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10:07:46 作者:吴韦龙
9月19日晚,灵动碧溪第三届文创夜市暨第五届上鹞灯节在常熟碧溪街道开幕。现代时尚的文创产品和古色古香的传统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碰撞,让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的热情。
活动现场包罗万象,既有集中展现两岸文化、非遗文化、手工制品和本土特色的文创夜市,也有传统的上鹞灯制作、放飞环节,还有荧光跑等项目。其中,“上鹞灯”因其独特的民俗魅力、浓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碧溪街道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鹞,就是常见的风筝。古时碧溪农村家宅前都竖高高的竹竿,从年初一到正月二十,每晚要在这竹竿上挂灯笼,叫“牵高灯”,挂得越多、越高,越好。后来有人看到这里既放鹞子,又牵高灯,就出了一个点子,将灯笼系在鹞子上,鹞子上天,灯笼就跟着上天。这样“上鹞灯”就代替了“牵高灯”,这一传统便由此延续了下来。
现场,碧溪街道发布《灵动碧溪·上鹞灯》原创连环画,并向常熟康桥学校、滨江实验中学、白莲村等8家单位赠书,通过上鹞灯故事、追寻非遗传承脉络,让更多的人了解碧溪省级非遗。在文创夜市上,更设置了造鹞灯亲子制作等主题活动摊位,通过趣味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参与进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在碧溪街道,传统民间艺术可不只是“上鹞灯”。碧溪街道先后获得了“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等荣誉称号,申报成功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浒浦花鼓和上鹞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碧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断深挖传统文化脉络,丰富阵地载体、打造特色品牌、创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资源成为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常熟碧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斌说。
加码提升文化软实力,碧溪街道的“点子”可不少。现场,碧溪街道红木商会与碧溪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签署合作意向,双方将牵手共同打造本地全新“艺术IP”,让文化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常熟康桥学校、声谷展示馆、精英创新创业园、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实践馆、碧溪之路展览馆、碧溪美术馆、李袁村7家单位共同宣布成立常熟滨江两岸文化合作交流联盟,充分利用多方优势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本地文化艺术品牌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让两岸交流合作更加的友好顺畅;举办“百年雅音”长三角古琴作品展,共同展出古琴35床及制作工具60余件,展现长三角地区当下古琴制作的风貌……一项项措施彰显着碧溪街道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决心。
“对‘上鹞灯’的传承性的保护和创新性的发展,让这项日渐式微的传统民俗逐渐成为日益发展的全民运动,更成为了常熟本土文化中的代表。”常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吴晓红说,当前常熟正在打造江南文化的“常熟品牌”,就是要深度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来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更多像“上鹞灯”这样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编辑: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