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4:04:37
人物简介
王轶,男,1972年6月生,蒙古族,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吴玉章优秀教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获评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于民法典颁布后在《东方法学》发表《民法典之“变”》一文。
青年法学家初长成
1989年9月,王轶考入郑州大学法学院攻读经济法学学士学位,大学阶段获评“十大学生标兵”,本科毕业时荣获“特别优秀毕业生”称号。在民法学启蒙老师罗晓静教授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姜建初教授的指导下,于1993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民法学家崔建远教授研习民商法。1993年底恰逢崔建远教授参与起草统一合同法专家建议稿,作为崔建远教授的助手,王轶参与了“合同解除与终止”“合同的消灭”两章的文献检索与综述工作,并在导师指导下尝试草拟部分建议条文。1996年9月,经张文显教授和崔建远教授推荐,王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攻读民法学博士学位,并有机会作为课题组成员跟随王利明教授从事物权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并以物权变动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选题。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王轶曾与我国著名民法学家郭明瑞教授合作撰写我国第一本合同法分则的著作《合同法新论·分则》。1998年王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君合律师人才奖”,魏振瀛先生与王家福先生、江平先生等同是复试阶段的评委,魏振瀛先生后来回忆说,“王轶以敏捷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流畅的表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王轶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跟随已故著名民法学家魏振瀛先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出站后留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期间先后加入到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领衔的民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小组,参与民法典起草工作。2005年8月王轶回到母校人大法学院任教至今,并于2006年被评定为教授。在学界同仁的眼里,他是70后民法学人的杰出代表。
开拓民法学研究新范式
在民法学研究中,王轶秉承前辈民法学家们开创的道路,致力构建对中国民事法治有充分解释力和回应力的民法学理论体系。他以民法规范论和民法学方法论为研究重点,力图搭建民法学与其他学科以及民法学内部良性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的《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是王轶持续多年思考民法规范论问题的小结。论文提出,行政许可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判断联系密切。从民法学的视角观察,行政机关基于行政许可准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有的属于准予实施事实行为;有的属于准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的则需要区分情形,有时属于准予实施事实行为,有时属于准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与此对应,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确立行政许可的规定,有的属于简单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有的属于复杂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有的则需要区分情形,有时属于简单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有时属于复杂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借助民事法律行为意图约定排除这些强制性规定法律适用的,得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认定该约定绝对无效。当事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复杂规范中强制性规定的,得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区分情形进行效力判断。该文获评《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颁奖词指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一文,是近年来跨民法学和行政法学领域的精品力作。文章以“行政许可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判断”这一跨民法学和行政法学重大论题为研究对象,本质上涉及到“国家权力运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意涵在民事领域如何表达和实现”,是一个带有鲜明中国特色而又具有国际性的重大问题。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创建性。文章从行政许可的类型区分出发,以法律规范的类型区分和体系建构为依托,彰显了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国家权力、社会秩序、公民权利之间法律关系建构所应遵从的现代法治文明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同时,文章将学术力量转化成了国家治理的制度效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立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指引,体现了鲜明的理论可行性。
发表在《清华法学》2020年第3期的《民法典编纂争议问题的类型区分》,是王轶持续多年思考民法学方法论问题的小结。论文提出根据讨论的结论是否需要落脚于民法典的规则设计,可以将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争议问题区分为民法问题和纯粹民法学问题。其中讨论结论需要落脚在民法典规则设计上的民法问题,又可以依据关注对象、讨论内容的差异,进一步区分为事实判断问题、价值判断问题、解释选择问题、立法技术问题。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围绕各类民法问题都存在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立法技术问题。讨论的结论无须落脚在民法典规则设计上的纯粹民法学问题,也可以依据关注对象、讨论内容的差异,进一步区分为事实判断问题、价值判断问题、解释选择问题、表达技术问题。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纯粹民法学问题的争议主要围绕解释选择问题展开。而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争议问题是否需要落脚在民法典的规则设计上,争议的问题究竟是属于民法问题,还是属于纯粹民法学问题,此类问题属于民法问题中的立法技术问题。换言之,争议的问题究竟是属于民法问题,还是属于纯粹民法学问题,此类问题属于民法问题中的立法技术问题。不同类型的争议问题,需要采用不尽相同的讨论方法展开论证,社会实证分析方法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王轶构建了自己独到却自成体系的分析框架,而且这一体系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较为全面且深入,其分析思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生命力。从这个层面而言,王轶的研究堪称新范式。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从学生时代至今,王轶先后参与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立法工作,还先后参与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订工作。2015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后,王轶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全程参与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民法典颁布之后,他又积极参与到民法典的普法工作中。
王轶教授接受采访
2017年7月26日,王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第一项举措,就是推动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积极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治提出的挑战。经过近四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已经成为具有一流国际声誉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平台,在法律与科技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为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王轶推动在人大法学院成立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着手整合法学院的多项人才培养项目,致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涉外法治人才。2020年10月3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迎来了自己的70岁生日,第三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校长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著名法学院行列。
(特约供稿:上海市法学会、专题统筹:秦前松)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