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川农学子访先烈:红星传承延续红色血脉

2024-08-24 10:44:29

回望历史,无数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豪迈的爱国之歌。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历史的洪流中历久弥新。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四川农业大学红星传承·寻迹队(以下简称小队)开展了一系列暑期实践活动。

访辈足迹,悟革命奉献精神

纪念馆是过去与现在的交叉点;是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为了追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小队成员分别抵达了绵阳、上海及成都等地的红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七月初,小队成员便来到了绵阳市王右木纪念馆、飞龙山及两弹城进行参观学习。王右木烈士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四川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为四川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飞龙山保存着红军长征遗址,见证了红军在飞龙山的英勇战斗和革命历程。

两弹城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见证了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胸怀报国之志,无惧路途坎坷。在恶劣的条件下,先辈们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创造出不朽的人间奇迹。我们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更应感念先辈之英勇无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参观学生感悟。

图为两弹城

忆党史岁月,传革命奋斗精神

第二站,小队成员于7月20日抵达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址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迎来了崭新的希望。“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这样炎热前来参观的人很多,有学生、父母孩子、机关团体,外国游客等,好像大家都忘记了暑气的难耐。”小队成员感叹道。“作始也简,将毕也巨”。透过纪念馆中的伟人雕像等,小队成员仿佛回到了那个庄严伟大的时刻,那样对中国共产党意义深远的一刻,让人热血澎湃,倍感崇敬。

通过对《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参观,小队成员也了解到这里不仅是陈独秀故居、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的诞生地,还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新青年》是宣传马列主义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储备了许多后备力量。先辈的奋斗成就了现在的社会,在参观后,小队成员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断努力奋斗的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为小队成员于中共一大会址前的合影

数峥嵘往事,传革命抗争精神

第三站,小队成员选择于7月26日上午来到了成都市人民公园的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在参观前记者了解到,四川保路运动是1911年发生的一场群众运动,经历了请愿抗争、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最终发展为武装起义。这场运动不仅推翻了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还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脚下的一节铁路和“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全国唯一纪念保路运动的建筑物。“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小队成员在参观时不禁感叹四川人民面对列强入侵时保家卫国的抗争精神,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强大能量。

小队成员来到了重庆万县的“九五”惨案纪念馆。在此次惨案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反对英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又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高涨。小队成员依次参观了江姐陈列馆、抗战纪念馆等。最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队成员来到纪念雕塑面前进行三分钟默哀,向烈士致敬!江姐的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让小队成员心生敬仰。而那段屈辱的历史让小队成员倍感沉痛。不忘历史,方能进步。

图为保路纪念碑

双语共融,传播红色文化新脉动

“中国故事连接世界”为响应号召,小队成员将走访的实地故事剪成视频,并配上双语字幕。双语共融,使其成为连接国内外受众、跨越语言障碍、传递红色文化精髓的新桥梁。

据了解,该视频将中国红色文化基因和时代发展融合,从成员的具体实践出发,充分利用语言的传播桥梁作用,以双语字幕传递红色文化精髓。小队成员表示:“双语视频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红星传承·寻迹队”致力于探访先烈英勇事迹,传承崇高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小队成员感叹道:“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习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继承先烈们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品质;传递先烈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叶诗涵 田可)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