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老红军一门三代赓续红色血脉

2021-10-14 10:45:16

今年98岁的老红军余新元13岁参军,14岁入党,先后参加了500多次战斗,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汗马功劳。他是两代雷锋的播火人,先后送雷锋、郭明义到军营。离休后,他义务宣讲4300多场。他把老红军的本色融入家庭,5个子女在他的影响下,先后入伍参军,一门三代秉持质朴家风,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过去打仗那会儿,每人每天二两小米, 吃不饱咋办,吃树叶,吃野菜,那都是好东西。粮食不够吃,党员战士让普通战士先吃。现在条件多好啊,你们要珍惜……”10月12日上午,在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街老红军余新元家里,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方桌前,聊过去、说现在、话未来。

“工作求进步,做人求本分,日子求简朴”是这个家庭家规的第一条。

98岁的余新元四代同堂。家庭聚会看新闻、说天下已成为全家人的生活习惯。每次聚会,都像是一次家规考试。“家长”余新元是考官,他先说说最近到哪里作了学雷锋报告,儿孙们再和他聊聊工作上取得了哪些让人高兴的成绩,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床棉被就是家”

童年是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记忆,留给余新元的童年记忆却是悲怆和苦难。

“我们家祖孙三代给地主扛活,我刚满7岁,就随父亲给地主当长工。”每当回忆过去,余新元总是一声叹息。

余新元9岁时,性情刚烈的母亲因不堪土匪欺辱跳井自尽。父亲带着余新元兄妹6人艰难度日,两个弟弟先后死去,三个妹妹有两个饿死,另一个因为家里养不起,被送人了。红军长征经过余新元的家乡——甘肃静宁县界石铺时,13岁的余新元加入了红军队伍,成为红一方面军红一师回民连中年龄最小的“红小鬼”。

革命战争年代,余新元先后参加了500多次战斗,身负大伤7次、小伤无数。在黄土岭战斗中,他的左腿被日军机枪打成了“马蜂窝”,白求恩大夫亲自主刀,他幸免被截肢。狼牙山反扫荡时,子弹打穿了余新元的胸部,他昏迷200多天。在辽沈战役战场上,余新元右脚被子弹打得血肉模糊,失去半个脚掌……

1949年,余新元结婚了。妻子叫田儒文,是原冀察热辽军区后方医院的护士。部队给余新元发了一床棉被,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一床棉被就是家。”余新元与田儒文深知胜利来之不易,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勤俭持家,特别是有了5个子女后,不忘赓续红色血脉。

小儿子余锦旗回忆,“小时候听父亲讲战斗故事,看到父亲半个脚掌,就问父亲打仗打丢了半个脚掌后悔不,他当时就急了,说后悔啥,和我一起打仗的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从老家出来那天起,就没想过还能不能回家。”

“只要国家有需要,在哪儿都是家。”余新元这样告诉儿女们。

5个子女先后被余新元送到了部队。大儿子到了参加工作的年龄时,想让余新元给找份好工作。余新元拒绝了,他说:“爸是党的人,你是红军的后代,你得当兵去。”大女儿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妻子对余新元说:“儿子去就算了,姑娘我舍不得。”结果也拗不过他,大女儿也参军了。二女儿入伍后在部队喂了两年猪。小儿子一心想考大学,可余新元还是动员他参了军。

大儿子要复员了,以余新元在部队的关系,可以轻松为他安排好工作。可是,余新元把“路”直接堵死。为这事,余新元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告诉儿女们:“我跟党上战场、打江山,战争时期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和平年代我更没有理由向组织提要求。复员军人安置国家有政策,咱家不能搞特殊化。”

“我和你妈结婚时,部队给发了一床棉被,以后,你们这一代从你大哥开始,有床被子就成家,这也是家规。”余新元说。

“不许占公家便宜”

“不许占公家便宜。”这句话,余新元的儿女从小听到大。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历困难时期,家家粮食不够吃。”二女儿余锦玲回忆,“我妈妈看到我大哥饿得脸浮肿,求我爸爸想点办法,但是我爸爸拉下脸对妈妈说,你是不是共产党员,老百姓家家不都这样吗?公家的便宜不能占。”

部队为余新元家里安装了一部电话机,余新元在电话机旁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许用电话办私事。”

一天,二儿子余锦满的同学到家里来玩,看到有电话,就想给外地的亲戚打个电话。那是上世纪70年代,打长途电话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件挺奢侈的事。余锦满看父亲不在家,催促那个同学快点打,长话短说,余锦满的同学没聊几句,被下班回家的余新元抓个“现形”。为这事,违反家规的余锦满写了两遍检讨书才算过关。

儿女们不能从父亲身上“借光”,妻子田儒文也从不“蹭车”。部队放电影,田儒文带着长孙余晓去看露天电影,电影散场已经很晚,余晓坐在板凳上睡着了,田儒文把孙子叫醒后,带着他一起步行回家。因为余新元说过,“车是为我工作配备的,不能私用。”

余锦旗入伍后在某高炮营当兵四年,他盖了一年房子,挖了两年煤。余锦旗动过念头,想让父亲找人帮助调到条件好一点儿的单位。余新元给余锦旗写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信,对他说:“1700多人都能承受得了,你怎么受不了?”

为这事,余锦旗赌气,半年多不理父亲。余新元就一封接一封地给余锦旗写信,耐心地讲道理。后来,余锦旗被军区评为优秀共青团员而且入了党,还当上了班长。

“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想想牺牲的战友,我有啥资格跟组织上讲条件讲待遇?”家庭会议上,余新元这样教育子女。打那以后,5个子女再也不向父亲提任何要求。

余锦旗退伍被分到鞍钢最远的选矿场,后来又考入公安局,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警,连续多年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多次荣立三等功。

“驻村书记是冲锋在前的兵”

余新元家第三代孩子渐渐长大了。余新元对他们说:“你们都是80后,我也是个‘80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是党带领老百姓干出来的,到你们这一代还得继续,干工作得往前头抢。”

孙子余晓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经常坐在爷爷家客厅的一排椅子上。爷爷给他们翻影集,为他们讲革命故事。他们从小就懂得,没有先辈们的牺牲,换不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全家人在一起聚餐时,余晓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谁也不敢剩饭,谁把饭粒掉在桌子上,都悄悄捡起来吃掉,他们知道,爷爷从小就这样教育他们,这是家规。

“报纸随便看,稿纸不能用。”长大后,余晓读懂了爷爷的良苦用心,爷爷是在培养他们不贪不占的品质。余晓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谁也没用过爷爷的稿纸写作业、写作文。余晓说,直到他参加工作了,有一次着急给单位写东西,恰巧自己手头没有稿纸,看到爷爷办公桌上的稿纸,他愣是没敢伸手拿一张。

对于洗过菜的水,余晓从不立刻倒掉,而是习惯性地倒进一个专门的桶里存起来,用来冲厕所。类似的生活细节,没有人刻意教他们,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爷爷、父亲就这么做,他们就跟着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余晓说他做事之前,先考虑的是不能给红军爷爷丢脸。

2018年3月,全国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余晓在单位第一个提出申请,请求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余晓被派到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乡双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双泉村农业基础设施差,没有像样的产业。余晓驻村后,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了解乡亲们所急所需、所想所盼。

他连续几个月吃住在村里,没有空闲回家探望爷爷。身在鞍山的余新元更是惦记着孙子驻村的工作和生活。余晓知道,这几年爷爷耳朵有点背,于是就写信。

忙碌了一天回到住所,余晓顾不上歇一会儿,赶紧向爷爷汇报工作。

他给余新元写了几十封信,汇报了他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

他写道:“我筹集来了资金,为村民修了一座桥;带村民修建温室大棚,考察了绒山羊养殖项目;村里有很多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还有念不起书的孩子,我发动同学筹集资金,联合郭明义爱心团队,为他们送温暖……农村生活环境比我想象的要苦,乡村振兴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不怕吃苦,只要组织上需要我,我就踏踏实实地去做。”

鲐背之年的余新元每次收到余晓的信,都看好几遍,他回信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是,“当年我们打仗,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今天你去驻村,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咱们爷儿俩担负的是一样的责任。”

余晓回家,有时带点儿西红柿、黄瓜,他告诉爷爷,这是村里农民兄弟蔬菜大棚的果实。余新元总是先问他,“拿老百姓的东西,给钱了没有?”余新元叮嘱他,“脱贫攻坚也是战场,驻村书记是冲锋在前的兵。”

完成驻村任务的余晓梳理那段日子时发现,祖孙二人的信,其实就是一本驻村工作日记。

补记

传家宝

余新元的家,是一个三居室的平房院落,室外干净整洁,室内清淡素雅。

老红军的客房布置得最“奢侈”,几张桌子、一排长椅、一块黑板,桌子上有雷锋照片和雷锋塑像,雷锋是他当年送到部队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是余新元送到部队的。余新元成了两代雷锋的引路人。

1981年,余新元从辽宁省鞍山军分区副政委任上离休,拖着半只右脚,走上宣讲革命传统的新长征之路。40年里,他长途跋涉走遍四省多地,行程4.2万公里,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教师学生、部队官兵作报告4300多场。

家人十分支持余新元作宣讲。余新元的老伴儿生前患有脑血栓,双目失明,每次宣讲回来,余新元克服疲劳照顾她。有一天,老伴儿在家输液,让余新元照看,可三天前余新元已答应到郊区学校作报告,余新元就找来女儿陪伴老伴儿,自己又走上了讲台。

余锦玲这样评价父亲,“他选择了革命道路,为党奉献一生,没为子女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了后人巨大的精神力量。”

余锦玲透露,余新元有三件宝:勋章、相册、笔记本。三件宝见证余新元不忘初心使命的点点滴滴。余新元传承红色传统总是与时俱进,他放不下学习,学习笔记装满8个纸盒箱。每次宣讲,余新元都随身带着传家宝,把“二两小米让着喝”“一床棉被就是家”的故事讲给后代人听。

余新元宣讲不坐公车,更不收一分钱。那些年,每次邀请单位要出车接送,他坚辞不受。有邀请单位要给他讲课费,余新元说,“为钱,我的报告就分文不值,教育别人就打了折扣。为钱,我对不起牺牲的战友;为钱,有损于红军战士的形象。我图的是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永远繁荣昌盛,图的是千百万人用献血和生命凝聚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余新元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希望后代人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继续奋斗。(记者 王 坤)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