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许振超:勇争一流练绝活 工匠岗位创奇迹

2019-10-29 2:06:16

这是一群我们永远不该忘记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他们是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周刊》以创新创造为主题,深入挖掘工匠故事,弘扬时代工匠精神,推出“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个角度,聚焦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国宝级”技工,讲述他们追求卓越的感人故事,反映新时代对传统”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许振超,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感动山东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政府的文件中出现了“工匠”这个词,意义非同寻常。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大国工匠”许振超同志。

图为:大国工匠许振超

为生存下去而学习、劳动

1968年,许振超进工厂当了工人。当时整个国家处于非常时期,许振超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遇到挫折,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就是这样一个目标和要求,许振超记住了,并且为此奋斗了几十年。他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工作上,一心一意地去把工作做好,尽力去做到极致。

许振超在码头上,先后干过装卸工、电工、门式起重机司机、桥吊司机。


许振超说,“开始工作时,都是师傅带,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怎么修行?就是学习与实践。我刚开始干电工,就下决心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技术,为生存而学习,如果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还谈什么实现理想信念。师傅告诉我,当一个好工人,一不能偷懒耍滑,二不能不学无术。”

为了能胜任工作,许振超边学习、边实践,只要是活,不管分内分外,都努力把它干好,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钻研技术的乐趣。慢慢地,同事们会干的,他会干;同事们不懂的技术,他懂。逮住技术上学习长进的机会,他就没有计较过利益。

后来队里安排他去开门机(吊车),他虽然有点舍不得刚刚入门的电工岗位,但想想任何岗位都可以通过学习增进能力,也就愉快地转岗到了新岗位。在开门机的同时,许振超还钻研学习起重安全知识、力学原理、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等。

通过长期的学习,许振超的工作、生活充实了起来,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对自己的要求也从开始的想干、能干,提高到怎么想办法干得快,干得更好。

为了提高粮食装火车的速度,许振超找到自己操作技能中的不足,利用班中的休息时间,苦练门机操作一钩准。他一边练习,一边琢磨,一边自我纠正。终于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的技能。由于肯钻研、个人技术比较好,他得到了装卸工们的认可,八十年代初就荣获了优秀门机司机的荣誉称号。

提升劳动能力,干一行懂一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港口对司机的工作标准要求是“四懂三会”,就是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维修,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这个要求就是拿到今天,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七项全能”没几个工人能做到。

为了“七项全能”,许振超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学,扎扎实实地干。为了记住每个电磁开关的位置、功能,许振超对照图纸,按自己的方式编号,在胶布上写上记号贴到开关上;为了熟记整机电气控制网,许振超有时间就钻到吊车的各个接线柜里,查清每一根电线的走向,直到能把整个吊车的电气原理图背着画下来。时间一长,只要感觉吊车工作不正常,许振超打开控制柜就能找到故障点。

有一次,许振超用的门机液压系统出了故障,吊杆变幅工作不正常,让修理工上来检修了好几次,也没解决。因为系统油压不正常,高压软管的接头密封圈受不了高压冲击,经常损坏往外喷油,几乎天天要换,又脏又累。这样连续了十几天,许振超沉不住气了,去找队里的技术员反映。技术员说,这个液压系统还是冷门技术,故障原因很复杂,懂的人不多,先将就用着吧。许振超又找了个“技术大拿”请教,但这个“技术大拿”对液压技术也不懂,他建议许振超把液压元件符号弄明白,把液压原理搞清楚,因为液压和电气有相通的地方。于是许振超就借了一张液压原理图,买了一本液压基础,然后对照图纸闷着头钻研,不到一个星期,对吊车上的液压系统回路搞明白了。他对照图纸把怀疑到的管路、元件都拆开检查还是没找到故障原因。他又对照书上讲的原理思索,根据液压管路油的压力、流量和油管的温度高低成正比的原理,用手一根一根的去摸。果然发现一根管子温度异常,顺藤摸瓜,原因找到了,是一个电磁液压换向阀的阀芯出了问题,把它换掉故障就彻底没了。

这样的经历,让他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重要,也认识到了注重技术原理掌握、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个人技术技能的提高很有好处。

从此,许振超更加努力,向“四懂三会”的目标逐步的靠近。

2001年11月,许振超被借调到黄岛新港区工作,当时最关键的工程是新型桥吊要在年底前完成安装。由于前任总指挥拖了工期被集团领导免职,许振超接替总指挥,但是工期不变。当时许振超看着码头上堆了13条船拉过来的桥吊部件,都堆积如山了,而剩下的工期仅有40天。许振超心里也没底,现场熟悉桥吊安装的人也没几个。他们原来使用一台300吨水吊,海水潮涨潮落吊着部件要随时上下左右调整安装位置,一天干不了多少活。但是为了工期需要,他还是硬着头皮立下“军令状”:12月31日前让桥吊立起来!

然后,许振超就办了一件大事:推翻桥吊厂家的积木式安装方案,把桥吊分成三大组件,用几台汽车吊采用地面拼装零件,然后租用1000吨大水吊,空中对接完成组装。按这个办法,可以大大地缩短工期。

厂家经过慎重考虑,采用了他的方案。此后,他和队友们吃泡面、啃凉馒头,晚上住在铁皮集装箱里,起早贪黑抓质量、赶进度。本来一切顺利,但谁也没料到调用1000吨水吊出了大娄子,水吊在上海安装卢浦大桥,过不来了。那是上海市的市长工程,要在年底完成大桥桥面合龙。

国内符合安装技术要求的水吊就上海这一台,韩国、日本倒是有,但价格太高,时间也来不及。许振超有点绝望了,也没有时间再改变方案了,无奈之下,他召集指挥部的人连夜商量找水吊。过了两天,传来一个好消息,中海油有一条900吨水吊刚回到国内,停在南澳岛,准备回天津大修。许振超赶快派人去调这条船的资料,一看起重量还可以,桥吊组装好的总成件最大重量是650吨;就是起升高度才90米,不够。许振超在技术参数中无意发现吊杆的总高度是97米,上升极限限位还有3米左右的可调高度,如果把限位器调高2米,仍有3米的安全距离。在高潮时就可以完成吊装任务。

通过电话联系,没想到水吊的大副很爽快地同意了。许振超当天就安排人飞天津签合同、安排付款,两天时间全部搞定。许振超松了一口气,就在盘算,水吊一周后到港,再有一周时间,新桥吊就装好了,任务完成得会很漂亮。但是,没想到的是水吊从南澳岛启航不到4个小时,南海海面刮起九级大风,水吊只得返航又回到南澳岛。这场大风刮了15天,等到风停起锚,水吊穿过台湾海峡一路北上,一台主机又坏了,延误了两天。到达青岛港时,已经是12月26号的上午九点。

2001年12月31日19点,重1300吨、长150米、高75米的超大型新桥吊,终于矗立在了前湾码头上,当时所有在场的工人们都高兴地蹦起来,压了许振超头顶一个多月的石头搬掉了,他也扛不住了,一腚坐在地上。

第二天是元旦,他们也没休息,又开始进行紧张的电气机械调试准备,一直到春节前两天,桥吊正式交付生产。许振超的工作也由借调改为调动,被任命为新公司的机械队长兼安全质量部负责人。

许振超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总结:如果不是常年坚持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具备一定的劳动和工作能力,就是喜欢这个工作,也没有这个机会,总指挥这个职务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为中国工人争气争尊严

八十年代,许振超钻研学习新设备、新技术,很快成了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认为当时在世界先进技术面前,我们的差距太大,我们花了大价钱买来设备,仍然要受国外公司的制约和技术封锁。在当时,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就是落后,技术落后,工人也落后,教你技术也没有用,你掌握不了。

许振超深受“铁人”王进喜精神的熏陶,深受“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那种气魄的影响,他认同的是产业工人不惧任何困难的奋斗精神,崇尚的是工人自尊自强的自豪感。许振超最不爱听的话就是:你们不行,你们落后,干不了技术活。许振超发誓:一定要争口气,学会这门技术,咱中国的工人不能老是带着技术落后的帽子,不能当狗熊。当时,许振超对很多专业知识还不掌握,也没有技术资料,他每次钻研到外国企业技术保密的核心控制电路板时,就没招了,感觉这东西太难了,深不可测。许振超回忆,他想起个土办法,用桥吊的控制板倒推画出电路图。有了电路图,就等于解剖了桥吊的全身电路神经,排除故障时,可以顺藤摸瓜,很快就能查到。


于是每天下班,他带着借来的备用控制板,回到家里反复琢摩。仔细观察各种电子元件和印刷电路走向,然后一笔一划,绘制草图。

许振超前后用了4年的时间,在没有资料的条件下,用最原始的笨方法,消化吸收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桥吊电气控制系统。靠着这些知识,当年外国专家修了十二天的故障,后来他们只用了一个半小时。但是许振超心里高兴不起来,他深深地感到,没有自己的技术,不懂技术就是低级劳动,只能吃亏。四年中,许振超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窍门,利用这些技术,解决了大量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港口生产解决了燃眉之急。

桥吊上的重量传感器很精密,外国专家说这东西禁止打开。就是坏了还没法修,只能换,换一个一万美金,没那么多钱,怎么办?许振超琢磨了好长时间,最后不但把它打开,还一个个都修好了,给港口节约了大量外汇。他发现修是修好了,可装上去怎么不大好用,反应很迟钝。怎么回事?他也纳闷。后来仔细想想,人家不让你打开是有道理的,这个传感器是在特定的压力温度湿度条件下组装的,你打开了,环境变了,它的参数自然要变得不匹配。怎么办?传感器是不能再动了,那就动后面的信号放大电路吧,检测了一下放大器,发现放大增益可调余量还有不少,这就好办了,吊上几个不同重量的集装箱,分别将放大增益调整到标准数值,再一试车,重量传感器的反应完全恢复了。

后来,连外国专家都不敢动的系统心脏部件,许振超也能熟练的给它“动大手术”。功率元件寿命期到了,需全部更换,进口一个可控硅功率元件要1000欧元,我们用国产的只要400人民币,价格相差几十倍。可就是固定散热板位置不符,这也难不住许振超,他设计一个过渡的接口就轻松地解决了。国产元件抗过压过流能力弱,他就把负反馈电路重新作了调整,让它提前起作用,压制峰值电压,达到重负载下也能平稳的启动。

许振超总结,技术就是这样,不钻研不掌握,就得受人制约。例如,某市用盾构机挖过江隧道,盾构机在江底出故障不动了,咱的技术员修不了,请来的国内高手看看也说玩不了。无奈之下请外国工程师来,一天要50万欧元,给不给?不给盾构机就瘫在江底。人家来干了两天,100万欧元拿走了,这个标段的利润全赔进去了。

为建设世界级一流国际海洋强港奋斗

港口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主要节点,论规模、水平、能力都相差无几,竞争相当激烈,焦点就是看谁效率高、速度快。80年代,我们的港口曾经因为集装箱装卸效率不高,老是给人家船公司延误船期,信誉不高。所以,在装卸效率上超过外国港口就成了许振超这一代码头工人的梦想。许振超一直崇尚这样一种精神:“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他认为,作为当代的工人,应当有新的作为。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还应该有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咱们干就要干一流,争就要争第一,要掌握高超的劳动技能。

有资料统计,中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是美国工人的四分之一,其中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工人劳动技能还不高,缺少工匠精神。

简单的工作怎么体现爱岗敬业?怎么体现“干一行、爱一行?”许振超认为只有“精一行”才能说明是爱一行。吊集装箱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很精细的活。许振超从上世纪50年代工人操作气锤技术比武的报道中受到启发,气锤从高处冲下打到鸡蛋,而鸡蛋完好无损,凭的就是精益求精的高超技术。那么难,人家能做到,我们也应该做到操作无声响。许振超留心在工作中观察桥吊司机们的操作,自己也反复操作体会,他觉得当时的桥吊操作缺乏一个标准,工作没标准就没效率。但标准是什么,大家学操作时也没有,只要能把箱子吊起来,装到船上就算合格。既然没标准,咱们就自己给定个标准。后来,许振超把自己早年开门机时练就的“一钩准”操作法给嫁接到桥吊上。进一步的琢磨练习,不断改进。以“两点一线”为操作原理,“稳准轻快”为操作要领,摸索出一套新的桥吊操作法,就叫“无声响操作”。他把这个操作法推广到整个团队,也得到了职工的认可。这个操作法提升了工人的劳动技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培养了职工队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一举好几得。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使青岛港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大型、超级集装箱船舶对他们在港作业时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青岛港是涉外港口,装卸效率、工作质量直接反映的是国家形象。

许振超认为,我们也有了世界一流的码头,有了一流的装备,那我们就要干出世界一流的水平和它匹配才行。现在世界上的大港口论规模实力几乎相差无几,竞争非常激烈,焦点就是看谁的效率高,效益好。什么是一流水平?就是技术上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高招,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第一只能离你越来越远,拖也把你拖垮了,与其跟着第一跑,不如咬咬牙自己当第一。

就这样,许振超又开始找差距、想办法,瞄准世界上装卸效率最高的港口,进一步提高司机团队的操作技能,他意识到,码头的现代化大生产和高效率需要工人当中涌现出更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经过观察、统计数字分析,他又发现了一个不足点,就是吊箱过程中,稳准轻快的“准”字差距大。许振超忽然想起个主意。桥吊和集装箱不是都很大吗,咱就来反向思维,找个小道具练习。比吊装锁孔面积小几倍的啤酒瓶口能对上,再对集装箱不就容易多了,这就叫“以小制胜”。他们把啤酒瓶放在地上,在吊具上装上一根电焊条,让司机操作吊具从40米高度全速下降,在规定时间内把电焊条插到瓶口中。开始有人说这不可能,因为吊具在无风静止状态下,自由摆动的幅度也有3至5厘米,而啤酒瓶口的直径仅有2厘米。但职工们就有这个心气,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艺高人胆大,胆大是练出来的。许振超和几个司机一起经过几天艰苦的磨练,终于练成了这个绝活,大大的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他们给这个绝活起了个名字叫“穿针”。并且让多数司机都掌握这个技术,提高团队的能力。准确率解决了,他们的装卸效率又提高了。2003年开始,许振超带领团队,用手中掌握的绝活,多次打破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实现了多年前的誓言,创造出世界第一的装卸效率。在世界航运界打出了我们中国码头的品牌。吸引了不少的国外船公司来青岛港装卸,有的就干脆与我们合资经营码头。还带动了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普遍提高,在这个领域里,中国的码头工人挺直了脊梁。

许振超回顾自己在青岛港40多年的工作经历,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感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接受和树立的远大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当我们长大了,步入社会,亲眼看到社会的种种现实,我们才懂得,要让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方面都还落后贫穷的中国改变面貌,谈何容易。那真的是需要亿万劳动者拿出“夸父追日”的拼命精神才行,因为振兴中华是几代人的历史使命。


许振超和青岛港的码头工人共同奋斗,成就了今天的青岛港。这也是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丰硕成果。在奋斗中超越自我,在奋斗中展示人生价值。

在“改革先锋”的奖章里承载的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我们的劳动岗位上承载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正如习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编后:
工匠精神不仅有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手艺,更有着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灵巧匠心。新时代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就是爱国的最好体现。祖国向世界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一位位毕生研究技艺的匠人的心血精华。


来源:中国周刊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