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杜亚周解读河北农垦2022年农业生产情况

2022-04-18 11:20:01 作者:刘玮


杜亚周,河北省农垦局一级调研员。在2022年4月12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关于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度视频会议上,杜亚周解读了河北农垦2022年农业生产情况。

河北省农垦系统共有32个国营农(牧)场,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临太行山脚下,东至渤海之滨,南至冀中南的邢台市,大部分处在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内。全系统共有人口42万人,职工6万。土地总面积550万亩,其中耕地151万亩,草地127万亩,水面46万亩,林地112万亩,其他面积113万亩。年生产粮食65万吨,油料0.35万吨,水果3.5万吨,肉类6.2万吨,牛奶65万吨,水产品25万吨。2021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达582亿元,河北农垦在全国农垦改革发展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影响力和农垦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凸显。职工生活明显改善,2021年全系统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17元,比上年增长7.76%。“十三五”以来,河北农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脱贫扶贫政策,我省8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农场实施农垦扶贫项目20个,2019年底贫困农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十四五”期间,河北农垦乘胜追击,科学调整欠发达农场分布,突出以产业发展带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不让一个农场掉队,打造农垦强、农场美、农工富的生态富美强垦区。依托自身优势,河北农垦一直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马铃薯、乳业、种业、水稻、水产、生态休闲等七大优势主导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2022年农业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农作物生产概况

河北农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的决策部署,响应部农垦局工作安排,担负起农业生产国家队的神圣使命,发挥农垦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非集团化垦区职能作用,积极号召和指导相关市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和国有农场,带头完成扩种大豆油料行动任务,今年在保定和邢台垦区,安排了3个农场示范15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计划。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35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增长1.4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比上年增加6.6万亩,增长6.13%,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18%;油料面积(含大豆、油菜、油葵、胡麻、花生、芝麻等)3.5万亩;蔬菜、瓜类面积6.8万亩;其他作物9.7万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强筋小麦、优质莜(燕)麦、旱碱麦、富硒粮食作物、脱毒马铃薯良种等示范区。

二、2022年冬小麦生产情况

2021年秋种冬小麦18.2万亩,预计产量6.1万吨;预计单产335公斤 /亩(上年323.5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大曹庄、保定、中捷、南大港、海兴等冬小麦重点种植农场,因受秋汛晚播和“倒春寒”影响,省里定调:单产持平就是丰产,总产不降就是增产。大力推进中捷农科所、大曹庄婴泊种业建设,以抗盐碱、抗干旱小麦新品种繁育为核心,推广冀麦32、捷麦19、婴泊700等具有农垦特色的小麦良种品牌,积极推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到2021年,小麦良繁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1.5万吨,辐射周边1500多万亩。

我省晚播冬小麦占比较大,冬前难以形成壮苗,加上去年冬季是个“寒冬”,气温偏低。据返青期苗情调查:一类苗占比20%,二类苗30%,三类苗50%。针对这一形势,河北农垦冬麦区按照“早管适促、增温保墒、促根保长”技术路线,积极应对小麦晚播、“倒春寒”等不利影响,加强冬小麦中后期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一是应播尽播,扩大播种面积。2021年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属异常偏多年份。其中石家庄、沧州、邢台和邯郸四市大部,及衡水地区偏多超过3倍,局部偏多4倍以上。全省111个县(市、区)秋季降水量位列历史同期第一位。时空分布上,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2.4倍,属异常偏多年份,为历史同期(9月)最多。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近3倍,属异常偏多年份,为历史同期(10月)第二多,仅次于2003年,其中藁城、井陉、赵县等41个县(市、区)月降水量突破10月历史极值,井陉和行唐的月降水量突破秋季历史极值。1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2.3倍,属异常偏多年份。其中大曹庄农场累计降水量为338.7毫米,比历年秋季降水量76.4毫米,偏多262.3毫米,偏多343%。造成玉米晚收,冬小麦晚播,据统计,河北省“窝里捂”(也叫“土里捂”)冬小麦面积达到100万亩。小麦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春化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没有通过“春化阶段”的小麦,不拔节、不能正常抽穗。冬性小麦品种在0~3℃条件下经过35天以上可通过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在0~7℃条件下经过15~35天可完成春化。河北省中南部麦区种植品种为半冬性,北部以冬性品种为主,也有部分抗寒能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为确保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土里捂”的小麦也要保证越冬前种子萌动,所需零度以上积温约50℃。各地要根据天气预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研判,应播尽播,一般每亩播量25公斤,土壤黏重影响整地质量,可适当增大到30公斤,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还要注意查看种子萌动情况,一旦上冻前种子没有萌动,要及时采取镇压等应对措施。

二是提高出苗质量,确保苗全苗齐。据调查,11月6-7日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土壤出现板结,影响了小麦出苗。这类麦田要在小麦出苗前及时采取措施破除板结。一种方法为采用中轻度镇压,最好采用带波纹碎土功能的镇压器,也可以用小麦播种机空跑,掌握播种机的圆盘入土深度1cm,可以切碎板结层,也不会影响小麦出苗。其次,土壤黏重的坷垃多的地块,种子在坷垃缝中吸水困难,也要进行镇压。应掌握在土坷垃半干半湿的时机镇压,镇压力度要适当加大。镇压后可以弥合裂缝,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发芽出苗。

三是做好防冻措施,保障安全越冬。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生长量较小,越冬前无法形成壮苗,苗小、苗弱、根系少、不健壮,分蘖节积累的糖分少,不能形成粗大的分蘖节,抗寒能力低于适播壮苗。遇到较强冷空气及极端低温天气,更易受到冻害。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气候以拉尼娜现象为主,冬季气温偏低,因此,更要做好小麦防冬季冻害措施。据调查,约三分之二的地块由于小麦播后土壤偏湿无法镇压,这类麦田要因地制宜做好冬季镇压,提高防寒能力。麦田镇压的原则一是压干不压湿,种子出苗后一般不宜镇压;二是压软不压硬,土壤上冻前,叶片已失水,此时,如果墒情适宜,可以镇压,对叶片损伤较小。麦田土壤底墒充足,一般不需要灌冻水。但对于坷垃大、坷垃多的黏土地,可以酌情冬灌。冬灌后有利于在冬季通过冻融过程达到碎土的效果。

四是狠抓早春期管理,促苗情由弱转壮。主要措施是锄划镇压,目的是增温保墒防倒。晚播麦根据春季苗情大体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群体比较足的麦田,这类小麦主要依靠冬前蘖成穗,穗数有保障,早春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如土壤墒情较好,底肥充足,应将水肥管理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4月10日左右,而且群体越大,推迟的时间越晚,如果土壤墒情较好,最晚可到春4叶末期。推迟灌水利于促进地温回升,使穗分化提前,提高分蘖成穗率。第二类是返青后亩群体很小的麦田。这类麦田播种晚,冬前没有分蘖,而且播种量不够,很容易导致最终穗数不足。早春管理的重点以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扩大群体、争取多成穗为主要目标。相对于土壤温度而言,干旱更不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应把改善土壤墒情作为春管重点。一般麦田均应在小麦返青后抢时早管,改善墒情。如果墒情适宜,应在起身期进行水肥管理,但不宜推迟到拔节期。

五是科学运筹肥水,促增穗增粒。小麦起身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显著增加。此期养分供应充足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成大穗。氮肥对促进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效果明显。对一般麦田来说,氮肥过量往往造成群体过大、后期郁蔽及通风透光差等弊端。但对群体不足的晚播麦而言则利大于弊,可根据苗情适量增施氮肥。在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适期播种小麦春季每亩追施纯氮养分6~7公斤,晚播麦可增加到7~8公斤。在肥料品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含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速效氮肥。在追肥次数上,起身至拔节期灌头水的地块全部氮肥可一次追施。返青期灌头水的应分两次追肥,于返青期亩追肥纯氮3公斤、拔节期亩追施纯氮5公斤。

六是坚持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采用以下做法:①包衣或拌种:采用专用包衣剂包衣处理种子。用50%辛硫磷、50%多菌灵1000倍液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黑穗病,用3%敌萎丹防治全蚀病。②除草:用70%骠虎防治毒麦、看麦娘、野燕麦等杂草,用3%世玛油悬浮剂防治雀麦、节节麦等。③防治小麦吸浆虫:4月中旬前后用1.5%毒死蜱粉剂防治。④一喷综防:一在起身拔节期喷12.5%禾果利+5%吡虫啉高氯+10%苯磺隆在小麦,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田间杂草还可兼治麦蜘蛛、麦叶蜂、早期麦蚜,二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后扬花前喷5%吡虫啉高氯+50%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100g,以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为主,同时预防小麦后期病害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颖枯病。三在5月中下旬以防治麦蚜为主兼防病害。

七是加强中后期管理,促提高粒重。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期灌水对保花增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播小麦一般于开花期浇春2水,晚播麦应适当提前到孕穗期,保证此阶段0~40cm土壤水分含量在75%左右。灌浆期一般年份不需要灌水,但对于春2水提前到孕穗期的地块,遇开花后降水少的干旱年型,利用滴灌、喷灌设施在花后15~20天浇灌浆水,亩灌水量15立方米左右。晚播小麦更要注意做好“一喷三防”,尤其注重喷施叶面肥和促进生长类的生长调节剂,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增强灌浆效果。

八是防灾抗灾减灾,减轻气象灾害。针对小麦生育期内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及时采取抗灾减灾技术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播种期立足抗汛抢播;苗期重点是培育壮苗,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控旺促弱;春季遭遇倒春寒冻害后迅速增肥促进恢复,减轻冻害对产量的影响。抗倒伏和抗干热风基本实现了化学防控。大力保护田间林网,防治大风灾害和改善田间小气候。利用与气象部门会商机制积极做好防冰雹灾害。今年3月8日-14日“倒春寒”发生后及时采取锄划、喷施叶面肥、浇水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保蘖增穗。拔节期冻害发生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分类施肥补救,争取高位分蘖成穗。仅叶片受冻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内的麦田,不必施肥;对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7~10公斤;对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孕穗期前后发生冻害的麦田,亩补施尿素3~4公斤,或用50公斤水对尿素750克或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入适量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

三、春耕备耕准备工作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备工作。河北农垦各农牧场在春耕备耕期间,纳入河北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省、市、县各级各类专家、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作用,聘请当地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各农场也组成农业技术专业指导队,深入春耕生产一线,积极主动开展现场指导、微信讲授、平台授课等形式的为农服务行动,切实解决农工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全覆盖。指导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特色优质粮食品种和节水农作物种植,大力发展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抓住春播时机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服务,做到应种尽种,粮食播种面积不减,粮食收成不减。维修保养农业机械2.8万套,准备化肥4万吨、农药0.15万吨,密切配合农资打假行动,保障农工收益。

二是秋粮生产计划。张承垦区以种植马铃薯和全株玉米、饲草、蔬菜、莜麦为主,唐山垦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冀中南垦区和沧州垦区以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杂粮和蔬菜水果为主。种植水稻47.5万亩,比上年减少0.5万亩,下降1.15%;玉米(含全株玉米)31.79万亩,增2.77万亩,增加9.56%;春小麦(含莜麦5万亩)7万亩,与上年持平;大豆0.5万亩,油菜2.64万亩,其它油料作物1万亩(花生、油葵、胡麻、芝麻、棉花等);小杂粮5万亩。

三是下步工作计划。1.做好农技推广工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植保综合防治等田间栽培技术措施到位。

2.农机保障工作。做好植保机械、施肥机械、除草机械等维修和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3.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农技员、农机手和农工的栽培技术培训教育工作,确保栽培技术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全面落实。

四、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俄乌战争爆发,波及全球价格体系,使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一是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从农产品生产链条来看,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增高(最高时价格增加50%)、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增大和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有限,继续提高单产的难度很大等因素影响下,农工增收渠道较为单一,增收难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高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食和农业安全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三是建议给予农产品生产更多的精量补贴;支持农业种植专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发展粮食主产区托管服务;继续鼓励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防止农场农用地非粮化,加强耕地质量提升。

总之,河北垦区为促进小麦和大豆等油料作物生产,提高种粮效益,坚持科技兴农方针,抓高产模式技术、抓关键技术、抓技术服务宗旨,不断加大示范、提升、推广和服务工作力度,把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把部局多年高产绿色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经验大范围推广,使农工增收,企业增加效益,尝到了小麦丰产增收、大豆扩种带来的甜头和实惠。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落实程景民局长重要讲话要求,积极借鉴兄弟垦区成功经验,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为河北现代农业建设、全国农垦改革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