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2021-08-09 19:41:41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一线讲述】

  听四位传承人讲述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老传统”与新活力——

  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编者按

   不久前在福州成功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让人们对如何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有了更多关注。我国有着灿若星河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尤其是凝聚着历代先民智慧与情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是一笔必须保护好、传承好的巨大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关注相关产业发展。

   在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小康生活、迈向共同富裕的今天,“活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展现多彩的中华文化与深厚的民族记忆,而且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开启人民美好生活的一把“金钥匙”。为此,本版聚焦四个富有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邀请传承人讲述这些文化瑰宝的“前世今生”,并请专家深度解析。

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在福建福州南后街,市民观赏福州油纸伞。新华社发

  加牙藏毯,从高原“飞”向世界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杨永良

   今年6月7日,是我们“喜临门”的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了解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对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表示肯定。作为一名加牙藏毯技艺非遗传承人,我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把这门祖传的手艺保护好传承好。

   青海藏毯历史久、种类多,其中尤以我们西宁湟中县上新庄镇加牙村编织的藏毯最为有名。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藏毯编织技艺,一转眼已经40多年了。

   让我特别兴奋的是,2006年,加牙藏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织藏毯不仅是一份事业,更传递着我们几代手艺人的情感,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加牙藏毯有许多特殊工艺,图案设计上突出表现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色调和谐统一,画面布局繁而不乱。选毛、纺线、染色、图案设计、编织、整理……每个工序和细节,都凝结着手艺人的智慧和心血。

   为使毛质不受损伤,加牙藏毯全部是由人工选毛、人工纺纱的。染色时,我们坚持用天然植物和矿物质染料低温染纱,毛纱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在织作工艺上,为了让藏毯更牢固耐磨,一般会由力气大的男性手工织作。

   过去,这门手艺多是用在织补炕毯、马褥子等生活物件上,农户们用它来增加微薄收入,维持家中生计。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我们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下,带着青海文化印记的藏毯已经走出高原,销往国内外。

   我也成了“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的一名传承技师,在车间里、织机前,手把手给徒弟们教学示范。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加牙藏毯,我还常常带着大家的作品参加各类展会,向国内外客商宣传推介。听公司董事长说,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吹响了青海民族品牌的号角。看着自己手里的作品走向世界,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历经岁月沉淀,藏毯从一块御寒的物件发展成充满浓厚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我坚信,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中,加牙藏毯这门老手艺一定会传承下去,不断发“新芽”。

  银针翻飞,潮绣“花开”海内外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潮绣)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

   我于1948年出生在潮州城里的一座四合院中,大院里有七八户人家。从我记事起,潮州城里家家户户的小女孩都拿着针线帮爸妈绣花。

   潮绣兴盛于明清时期,针法繁复百变,构图优美,色彩斑斓。侨乡潮州贸易兴盛,轻工业发达,而潮绣有很广阔的市场,是潮州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潮绣制作。光明图片

   七八岁时,我就学着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刺绣。老人说我打小就挺有天赋,看到什么,都能绣得有模有样。15岁那年,我开始跟着潮绣名家林琬英深入学习这门技艺。33岁时,我又考入了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在这里除了系统学习美术原理、绘画常识外,我还有了艺术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我便下海经商,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培养了一批绣娘。

   那时,很多来潮州寻找投资机会的外商被潮绣惊艳了,纷纷定做刺绣款的婚纱礼服。潮州迅速打开了婚纱礼服国际市场,精致秀美的刺绣技术让现代礼服有了别样韵味,潮绣也从传统的寺庙装饰和古典婚服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婚纱礼服产业的壮大,让许多绣娘有了就业机会。纯手工技艺的绣品需要大量人力完成钉珠、珠绣、刺绣等工艺,不仅吸纳了大批潮汕地区妇女,而且还从周边省份吸引了不少女性就业,潮州有超过20万人从事婚纱礼服产业。我的工作室里,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她们有的家庭贫寒,有的丈夫因病常年卧床,在学习了潮绣后,她们靠着手中这根银针,供子女上了大学,供家人看病,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我还有一些学生也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独当一面、小有成就。

   让我最难忘的是,2020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广济楼展厅考察,察看了潮州非遗文化作品。我向总书记现场汇报了我参加联合国一个展览,并被授予“文化大使”称号的事情。总书记说:“你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人,这个‘文化大使’当之无愧。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

   我牢牢记住总书记的嘱托。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在为潮绣忙碌着。我的两个女儿跟随我学习潮绣技艺,也从事了婚纱礼服行业。我会继续培养更多学生,创作更多潮绣精品,让潮绣技艺代代传承,越来越精彩。

  小香包打开创收“大门道”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包(徐州香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秀英

   徐州香包是我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我就喜欢跟随祖母、母亲学着绣香包,有时还会做些香包和家人去庙会、集市上售卖,总是特别受欢迎。

   在我们住的马庄村附近,曾经有个煤矿,近年来关停改造,建成了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园区希望建设一批传统手工艺工作室,2012年10月1日,我受邀正式入驻,有了自己的店面。没过多久,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红火起来。

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中)在教大家做香包。光明图片

   红火的不止我一家。煤矿关停后,环境越变越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村民们的“生财之道”更多了。我们的香包制作也成了带动老百姓创业致富的新门道。在家制作香包就能有收入,工作时间很灵活,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这对一些家庭主妇来说是很好的创收方式。我常常到村委会教大家制作香包,以培训班的形式带动村民们动起手来。徐州市组织的扶贫培训班也邀请我传授香包技艺,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

   我们还和一些高校合作,让大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接触香包技艺。现在,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每年有上万人次来我们工作室参观学习。孩子们不仅亲身体验了香包制作的乐趣,更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了解。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拿起我制作的中药香包,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这让我开心极了,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巨大动力。

   年轻时,我从没想到,居然可以靠做香包建立一个工作室,不仅自己获得稳定收入,还能带着这么多人传承传统文化、共同劳动致富。现在,我虽然八十多岁了,可还是干劲十足。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赶制了300个“防疫香包”和300个“针棒香包”捐赠给一线医务工作者,为抵抗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最近,我特意做了一个“我爱我的中国”中草药大香包,表达我对党和国家的爱,以及对日子越过越幸福的期盼。

  激活“老手艺”,赫哲人多了致富路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同江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海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赫哲族世代依水而居、渔猎为生。曾经,我所在的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只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野生鱼类越来越少,有很长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艰难。

   近些年来,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赫哲族百姓们通过发展种植养殖、生态旅游、运输业等多种产业,逐渐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弃船上岸,改变了以打鱼为生的生活。

   我们村里的人都牢牢记得2016年5月24日这个日子。总书记在村里考察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让我备受鼓舞。我原来和爱人一起打鱼,家里还有一个杂货铺,赚了点钱,但是一个人的小康不算真正的小康,作为乡政府妇联副主席,怎么带动村里妇女一起致富奔小康,这是我放不下的心头事。有一次,村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共同商讨八岔村的发展。村书记尤明国在会上说:“我们有这么多好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啥不好好利用?”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我。

   早年间,我向村里老一辈手艺人学过鱼皮制作、鱼骨制作和鱼肉加工等技术,其中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独门手艺”,不正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吗?2016年12月,我们成立了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鱼皮画、鱼皮衣,还销售鱼松、鱼罐头、熏鱼等食品。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响特别好。

   2017年,我们受邀在村里办了两期学习班,教53位妇女掌握了鱼皮制作技艺。平时有人专门找来“求艺”,我们也提供免费教学。这几年,我们共培养鱼皮制作手工艺人120余人,帮助他们增收共计80万元以上。周边地区不少孩子也趁着暑假来合作社学习赫哲族传统文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来村里的游客比往年少了很多。怎么缓解疫情影响、拓展销售渠道呢?手机里的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又激发了我的新灵感。我们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直播账号,多路销售、多点开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手工艺品、鱼制品都在网上销售得不错,我们也成了村里的“网红”。我们还和同江市许多超市、旅游点合作,游客们在那里也能买到我们的产品。不少游客回去后还会通过微信等方式与我们联系,成了我们的老客户。

   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赫哲族的日子越来越甜蜜。看着村里的赫哲新居、优美环境、宽敞马路,我心里喜滋滋的。正如《乌苏里船歌》唱的那样:“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张胜、万玛加、王忠耀、刘已粲、张士英、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 07版)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