复蒸晒多次,直至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最后装入外面饰有人物山水的菜坛中密封。


据曾在清代制作过贡菜的老人回忆,这样精制的贡菜由绍兴知府和山阴县监制,每年不过千把斤,菜坛上加盖黄封,专人运往京城。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绍兴时都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和菜汤。如今,绍兴农民几乎家家自制,户户常备,通年不断。


农民将收获后的鲜菜整理清洗晾晒1天,放在阴凉通风处堆放4~5天,菜堆高不超过50厘米,每天上下翻菜一次,防止菜堆发热变质,堆成黄绿色后,按每百公斤鲜菜3公斤盐腌制,逐层排菜撒盐,每排一次菜踩踏一次,至出菜汁为度。若菜汁不多,可在第二天复踏一次直至出汁。菜卤出泡,黄熟转鲜后起缸晒菜。经腌制后未晒干的鲜咸菜色泽黄亮、味醇香、质鲜嫩。


乌毡帽造型的凉亭.jpg

绍兴风光.jpg

绍兴船夫.jpg

游览绍兴.jpg

游船码头.jpg

绍兴市安昌古镇河畔人家.jpg

(组图)绍兴风光


乌毡帽


绍兴第二“乌”,是乌毡帽。乌毡帽是浙江绍兴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现畚斗形,冬经风雨夏遮阳,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制作精细,牢固耐磨,厚实硬邦,湿之即干,经济实惠,为农民及各种工匠所乐于购用。乌毡帽以厚薄均匀、手感松软、质地坚挺为上品。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戴乌毡帽是绍兴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鲜明标志。


今生产乌毡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先经挑选,加工弹松,脱脂肪油腻后,再梳理层叠,压制成形。其特点不易浸水,不易沾上污泥,戴在头上能遮风、挡雨,翻边处还用作夹烟、放钱。


旧时绍兴的制帽业,主要是制乌毡帽的“毡帽作坊”,而每家“毡帽作坊”都挂有一幅张牙舞爪的老虎画像,奉之为“祖师爷”。乌毡帽的商标也用老虎图案。为什么毡帽作坊称老虎为祖师爷呢?传说有一位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多次描述头戴乌毡帽的农民形象。他在《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他在《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服饰。从十几岁的“闰土”,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佩戴乌毡帽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乌毡帽作为绍兴最具特色的“三乌文化”之一,是绍兴发展的见证,也是绍兴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乌篷船


绍兴第三“乌”,是乌篷船。绍兴乌篷船,船体细长如柳叶,头尾尖尖,二头微微翘起,玲珑俊秀,质朴古拙。船上盖着三至七扇不等半圆形的船篷,用竹编成,有的中间还夹着箬竹。船篷上按习俗涂上调煤黑的桐油,用以加固和防漏,乌黑油亮,船由此而得名。船篷前后有几扇是固定的,但中间的篷则可以随意前后挪动。除了雨天和晚上,中间的篷经常移开叠在或前或后的定篷上,让船肚敞着迎客,既方便游客下船上岸,又可让游客坐着观光赏景。


绍兴乌篷船,现在已成为江南水乡主要用于旅游业的一种交通工具。船身窄,船篷低,一般可容三到四人。船底铺以木板,使之平整舒服。板上铺席,可坐可卧,轻巧便捷,娴静幽雅,安稳适逸,韵味无穷。坐在这里有优哉游哉的感觉,呼吸好像会变得缓慢,时光觉得在倒流,心情逐渐趋向平和宁静。游客诗意盎然地晃晃悠悠别有一番滋味,这情景是多少人为之向往,为之追寻的乐事。


鲁迅故居.jpg

鲁迅故居


船夫.jpg

绍兴乌篷船


划乌篷船的人,坐在船的后艄,船尾竖着一块短木板作为靠背,船工(船头脑)用双脚一伸一缩躅踏长桨作动力。推动船体前行,又用手操划楫作舵;有时桨楫并用,手脚联动,可加速前行。由于船身轻盈,技艺高超的船工,打弯回转,运行自如。这种手脚并用的方式,乃绍兴船工特有的绝技。


在外人看来用手划楫,用脚躅桨,甚是好奇。无奈城内河窄,长桨横出船舷很长,无法施展,只能用划楫划行。载人后,船体贴近水面,使人仿佛有坐在水面荡漾的感觉。游客常开心地把手伸到水里,拍打嬉泼,使人能与河水进行近距离的交融,享受舟楫之便和亲水之乐。观水景、享水情,给忙碌的现代众生提供了另一种久违的休闲和生活旋律。


绍兴的船,历史悠久,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用木桨,说明了7000年前越地已有船只的存在,直到3000年前的周朝,才有文字的记载:《艺文类聚》引《周书》云:“周成王时,于越献舟。”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发展造船业,专设“工官”管理,并有专门集驻船只的基地——“船宫”。《越绝书》载:越民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可见当时用船已较普及,而驾技已趋高超。六朝时,在山阴县西北部的双渎、温渎二地,造船已初具规模。至清代中期,“船具船作业”更趋发达,山阴县的双渎和会稽县的松陵是绍兴的船业中心。


在现代交通工具普及之前,船是当时江南之乡的主要交通工具。绍兴自古水网密布,河流众多,家家面河,户户临水,可谓“三山万户盘巷曲,百桥千街水纵横”。在广阔的平原地带,出门就是河,抬脚得用船,四乡八镇,远远近近都可以用舟船往来,大小船只在河面上穿梭往复,一派繁忙的舟运景象。


我们现在看到的乌篷船,追本溯源,原是过去乌篷一族中的“小不点”,当时称为“小船”“小划船”“脚划船”“躅桨船”。如小船停靠的集聚地称为“小船埠头”,其船工称为“小船头脑”,雇船回家习称“讨小船回来”。上了年纪的绍兴人都知道:这种有乌篷的小船,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算是比较高级的交通工具。昔时上城看病、请医上门诊脉、新女婿登门、出门人返乡探亲、姑奶奶回娘家、邀友出游、下乡做客……都少不了它。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一文中说:“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还在《在酒楼上》写到“我”是“坐了小船回到故乡的”,这小船就是这种乌篷船。


绍兴许多农家还有一种自备的小划船,式样大小与乌篷船差不多,只是没有篷。它以前是水乡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常用它出畈种田、水上劳作;亦能捉鱼、抲虾、采菱、打鸟、扒螺蛳、卖鱼虾;还用于自家人上城赶集、小量载物、走亲访友。这种农用小船一般不载外客。


绍兴最典型的乌篷船,乃是一种在乌篷上镶嵌着“明瓦”作透光舷窗,装饰又比较考究的大船。它是专门供经济水平较高的中等阶层人士上坟、看戏、游览、探亲以及婚丧大事等需要雇用的中、大型上等交通船。一般不自置,都是临时需要时才去船家约定租用(包括同时雇用船工)。


明瓦船船身高大,船体较长,如果全是严实的竹编乌篷,由于不透光,白天里面将一片暗黑,人们活动困难,不能饮宴娱乐,如启开透空,内景直露,冬天雨天风雨必入。在玻璃尚未普及到日常生活的时代,聪明智慧的先辈,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运用绍兴盛产的河蚌,将蚌壳外面的黑色层磨掉后,做成约4×5厘米(约一点五平方寸),象洗净的鱼鳞那样的半透明物当作“玻璃”原料,但却比当今的毛玻璃坚韧。蚌壳稍呈圆背,能与乌篷的圆弧相融,磨制后外形如瓦,故名“明瓦”。将明瓦整齐地镶嵌在乌篷上成为密封的小舷窗,使船内有了光线,既遮阳又挡雨。它虽小又多,但排列有序,不论内看外望,都很别致,使整只乌篷船增添无限的隽秀和庄丽。在船内又藏风聚气,造就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这是绍兴民间手工艺人独具匠心的卓越创造。


乌篷船现已成为绍兴流动的文化符号,是绍兴文化景观中亮丽的明珠。乌篷船也是水乡绍兴的文旅标签,乘船摇曳于“小桥流水人家”间,成为外地游客来绍打卡的热门项目,带动绍兴水上游的产业。有的游客夸张地认为:“乌篷船是绍兴的象征”。乌篷悠悠,它的灵动与飘逸,它的特色和风采,已成为水乡的精灵,绍兴活动着的美景,也是古城的一张金名片。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