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河北唐山:曹妃甸湿地积极应对野生动物疫情处置工作

2021-11-29 17:25:09


自11月16日发现疑似疫源疫病造成的候鸟病死以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冀政办字〔2018〕8号)、《河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冀政〔2004〕6号)、《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唐山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要求迅速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疫情:


一是认真进行分析研判,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区政府主管领导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领导深入现场,指挥疑似疫情的防控工作,经缜密分析,得出不同种群野鸭出现相同疾病症状很可能是禽流感这一初步结论后,保护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核心保护区进行封闭管理。


二是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避免疫情传染。巡护站对所有野生鸟类救助、饲养笼舍、办公区、保护区出入卡口以及救助人员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另外在岗工作人员全体留守无必要原因不得外出,配备防护用具,每日对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在进行自我隔离避免疫情传播同时保留充足人员应对突发情况。


图片1.png


三是加强野外巡查,妥善处置病、死野生动物。自11月18日起,湿地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五支巡查队伍,对七农场、南堡开发区湿地和十一农场区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疑似疫病死亡鸟类所在地进行标记消毒,收集的死亡鸟类集中无害化处理。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四是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进行汇报。11月16日疑似疫情发生后,湿地管理服务中心将翘鼻麻鸭的非正常死亡情况上报区资规局和市资规局,并向区政府主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报告,市资规局当即向市政府、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进行汇报。


五是迅速开展疫源疫病检验工作。16日,湿地中心对收集到疑似因疫病死亡鸟类采取隔离措施后专人专车移送区农林畜牧水产局进行疫病检测,18日在区农业农村局初步检测死亡鸟类样本具有传播性、核酸阳性的情况后,将死亡鸟类样品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19日,国家林草局和省主管部门研究后,组成以省林草局野保湿地处二级调研员张焕强、省自然保护地项目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宗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工程师张晓田、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工程师王文浩和宋丹丹为成员的专家调查组,于19夜间到达曹妃甸湿地保护区进行检疫工作。11月22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完成了对采集的野生翘鼻麻鸭组织的病原体/病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曹妃甸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病翘鼻麻鸭为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


六是加强防疫物资支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区政府办、区农业农村局和区卫健局积极履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响应职责。区政府办在做好协调工作的同时,拨发防护口罩1000只、一次性防护服100件、84消毒液20桶;农业农村局除做好疑似疫病死亡鸟类检测的基础上,为湿地管理服务中心调剂一次性手套100副、一次性口罩20包、一次性防护服100件、一次性防水筒靴20双、背负式喷雾器10台;区卫健局为为湿地管理服务中心拨付一次性手套200副、一次性口罩20包、一次性防护服200件,有力支援了疑似野生鸟类疫情防控工作。


本次疫情中,我区按照《唐山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加强合作,科学防控、区域联动,加强预防、群防群控”的原则,严格疫情分级管理,在上级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根据疫情的发展从快从严、快速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通过强化封控、严格消杀和病死鸟类的无害化处置,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保障了人民安全。(来源:曹妃甸区湿地管理服务中心)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