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0:07:01 来源:千龙网
太浦河是太湖的主要排水泄洪通道。7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太浦河太浦闸,水文站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15日早晨,闸上水位已达到4.27米,闸下水位也有4.19米。从8点开始,9个孔全部打开,以每秒629立方米速度紧急排水。
记者了解到,7月12日13时,太湖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7月15日,无锡大运河水位4.94米,太湖平均水位4.49米,分别超警戒水位1.04米、0.69米。
太湖连续19天超高水位不退。眼下,沿湖城市都已进入紧急临战状态,正全力组织各方力量投入防汛抢险之中。
多重因素“叠加”,防汛难度增大
“入梅以来,截至7月13日,吴江累积梅雨量473.3毫米,超常年101%。”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境内东太湖水位4.51米、太浦河水位4.25米,太浦河作为太湖最主要的泄洪通道,承担约60%的太湖泄洪任务。因此,做好防汛工作责任重大,事关沿湖城市的安全。
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太湖的排水泄洪通道主要有位于太湖北部直连长江的望虞河、与太湖南部连通上海黄浦江上游西泖河的太浦河。今年,太湖防汛压力超过往年。入梅后,已经历连续6轮强降雨,呈现出覆盖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尤其受前期强降雨影响,苏南运河常州、无锡、苏州水位一度超警戒水位0.38—0.55米。加上江淮来水同步压境,长江大通流量持续上涨,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
总体来看,出现江河湖库水位高、本地强降雨、长江上游持续来水“三重叠加”的不利形势,致使城市沿江沿湖闸站排水受限和区域涝水外排受限,防汛难度增大。
“坚持防汛抢险一盘棋,是打赢这场硬仗的有力举措。”吴江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副科长顾佳杰说,今年,吴江区克服自身水位高的困难,全力配合太湖行洪,沿太湖大堤88米口门按照调度指令全力分洪,瓜泾口、戗港、大浦口等口门累计泄洪超1亿立方米,已经超过2016年太湖流域大规模洪水期间的泄洪流量。
值得一提的是,吴江以牺牲局部利益,筑牢了最后一道防线。目前,由于沿湖城市各方前期合力联动,超前防御部署,太湖、太浦河、京杭大运河等重点堤防的安全,处于整体可控。
预降预排调蓄库容,安全隐患“查到位”
“消除安全隐患是关键。”无锡市副市长蒋敏说,早在5月,无锡在组织专家会商研判后,就集中组织开展水政联合执法活动,集中对155条坝梗进行清除,共查出流域性堤防险工险段20处,病闸泵15座,确保不留隐患。
无锡赶在汛前,锡澄运河定波枢纽工程建设奋力抢抓工期,提前一个月完成水下工程验收,并快速实施紧急开坝放水,还根据气象预测和水位预判情况,采取城市防洪提前预降预排,合理安排排水方向,减少向苏南运河排水,加大北排和东排力度,累计排水2982万立方米,其中排入苏南运河水量仅占24%。各农业、城镇圩区也适时预降预排,腾出调蓄库容,有效缓解了防汛压力。
7月12日,常州市武进区武进港闸外最高水位达到4.5米,确保环太湖大堤的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的事。事实上,由于武进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对环太湖大堤进行加固,新建挡浪板等,以及通过接入了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加密全市雨情、水情预报和会商研判,采取港闸预降预排、加强巡查频次等科学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发挥了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减轻了强降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们以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基础,提前把信息系统‘升级到位’。入汛后,区指挥中心就能通过卫星遥感,全天候监测太湖水域蓝藻的发生情况。持续降雨时,可以看到圩内外水位、水情、工情等,有效提升了及时监测预警的能力,防止洪涝灾害发生。”吴江区应急办相关负责人说。
连日来,沿湖城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紧紧围绕“不亡人、不伤人、少损失”的目标,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在第一时间作出防御部署,实行防汛责任人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按职责分工做好各项防汛排涝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遇突发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并立即进行处置,确保信息畅通、措施到位,确保水利工程和重点堤防安全。
编辑: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