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8:14:0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三门峡市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对就业工作造成了严重冲击。针对这种情况, 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始终把保居民就业放在“六保”之首,着力从“内稳、新增、外输”三方发力,扩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保障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截至 4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783人,完成省定年度目标 3.8 万人的 41.5%,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 4.5%目标,为稳住经济发展基本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抓“内稳”,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基本就业。企业稳就业才能稳,保企业就是保就业。始终把稳定现有企业作为首要任务,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落实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服务、市级领导作为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工作机制,“一对一”帮扶重点企业和项目,及时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实施社会保险“免减缓”,截至 4月底,累计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 1.26亿元,惠及大型企业 215家,中小微企业 2851家,有力促进了复工复产、稳岗就业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 1199 家“四上”企业,除部分问题企业以及部分暂未解除管控的企业外,复工复产率达到 96%,员工到岗率 95%以上,基本实现应复尽复,是河南省最早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的省辖市之一,为稳定职工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抓“新增”,积极扶持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一是积极培育新业态吸纳就业。抢抓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扶持创业企业,加快培育电商、兼职文案、网约车、快递、外卖等新型就业业态。截至 4月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92亿元,扶持 1497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3348 人,一大批新职业涌入市场,以新就业形态为主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成为疫情期间新增就业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就业占城镇新增就业的比例达 58%。比如,我市陆续在市域范围内投放速达网约车 2000辆,不仅促进就业 2000人,还可以促进本土生产的速达新能源汽车销售;三门峡四季丰果蔬有限公司大力推动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果蔬,销售额同比增长 20%,吸纳就业 130人;快递、外卖等平台经济活跃发展, 累计吸纳就业 2300人;同时,我们抢抓防疫物资需求扩大的市场机遇,加快布局医疗器械产业,顺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0条口罩生产线、河南古斯特花辊设备有限公司熔喷布生产线以及河南圣玛斯科技有限公司、浩洋国际服饰有限公司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产品生产线相继建成,吸纳就业 500余人,对增加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在抓好城镇新增就业的同时,我们对有自主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农村群众和返乡创业人员,积极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免费服务, 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截止目前,全市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人员 692 人,创办主体 649 个,带动就业 1167 人。三是保障贫困户就业稳增收。深挖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就业潜力,发展特色农业、来料加工等产业,为 20958 名贫困劳动力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同时,针对无法外出务工、 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县、乡、村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公益岗位就业,截至 4 月底,全市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人口 2.5 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抓“外输”,促进外出务工拓宽就业渠道。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协助农民工返岗就业和外出务工,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强化“外输”服务。统筹人社、 卫健、交通、公安等各部门力量,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协调机制,从出行保障、政策支持、信息服务方面采取措施,稳妥有序组织劳动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返岗和外出就业,组织专车 269批次输送 18612人及时返岗,全市农民工转移就业 25.2万人,省内就业 14.7万人,省外就业 10.5万人,其中卢氏县贫困群众外出务工人数增长 20%, 实现了逆增长。另一方面,搭建“外输”平台。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主动牵线借力“智联招聘”平台和河南电视台“打工直通车”栏目,积极开展义乌、杭州、深圳等特色省外专场招聘活动 12 期,不断提升线上招聘活动影响力和实际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征集发布 3228 家企业岗位需求 20.1 万个,收集求职者信息6.13 万人,初步达成用工意向 3.94 万人。
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新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各项工作,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增量、盘存量、提质量, 确保我市就业局势稳定,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 兜住民生底线,向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张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