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这些暖心社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2021-03-30 16:55: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3月28日,我市举行“最美社会工作者”发布仪式,10位“最美社会工作者”走上闪亮的舞台,展示他们如何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专门的技能,成为助力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主力军。他们是:万文、王丽萍、尹顺意、刘锟、成诚、宋瑶平、周灿、周伟鹏、贺添、韩永泉。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社工部副主任刘锟先后推出“住院患儿独立生活计划”“迪士尼欢乐屋”等专业服务项目,累计举办活动30余次,直接服务近400人次。

  对于那些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孩子,刘锟坦言,他们可能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帮助过的孩子都很小,而且与他们相处时间很短,也许他们都不会记得有我这样的一个社工,但即使是短暂的相处,能够在身心康复过程中给他们支持,我就很满足了。”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康复环境,刘锟与社工们除了扮演好医生和患儿家属的沟通桥梁,还需要帮助孩子的家长缓解照顾患儿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感,为他们提供喘息服务。这样,即使在孩子出院之后,父母也能够更好地照顾他们,让孩子健康成长。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科项目社工周灿,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已有5年。她专注的领域有点特别:老年人临终关怀。

  周灿告诉大家,住在院里的周奶奶曾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年轻时爱好唱歌、跳舞。晚年患病后,她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听病房内嘀嗒作响的点滴声、看头顶上洁白的天花板,成了她唯一的“娱乐”。

  在周奶奶快90岁的时候,她的女儿请来周灿,为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从此,病房里不再是重复的寂静。周奶奶身边时不时就会有志愿者过来表演节目。

  “如果生命的尽头是爱与关怀,我希望每个人的一生都能感到温暖与无憾。”至今,周灿已为上百位重症、垂危的老人及家庭提供临终关怀,定制过300多种服务计划。在她的坚持下,临终关怀服务在养老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并探索走向社区、居家。

  2020年,当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民村社区出现渝中区第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家对于疫情认知还不明确的时候,社区副主任、渝中区华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秘书长周伟鹏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不仅做好了小区人员流动的监控、入户配送物资等工作,他还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小区居民开展危机介入、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等服务,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好评。

  在颁奖台上,周伟鹏提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建立的志愿者“永不退出”机制。

  “我们在疫情初期急需人手,临时招了大量志愿者参与社区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他们的工作大量减少或者没有,志愿者心里会有失落,因为他们很有服务热情很想继续服务社会。”了解到他们这种想法后,周伟鹏就让这批志愿者继续参与到社区日常的各种服务活动中,让他们的服务热情一直保持下去,继续实现他们的服务价值。

  南岸区南坪镇绿荫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宋瑶平从2006年开始就在社区工作,2013年,她正式转岗成为了一名专业社工。

  宋瑶平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工作还需要更多专业社工的加入,接下来,他们会持续加大本土社工培养力度,争取为南岸区每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培育2名左右的本土社工人才。

  站在颁奖台上,宋瑶平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社工这个大家庭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张莎)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