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负责人赵洋—— 做大工程就要“吹毛求疵”

2021-03-15 14:28:47 来源:人民网

  工程任务要求做到六成,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八成甚至九成。
  ——赵 洋

  “工程任务要求做到六成,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八成甚至九成。”在一次讨论会上,赵洋对团队说。

  赵洋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他刚到所里就作为骨干参与了“蛟龙”号的硬件设计。之后,他担任“深海勇士”号的主任设计师,统筹软硬件开发。2016年起,赵洋作为“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带领一个9人团队,继承前两代深潜器的优点,设计了我国首个万米载人潜水器的“大脑”——控制系统。

  去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并顺利返航,海试过程中,控制系统表现优异。

  在万米海底,潜水器要承受相当于数千头大象踩在上面的压力。为保障安全,载人的核心舱增厚,这样内部体积就缩小了近1/3。为了满足3个人同时工作的需要,只能压缩控制系统的空间。空间小了,前两代成熟的工业产品无法直接使用,赵洋团队不得不从头设计。

  研发无止境。为满足控制系统的高精度、智能、安全等各项要求,赵洋差不多把自己逼到极限。4年间,他和团队成员不停完善思路、改进设计,几乎没有休息过完整的周末。

  考虑到诸多技术难点,立项时,总装单位对控制系统定下的指标并不苛刻,甚至没有明确要求2020年必须完成载人潜水器向用户交付。“控制系统的表现,是团队不断自我加压、精益求精争取来的。”赵洋说。

  “连一颗螺丝钉的设计都要反复修改。”赵洋说:“同事打趣我有强迫症,但我清楚,做大工程就要‘吹毛求疵’,只有久经战场的老兵,才明白每一个细节都关系重大。”

  2019年,适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搬迁,为克服影响,赵洋带领团队不分昼夜,攻关了3个月。

  2020年初,疫情一度使研制工作面临中断。2月,所里允许部分员工进入园区工作,赵洋迅速回到实验室,分析处理系统联调的技术问题。3月下旬,他右耳听力突然下降。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导致,需要充分休息,否则听力可能永远下降。但赵洋放不下手中的工作,依然坚持工作。

  海试期间,赵洋作为潜航员下潜到10909米,见证了“奋斗者”号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控制系统研制很复杂也很琐碎,放在平时,每一项设计工作可能都得花上好几年。”赵洋说,正因如此,深潜万米创造的载人深潜纪录让他感到有些不真实。“回想起来,有时都不知道我们团队是怎么过来的,但又挺佩服我们自己的。”赵洋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5日 11 版)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