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寻找桃花源:持续近30年精神文明建设,为张家港带来什么

2021-01-07 17:25:31 来源:中国青年网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大地,太多地方的实际情况说明,物质文明实现后,并不能直接带来人的现代化,财富积累了,文化沙漠并不能因此化作绿洲,还有许多难题困扰着富裕以后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回应的正是这个全局性课题。

  持续将近3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张家港正从藏富于民,变成藏艺于民,藏美德于民,藏智慧于民。在张家港精神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干部都知道,桃花源不在他方,只在脚下。

  ---------------

  寻找桃花源是大多数中国人心底的渴望,高要鑫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煤矿当了4年技术员的他,决定外出闯荡,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几经辗转,来到张家港,他发现这个小城“好安静好干净,人都很温和”,便留下了,宁可当一名保安。

  江苏张家港名声在外。一张名片,是江南水乡富庶安逸,集体经济发达,既出了改革先锋秦振华老书记,也有世界五百强民营企业沙钢集团。另一张名片,是这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老典型”张家港再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县级市唯一“六连冠”,并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事实上,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这个县级市最硬的品牌之一。1995年、2014年、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次重要会议都在张家港召开,总结推广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经验。

  这个1962年由常熟和江阴两地一边拿出一块地拼起来的年轻县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技术员高要鑫心甘情愿从保安做起?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张家港的引人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她的富庶。

  新市民眼中的桃花源

  高要鑫来了不久就发现,这里有一套新市民积分系统。外来人口通过为城市服务,可以“升级打怪”,享受同城待遇。张家港建设了全国县级市的首个“志愿者学院”,每10个张家港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

  高要鑫从2013年12月开始做志愿者,因为他的热心和出众的组织能力,迅速成长为张家港市志愿者团队骨干。作为张家港同城伙伴志愿服务团团长,高要鑫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年均服务时长300余小时。在当地利他利人便可利己的治理体系里,协会为他对接了共享的免费资源。因为高要鑫的志愿积分,大女儿享受到了同城优质教育,考入江苏海洋大学;小女儿也从私立的民工小学转入公办学校。

  “对外地工友,我比大多数人都了解。”高要鑫说,张家港这些年建楼多、修桥多、工地多,工程队来了之后住在简易房里,流动性大、生活单调,长的五六年,短的一两年。志愿者整合成立了“虹筑之家·工友驿站”,给外来建筑工人理发、缝补衣服、测血压血糖,然后还发掘里面的艺术人才,搞演出。“我每天盯着天气预报,一旦下雨,建筑工地干不了活,志愿者就立刻出动,带着他们张家港一日游”。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现代人基本都已实现,而“高下不相慕”——平衡的心态,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是城乡二元社会、贫富分化的后工业时代最难解的一道题。

  2000年,来自四川宜宾的肖国秋是一家羊毛衫厂的打工妹。她发现宿舍附近的凤凰山有人扔废品,就在晨练时带着四五岁的孩子上山捡垃圾。“那里有万亩桃园,要保护我们的桃花源!”不久,肖国秋组织起了当地住户的保洁团。

  让肖国秋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一个退休校长的赞赏,她的孩子进入了公立小学。后来,她加入城市的志愿者队伍,通过为城市服务的积分,孩子考入了沙洲中学读书,以新张家港人的身份参加高考,“现在在北京念大二,学机器人”。

  有人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途径,张家港除了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外,通过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让普通人共享到优质资源,即使基层民工也有向上流动的通道。

  肖国秋的微信头像是个小太阳,志愿者也都叫她“小太阳”,“我是谁啊?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现在管理一个大大的团队,有4000多人。”她感觉这些年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孩子大了,也争气,我可以像太阳一样源源不断地把能量释放给志愿服务这个事业”。

  对于高要鑫、肖国秋这些新市民来说,让他们的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获得城市归属感的核心。而从另一方面讲,他们能得到这些,是因为当地志愿者协会有礼遇志愿者的“权力”。而如果没有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授予,这些外来户又如何能发挥这样的光和热?

  远看是桃花源,走进张家港再看,原来这里有一套催人向善的治理体系。无论是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还是书香城市建设、网格治理,都是一次又一次制度创新。

  毕竟,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大地,太多地方的实际情况说明,物质文明实现后,并不能直接带来人的现代化,财富积累了,文化沙漠并不能因此化作绿洲,还有许多难题都困扰着富裕以后的人们。

  张家港经验,回应的是一个全局性课题。

  一把手必须“两手抓”

  精神文明怎样才能跟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在张家港,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从市里干部、镇长,到80多岁的村民,都很郑重地告诉记者一定要采访“老秦书记”。

  老秦书记就是秦振华,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在张家港当镇党委书记、市委书记的时候,是如火如荼振兴中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2018年,表彰改革开放40年100名改革先锋的时候,82岁的秦振华作为苏南振兴功勋人物代表,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沙洲县(1986年更名为张家港市)刚成立时,在苏州市排名倒数第一,被称为“小八子”。建设桃花源的过程,可没有田园诗般的曼妙。

  秦振华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时是1992年,他56岁。站在市委门口往外看,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一下雨,街道变河道,机关干部都穿着高筒雨鞋,看见上学的孩子便将他们扛过去。

  这个条件,怎么招商引资?

  老秦书记分了两步走:一是用财政少得可怜的钱,修了一条50年不会过时的开阔大路,纵贯城市农村。二是全员搞卫生。大事成于细,难事成于易。通过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将环境搞好,精气神创出来,把打工的和投资吸引来了,经济开始转好。

  1994年,张家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达2214美元。但秦振华认为,“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真富。知易行难,如何从行为规范上帮助人实现精神现代化?

  当地1995年的政策相当超前:实行垃圾袋装化、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烧麦秸、闯红灯者要身穿黄马甲执勤等。

  秦振华主政的时候,一个年纳税千万元的乡镇企业总经理因为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抓获,有些领导给他说情。秦振华桌子一拍:沉溺赌博屡教不改,企业怎么会好?后来,来说情的镇党委书记想通了,主动在全镇大会上作检讨。

  秦振华告诉记者:“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是搞不好的。所以要吃透政策,经济必须上去。但光讲经济,也是不行的。”

  一把手必须“两手抓”。张家港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标权重一直占城乡绩效考核的50%。张家港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并没有因为老秦书记的退休而停下脚步。连续6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靠的是张家港一代又一代领导和全市上下持之以恒的接续努力。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今天,每一个张家港干部的名片背后,都是老秦书记当年提炼的这16字张家港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入每个张家港人的血脉。

  桃花源“最后一百米”

  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已几乎没有年轻人,80后、90后都向往热闹繁华的城市生活,空心村时代来了。一个个独栋别墅里,生活的都是空巢老人。

  没有幸福感,何来桃花源?所以,很多地方距离桃花源永远相差100米。

  张家港建农村80岁的孟坤祥的家,一楼书架里放满了油盐酱醋挂面,像个小型超市,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鸡毛换糖”的典型场景。

  孟大爷有两个儿子,都在城里。他和老伴深感寂寞,盼着每个月两次换糖的日子。

  那两天,村民拎着家里垃圾来孟大爷门前——一起把垃圾分好类,由城里来的年轻志愿者清点后,再按质按量换给每家洗衣液、筷子、洗涤灵。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屋里屋外爬着邻居两三岁的囡囡,大点儿的小朋友帮着分拣,热热闹闹的像节日,孟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老龄化是全球问题,而在中国,老人的烦恼会困扰他们在大城市大企业的子孙。让老人安享晚年、充满生机地生活,也是解决奋斗中年、奋斗青年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

  建农村是个保留村,家家都有小别墅,屋前自留地,房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建农村村委会的老主任倪平华今年76岁,3个女儿出嫁在外。“3个小家庭从不要我们经济支援,净给我们买东西。”夫妻二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有5000元,在自留地种了十几种蔬菜,经常吃不了送邻居。

  如今,吃喝不愁的倪平华脑子里转悠的是什么?

  张家港是鱼米之乡,自古崇文尚教,既走出过苏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也哺育了刘半农、刘天华这样的文化名人,还有张光斗、钱人元等中科院院士。农耕文化对倪平华这一辈的影响是很深的,光耕作、挣钱不够,还要读书、传承。

  然而,这几十年现代文明的冲击是非常彻底的。祖上留下来的书籍和家谱,都因不断地搬家而流散了,等他明白过来,后悔晚了。

  倪平华深知,他们村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能迅速崛起,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脉是他们的元气和底气。

  倪平华建起了自己的“家风档案”:把一家人的各种证件、他被任命村支书的红头文件,以及家里保存已久的盆盆罐罐、像章、芦花鞋都摆在客厅旁边的柜子里。

  现在,建农村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风档案,“过去的家谱遗失了,从现在开始建立新的家谱、家训、家规。让后代知道我们怎么过来的,家是怎么兴旺的。”这位老书记说。

  建农村的党员先锋岗、鸡毛换糖点等农家客厅,都是张家港“网络+网格”运行模式的一部分。所谓“网络”,就是构建以全市为整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基本单元,以分中心、点为重要补充,覆盖城乡的组织网络体系。目前已实现市中心、镇所、村(社区)站的全覆盖,并建成了5个分中心。

  “档案、证件我们就放在外屋,晚上或者平时出门都不锁门。”倪平华认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社会文明的最重要标志。

  倪平华旅游去过20多个国家,“欧洲都去了,还是我们张家港好,出国几次,我就更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了”。

  倪平华家前的空场是“共产党员先锋岗”。这里总是热热闹闹,无论是夏夜乘凉的时候,还是干完活休息的时候,他都组织大家一起读书读报,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以家为家,才能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说,“家国都是一体的”。

  大手拉小手,一起城市化

  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苏州“三农”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位于张家港南丰镇的永联村,更是走在苏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村级每年可用财力1.68亿元。

  乡村振兴了,更多农民搬进了楼房,住进了社区,变成城市人。

  永联村的年轻人多半在永钢工作,企业效益好,劳动强度大,很多双职工都没有时间管孩子。而这里的小学,有一条珍贵的地下通道。从校门口,直接通到“童梦工坊”。

  这条通道解决了困扰很多地区双职工的“三点半现象”。孩子放了学自己从地下通道走过来,没有了飞驰的交通工具和陌生人,直接进“童梦工坊”,看书、做手工、写作业。有专门的退休老教师陪伴督促,等父母下班再来接走。这一切都是免费!

  “五老志愿者协会”是这个儿童乐园的“操办人”。71岁的薛栋华是这个有108名会员、11支队伍的协会会长,老教师协会只是“五老”中的一支队伍。

  拥有一两万住户的永联小镇,像各地城乡接合部一样,除了上楼的农民,还有大量外来人口,人员比较复杂。

  永联村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5.8万元,是江苏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这里有网球场、大戏台、健身房,还有大都市可望而不可即的农业生态园。富是富了,但楼道里长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广告,住户也乱堆乱放。

  张家港的文明城市创建是靠卫生打响了第一炮。对待广告人员的“狗皮膏药游击战”,就只能发动群众“坚壁清野”。

  “楼里卫生是动态的,必须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薛栋华常常跟邻居们说,老天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中年的我们给了国家,退休还给了我们自己。有事做有寄托,才能生活有质量,不给子女添乱。社区里老人占27%,他发动退休人员都来参加“银巢联盟志愿者服务队”。

  协会老人会上门跟出租户签合同,大家都承诺及时清理自己门前的广告。负责督查的值班人员非常负责。张贴的广告上都留有电话号码,协会老人就一个个打电话,让乱贴小广告的人来清理“狗皮膏药”,不来,就通过行政管理部门把电话封了。

  遇到打麻将、传销、搞封建迷信活动,薛老说,都是大手拉小手,中小学生出面,要求家里长辈讲文明守公德,“没有解决不了的”。

  永联的大戏台远近闻名,每天下午1点专业锡剧团在此准时开戏,《珍珠塔》《双推磨》……经典曲目多、名演员多,还是免费的,100张椅子场场坐满。有些老年人带着午饭、点心从常熟、无锡赶来听戏,更多的是张家港各处的老人拿着免费公交卡,一早就往这里赶。

  “开始村里的人也懒得来,有空还不如打麻将。”村里的人想办法,每发出一张票都附赠小礼物,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多。戏院营造了一种高尚典雅现代的气氛,走进戏院,内心仿佛有了升华。

  大戏台一开始就配备了全自动的水龙头,买了最好的沙发椅。有人担心这么高级的设施,很快不就被糟蹋了?

  事实证明,这么多年走过来,大戏台已经改名为永联文化中心,而最早装的沙发椅一张也没损坏。

  一个城市的内力从哪里来

  “张家港的书店个个都是艺术品。”2020年国庆长假,龙泉夫妇哪儿也没去,带着两个孩子泡在她最喜欢的书店。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工作了两年,龙泉夫妻决定来张家港定居。小城风物,景美人美,在单位附近买了房,老人也从湖南老家搬过来一起照顾俩娃,所以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匆忙和窘迫。

  设计各有风格的书店,是张家港的城市亮点。梁丰生态园建成“森林书屋”,张家港公园建造“竹林童话书屋”;依托保利大剧院优质演艺资源打造“艺书房”,在恬庄古街、香山等旅游风景区抢占“C位”……

  龙泉说,去书店不仅为了读书,“这里让美停留”。

  张家港密密麻麻布满了快乐驿站,成本很低的小房子里兼具茶室、图书馆、公共厕所的诸多功能,干净又美观。有一张市民卡,哪怕半夜一两点也可进去打卡借书还书。“想不到吧?在手机当道的今天,我们张家港有那么多人在安静地读书”。

  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张家港人把家乡之美,调出了不同的色彩。这里有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滩,还有在美的生活里遇到最美的自己。

  永兴村甚至想把过去的美也留下来。对于离开宅基地的村民,他们集中规划出了一片忆乡林。

  把拆迁户家门口具有年代和乡愁故事的树移植到这片忆乡林内,通过照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把最美好的乡愁瞬间永远定格在“记忆相册”中。

  永兴村不是经济大村,没有异军突起的GDP,但走了另一条路,寻找乡愁的发展模式。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安徽、江西等地搜罗明清民国的家具、楹联和匾额。古色古香的院落前,梨树上挂着个牌子:白首不分离;柿子树则写着:事事遂君心。“两个牌子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客人问,院子这么风雅,你们请了哪里的设计师?33岁的小伙子施剑南说,我们书记就爱琢磨这些。客人又问:这么大的院子,那么多全国收集来的古董,是谁的资产啊?施剑南说,这是我们村集体的。

  人说盛世藏宝,这个村的财产都是宝贝。在明清园前面,一个个旧式的房屋木质框架正在重新拼搭,他们要重修一条“明清街”,给大都市来的人留下一方安放身心之所。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爱这片土地,患难之间方见赤诚。2020年春节期间,“一个工厂要加急生产口罩,外地农民工过不来,每天需征召50个志愿者,每次却有上千人报名。”金港镇镇长何俊特别感慨。全市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防控、卡口执勤、物资生产、隔离服务、心理关怀等工作中活跃着近20万名志愿者,“这是文明港城内力的体现”。

  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现代农庄。今天,持续将近3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张家港正从藏富于民,变成藏艺于民,藏美德于民,藏智慧于民。

  正如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所说:张家港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的全覆盖优势,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遍吹乡野”;同时以文化振兴来彰显乡村魅力,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久久为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张家港精神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干部都知道,桃花源不在他方,只在脚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堵力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1.jpg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