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2 2:23:37
文/摄影 宋振平
山高人为峰。珍珠山,不产珍珠,过去因山路崎岖,山村贫穷,珍珠山名实不相称;现在,珍珠山,仍不产珍珠,却闪耀着珍珠般的人文光泽,皆因长眠于珍珠山下的一名村支书。
我是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对象范围遍及全国。但在25年的时间里,我到一个县调研采访了将近200次。这意味着,25年来,我平均每个月几乎有超过60%的概率是在这个县里。那里,是我的“梦里老家”,是我呼吸新闻空气、焕发工作激情、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那个地方也就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也就是人文鼎盛、油菜花飘香、烟云醉人、茶醇诱客、珍珠山屹立不倒的地方。
珍珠山下躺着的,除了战争年代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还有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我看来,这名村支书堪称淳朴的婺源人代表。
老社长穆青当年采访焦裕禄事迹的时候,在河南兰考当地一住就是几十天,他深入田间地头,和一线干部群众深入交流、调查研究,挖掘采访到一手素材,才有了一篇篇鲜活的、鼓舞人心的经典新闻佳作。深入调查研究成为新华社编辑记者工作的一个好传统。我所在的新华社江西分社,有宜人宜时宜地,安排记者立足区域建立调研基地,培养记者扎实采访作风的好风气。在新华社优良工作氛围激励和影响下,我入职伊始,便毅然选择离南昌较远、当时交通较为闭塞的山区县婺源,作为我的新闻调研基地来密切联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我紧密联系婺源已二十五年。这里的人和事,牵动着我的神经;这里的山和水,陶冶着我的性情。我徜徉在婺源的天光山色中,驻足于春花秋月掩映的民居前。从年轻人的万千思绪,到中年人的沉稳幽思;从一个毛头小伙,到新华社高级记者。我的采访生涯,因婺源生色,因婺源无悔。实在的婺源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我心甘情愿一次次抬起镜头,取景、聚焦、按下快门。在当下这个时代,当急功近利日益侵蚀行为准则的时候,我一次次地警醒自己:适当地慢下来、慢下来,抚平心灵,继续好好地观察、体味身外的世界。在烟雨朦胧的田间地头,在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通过镜头,拾取一段即刻消失的韶光,借助硬盘,归置永远留影的数码底片。除了见证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收拾好了难免受社会杂碎晃乱的心,我还收获了这里N多朋友的信任和情谊。尽管,阴差阳错,我与珍珠山下躺着的那个心灵闪耀着珍珠光芒的村支书素昧平生,但我仍视同与他神交已久。这名早在2003春便已不在人世间的村支书,叫汪德育。我视他为婺源人中的婺源人,一个躺着比珍珠山还高的人,一个足够承载我25年所有人物采访与交流思想触动和升华的人。
淳朴的婺源人
婺源,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婺源古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里。
这些年,我跟踪报道过婺源许多好人好事,有独臂修路人詹金林,有义务办留守儿童少年宫的退休老教师孙灶森,还有在网上为家乡产品扬名叫卖的农民戴向阳,以及带领全村走上致富路的村支书黄欣泉等等,不胜枚举。但最让我难忘的,便是婺源县珍珠山乡黄砂村党支部书记汪德育,那个大山里的村支书。
2003年,也就是差不多婺源成为我的新闻调研基地的第十个年头,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我驱车又一次来到这里,进珍珠山采访。我和县宣传部领导、乡村通讯员张卫国一道,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崎岖山路后,终于来到珍珠山里的黄砂村。走访一户户村民,记录了汪德育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汪德育走得突然,却非偶然。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患重病,为了忙村里的公事,而耽误了及时就医。直到乡领导发现他患病后,强令他到上海就医,可是为时已晚。
因为已经知道新华社记者会到村里来,许多村民便早早地在村委会等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满屋子人无不神情悲痛。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把汪德育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告诉我们。这名其貌不扬的普通乡村党支部书记,在珍珠山下用生命印证了共产党员的誓言,在小山村里践行了为民大业。他心里始终装着村民的利益,想的总是村民们的需求。从而赢得了村民们的由衷赞誉,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共产党员赞歌。
2001年底,在福建打工时失去右臂的农民詹金林,回到家乡江西婺源县段莘乡溪迸村,当看到村民出入山村只能翻山越岭走小路时,这位独臂青年拿出3万元伤残补偿金,在2003年底义务修通了长达5公里的一条简易公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詹金林的精神感动了其他村民,使许多人也参与到修路、护路的行动中来。
“书记哥”,一直是当地村民们对汪德育的昵称。有的村民抢着拉我去看“书记哥”带大家修的一条条村公路,这里、那里仍然留有“书记哥”修路的锄痕;有的村民拉我去看“书记哥”帮扶开办的酒糟鱼厂,酒糟鱼是当地乡村特产,现在厂里每年产销两旺;有的村民拖我去看“书记哥”扶持创办的湖区立体养殖场,这里鱼满池塘,鸡鸭满地跑;有的村民左等右等,终于轮到由他带我们去山上,去看果树满园的生态庄园。这时候他的脸上才由阴转晴,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们都是在“书记哥”的无私帮助下,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要让我更多地知道一些“书记哥”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公而忘私的事迹。
2003年的4月,在婺源万亩油菜花同时盛开的最美时节,在桃花、梨花争奇斗艳的时候,“书记哥”走了。珍珠山漫山遍野的杜鹃红花在风中俯枝,好似杜鹃鸟哀鸣咯血把遍野的花朵染成耀眼的红。
“书记哥”走了,可他的故事却永远流传。村委会主任告诉我们,珍珠山乡是垦殖场与乡镇合二为一的单位。汪德育前前后后在几个村委会当村官整整31年。一些比他晚好多年才当上村干部的人,后来都去考了公务员或者晋升成了垦殖场正式职工。惟有汪德育,服务乡村几十年,至死还是个农民身份。汪德育有很多的提拔机会,但他都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由于大多数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孩子们都成了留守儿童。今年81岁的浙源乡退休教师、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孙灶森,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第二课堂,2004年,他用积攒的退休工资为留守儿童免费创办“少年之家”,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下,“少年之家”越办越大,开办了阅览、速写、素描班、乒乓球、舞蹈等课程。目前,“少年之家”服务乡村儿童289名,平均每周50多人次参加活动,借阅图书最多时达上百人次。“少年之家”成了浙源乡的孩子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知识乐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乡里推出政策,以乡里出资30%、村里出资30%、个人出资40%的原则,为农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汪德育自己是村干部,啥利益、啥政策他都懂,可是他一直没给自己办。有一次眼看着在乡领导的说服下,汪德育终于同意给自己办养老保险了,等到了交钱的时候,他却又把自己的名字给划掉了,把名额让给了其他人。
当不少人抱怨工作收入低、坐在空调房办公还嫌累的时候,在偏远的婺源山村,每月报酬仅有220元的汪德育,却不嫌弃村支书这份“差事”,只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为村民服务。他拿着这极低的收入,还帮扶了无数的乡亲发家致富。
原本在村里闲得没事做的汪美亨,就是在汪德育的帮助下创办了酒糟鱼厂。为了办厂,汪德育先后20多次带他到县乡跑贷款。走一趟出去就是几十里的山路,看到“书记哥”累得不行,汪美亨过意不去,要打个车,可“书记哥”硬是不让。中午吃饭的时候,汪美享执意要给“书记哥”炒几个菜,开两瓶啤酒,可“书记哥”硬是不接受。结果,一人一盘粉,一份酱油汤。汪美亨逢人就说:“没有‘书记哥’,就没有我汪美亨的今天。”
在汪德育的家,除了一台21吋的电视外,我就没看到别的能称得上是摆设的东西。邻居们告诉我:汪德育的父母都是土改时期的老党员,“书记哥”就像他爹娘一样的较真、讲党性原则、认死理儿。都不愿给党抹黑,也不愿占公家便宜。
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农民戴向阳,2005年拿出家里所有积蓄购买了一台电脑,并建立起全县第一个个人茶叶网站。当年,他通过网上交易,帮助本村农民卖掉茶叶800公斤。之后,他又购买了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利用网络销售乡村土特产、推介乡村旅游资源。现在,他每年帮助乡亲们销售地方特产价值近20万元。
汪德育肝癌晚期,被乡里领导强行送去上海治疗。可他呢,却告诉身边的女儿:“这次看病的钱,每一笔都要记清楚,以后要设法还给乡政府。”临终前几天,他硬是叫妻子把他看病的所有发票,当着他的面,在墙角里一把火全给烧了。
1999年,汪德育刚当村支书的那会儿,他妹夫为一块山林间伐承包的事找到他。可汪德育“六亲不认”,要他参加竞标去,气得妹夫转身就走。而这片山林通过竞标,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七八万元收入。
有人想低价承包村里的源河水库和那片松木林,便给汪德育送去3000元钱。汪德育却一分不收,同样叫那人去村委参加公开竞标。为此,这位村民逢人便说:“书记哥”过得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汪德育,这个赣东北老革命根据地红土地上成长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婺源已成为育人的教材、引人的路标、激励人的鼓点。
优美的田园风光
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婺源时,县城的那座东门大桥刚建成不久,城北还是成片的稻田与茶山。小县城好像只有两家宾馆:县委招待所和友好宾馆。2004年3月,我来到江岭,看到梯田上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激动不已,发了一组《江岭千亩菜花黄》 图片并推向海内外。据县里介绍,稿子在多家网站上转载不久,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看到后给县里领导打电话,说婺源真有这么漂亮吗?结果当年他就组织了百余名港澳摄影家来婺源采风。
渐渐地,我对婺源的爱恋越来越深。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我必到婺源的时节,因为春有花黄、秋有枫红。后来,我又恋上了婺源的夏冬时节,因为婺源的夏季是清凉的水世界,婺源的冬季是纯粹热闹的。“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这个外宣台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句台词,已化作我来婺源的冲动,抑或是我内心一种莫名的乡愁!
一湾水环绕一座山,一座山承载千年树。走进婺源,但见浓墨重彩的徽派建筑和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构成一幅静逸的水墨画卷。婺源以“生态立县”,“生态蛋糕”越做越大,不仅让36万婺源百姓享受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收获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2009年以来,婺源在全县范围内禁伐天然阔叶林,禁伐总面积252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43%。通过全面禁伐后,天然阔叶林生物年增长6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7万吨,释放氧气71万吨,涵养水源11亿吨,减少土壤流失440万吨。同时,婺源还率先在全国创建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完成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180万亩,绿化公路500多公里。
江西婺源县至今保留着徽派乡村古建筑和民居风貌,乡村的石板路,河上的石拱桥,农舍间的油菜花,无不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神韵,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还通过实施以电代柴、改燃节柴和改灶节柴工程,使85%以上的家庭实现了以电代柴、以气代柴;关闭200家木竹加工企业,年均减少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婺源已经成为亚洲越冬鸳鸯最多的地方,绝迹近一个世纪的珍稀濒危鸟种黄喉噪鹛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随着婺源对古树的爱护,获得了古树对人的慷慨馈赠,让婺源群众享受到“绿色财富”。“放下斧头”的婺源林农,向林下要财富,建立养蜂、养鸡、食用菌、油茶等专业合作社260家,发展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多家,辐射带动3万多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合作社成员年均增收5000多元。
婺源还开展水体保护整治活动,力保“秀水长流”。 在全县1487个自然村进行农村清洁工程,实行农村垃圾规范化、标准化收集处理;加强农村餐饮宾招服务业的污水处理,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污染整顿,对整改不到位、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关闭;所有山塘水库全面禁止化肥养鱼,全面禁止毒鱼、电鱼、炸鱼,所有沿河沿溪建设项目要求做到“环保三同时”(即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做到防治污染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对所有河道采砂全部纳入规范管理,所有矿山全部进行环境恢复治理。通过以上综合整治措施,切实保障最美乡村的一汪清水。
婺源还是千年茶乡,茶业是该县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该县有5.6万亩茶园通过欧盟有机茶园认证,所产有机茶连续10多年占据欧盟市场70%以上份额。近年来,该县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制订有机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目前,该县茶园面积拓展至17.6万亩,其中有5万亩茶园纳入有机茶园管理。
江西婺源县10万亩油菜花海全面开花,3月的婺源进入油菜花最佳观赏期。婺源县江岭梯田的油菜花一望无际,与白墙黛瓦的徽式民居,构成一副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
如今,“生态立县”这块金字牌让婺源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百姓收入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和谐,该县城乡正收获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
初冬的江西婺源县乡村,叶红、墙白、瓦黑、野绿、道古、水静,一派美景,犹如仙境。
新年伊始,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江西婺源县赋春鸳鸯湖的2300亩水面栖息着2100余对野生鸳鸯,约占全世界已知野生鸳鸯总数的2/3,数量创历史新高。
有“中国最美的乡村”美誉的江西婺源县,山清水秀,气候温暖湿润,不仅森林覆盖率达82%,而且当地群众在全国率先自建了自然保护小区191个,总面积达65万多亩。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来此栖息繁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每年冬季陆续有千余对鸳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在此越冬。
为扩大黄喉噪鹛种群,2010年以来,江西婺源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与南昌市动物园一起合作,开展黄喉噪鹛人工保护性饲养及人工繁殖工作,于2012年5月20日成功繁育出两只黄喉噪鹛,目前两只雏鸟已度过危险期。
黄喉噪鹛体型略小,顶冠蓝灰色,特征为具黑色的眼罩和鲜黄色的喉。黄喉噪鹛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之一。2007年6月,国际鸟类保护联盟把黄喉噪鹛列入世界急危物种名录。
近年来,江西婺源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坚持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为主题的生态文明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县” “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 “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 “ 全国绿色小康县” “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称号。
2006年以来,婺源县华源茶业公司在婺源偏远山村把老百姓家极少量种植,过去仅用于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皇菊,进行培育并量化种植,为婺源皇菊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华源茶业公司已成为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朵奇葩。
梦里老家——江西婺源县在农村新社区管理中做到不搞大拆大建,依靠当地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一大批特色乡镇品牌突显,体现徽派特色,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据悉,江西在新农村建设中,近4万个村点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特色村近4000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全新高度,也为各地发展提出一个重大课题。记者近期采访中了解到,从理念到路径再到制度创新,一股在新起点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正在各地涌现,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启示和思考。
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江西婺源县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出台政策,对接市场,转型升级茶产业。目前全县有5.6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园认证,茶产品连续10多年突破欧盟贸易壁垒,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婺源自古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仕宦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婺源名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较为丰富,是婺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文性、文化性、趣味性较浓,具有开发价值。
婺源古建文化精美绝伦,独具徽派特色的古建筑遍布乡野,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1949年以前建的古建筑有4000余栋,其中完好地保存着明清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古民居群保存完好,古风依然,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著名的“俞氏宗祠”“百柱宗祠”气势恢宏,巧夺天工,是名符其实的艺术宝库。
婺源古村落一般都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选址,讲求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意境,并形成了以水口林为核心的水口文化景观,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5个。理坑、虹关、汪口、延村、思溪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民居等5处16个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坑村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虹关水口、察关水口、思溪村口入选“中国经典村落景观”。
婺源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有起源于远古的傩舞、历史悠久的徽剧,体现“敬、和、俭、静”道德风情的茶道,以五显大帝祖庭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还有别具情趣的抬阁、灯彩、板龙灯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婺源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03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7人、市级52人,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为改变眼下农村建房中出现的“景观污染”现象,2006年初,江西婺源县决定投入2亿元精心打造徽派建筑“大观园”,展现婺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貌。
据介绍,婺源县拟投入7900万元对2900多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的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根据改造方案,外墙立面改建为白灰墙面,平屋面改为坡屋面,屋面天沟琉璃瓦拆除,女儿墙一律改为马头墙,屋面红瓦更换小青瓦。全县非徽派建筑改造计划分3年完成。婺源县还设计了5套徽派建筑标准图纸,供农民建房挑选。
宋明理学是宋代以后至清代中期中国思想学术的主导形态,婺源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集大成者朱熹的家乡。几百年来,理学文化在婺源薪火相传,保存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景观,涌现出了诸多如江永、齐彦槐等理学名家,奠定了婺源丰厚的人文色彩。
近年来,婺源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兴文化,两者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蕴育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奥地利和比利时等6个国家的茶文化专家齐聚中国绿茶之乡——江西婺源县,共同就茶文化进行切磋探讨。
婺源,因文化而生动、因生态而美丽,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历经1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全国率先扛起了乡村文化旅游大旗,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最新数据显示,全县拥有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0个,是全国拥有A级景区最多的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00年的190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64.7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婺源各类旅游从业人员8万多人,全县农民人均从旅游发展中收益每年增收达1500元。
今年75岁的江西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的老艺人俞泉流组织民间艺人,日前将失传五六十年的古老西冲花灯制作工艺挖掘整理完毕,并准备在春节期间进行展演。西冲花灯有着近500年悠久历史,工艺繁杂,为婺源最具特色的花灯。
成义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婺源县豸峰村潘姓家祠。其正堂上方的八角穹藻井,雕琢精细,工艺精美。
婺源三雕是指江西省婺源县境内明清古修建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它归于徽派修建艺术的支系,制品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古刹、廊桥和牌坊等修建上的装修部件。其来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鼓起,“婺源三雕”依托徽派修建达于鼎盛。“婺源三雕”虽附归于徽派修建,但它冶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具有深入的内在文明和极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徽州三雕(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振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江西分社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兼江西省联络部部长。
先后参加过全国“两会”报道、四川汶川地震、日本“3.11”大地震、泰国五十年一遇的洪灾报道,以及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2009香港东亚运动会、首届青奥会(新加坡)、第二届青奥会 (南京)、2010年汤尤杯羽毛球赛(吉隆坡)、2011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2015年世界乒乓球竞标赛、2008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2004年、2016年曾被总社两度派往台湾驻点采访,2009年至2012年派驻亚太总分社工作,2012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
编辑: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