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每经专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将发挥更积极作用,财政、货币政策要通过稳企业来保就业

2020-05-27 22:49:38 来源:人民网

每经记者:周程程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像往年那样对经济增长速度提出具体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就业被置于重要的优先位置,报告中共有39处提及“就业”一词。

报告指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就业目标设置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备受关注的是,报告还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如何理解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量化目标?又该如何发力稳就业?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怎样才能挖掘增长潜力?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进行了专访。

当前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

NBD: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量化目标?

颜色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颜色:目前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在继续蔓延,这对我国的外需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不设经济增长目标,其实主要是为了应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已经是5月下旬了,意味着全年接下来只剩7个月时间,政策发力的空间相对有限,若此时设增长目标,可能会导致政策过度强刺激,还可能引发结构性问题。

实际上,当前我们国家更注重扶贫等民生领域,重视结构性的改善,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非片面强调GDP增长目标。

虽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明确GDP增长目标,但我认为GDP仍需保持2%以上增速,以稳定就业和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NBD: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CPI目标基本都设置在3%左右,而今年则设置为3.5%左右,对此该如何理解?您认为今年的通胀走势如何?

颜色:今年3.5%的目标,实际上反映出我国的通胀压力正在逐步缓解。

去年下半年以来,猪肉和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使得通胀压力上升,CPI最高时曾一度“破5”。而近期农产品涨价压力正在缓解,猪肉生产也在逐步恢复,通胀压力有所放缓。需要注意的是,PPI还有通缩压力,所以3.5%左右的目标其实已经算是一个相对偏低的通胀标准了。

前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等因素,CPI目标基本设置在3%左右。此次3.5%左右的CPI目标设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标准,既充分考虑了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基本面状况,也反映了政策对冲可能会对价格产生的影响。

政策要通过稳企业来保就业

NBD: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包括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为何把就业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颜色:就业是“六稳”和“六保”工作的头一项,也是今年政策的中心。我认为强调稳就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疫情使得一些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形势严峻。之前是疫情使得国内相关企业无法开工,现在则是疫情造成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企业外贸订单可能会出现萎缩。

此外,一些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短期内无法迅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标准。近期的一些数据也反映出这一影响。例如今年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呈现两位数下滑,对就业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二是劳动力方面,今年新增大学生就业超过800万,政策要做好提前应对,解决好大学生就业。

总体而言,就业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短期的下岗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但若发生长期失业问题,将会使得工人技能降低,影响潜在产出,所以对就业一定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NBD: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对此您有何建议?

颜色:财政与货币政策思路体现为通过稳企业来保就业,优先支持民生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与个人。

财政政策一大亮点是:在财政收入受减税降费和疫情冲击而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更加积极有为但仍保有节制,优先支持民生与社会保障,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以确保“六稳”“六保”。同时仍注重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两新一重”,以稳住中国经济长期的基本盘。

货币政策着重于扶持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为企业降融资成本提供便利,以保住市场主体,通过企业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保障民生与社会稳定。

建议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扶持。中小微企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要通过信贷、财政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保护市场主体,防止出现大规模企业破产。还要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补助,使之更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变化。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政策上能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松绑,也就是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让中小企业有更加自由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新基建”将发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重要作用

NBD:报告提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在您看来,哪些领域消费可挖掘的潜力更大?

颜色:消费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已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此次疫情对消费的冲击也非常大,但可挖掘的消费潜力也非常大。

一是深入挖掘培养新的消费业态。疫情中一些新经济、新的消费业态十分活跃,比如网约车、外卖等对维护人民正常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贡献。

培养新的消费业态同时,还需理顺新消费业态和传统消费业态的关系,应促进两者的融合。

其实所有的新消费业态都不能脱离传统消费业态,从解决就业的角度来看,整体体量上,传统业态拉动就业人数比新消费业态多。而另一方面,通过新消费业态也能拉动传统消费的发展。促进两者更好结合,将能够更大限度挖掘消费潜力。

二是农村消费潜力大,特别是在新经济、信息化消费,以及传统的汽车、家电消费等方面,农村消费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升级换代的消费需要深入挖掘。改革开放到现在,技术发展很快,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升级换代消费应当大力发展。比如说老旧小区改造、家具家电升级、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等,发展空间都很大。

四是服务业消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比如养老托幼等。

NBD:报告中提到扩大有效投资,要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包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您如何看待投资对今年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颜色:投资分三方面来看:房地产显然是坚持房住不炒,所以房地产投资肯定还是相对稳定的情况。

制造业投资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所以今年很重要的是要稳制造业投资、稳市场主体。

基建投资方面,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储备新的项目,“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也将能够发力,包括铁路、沿江沿海高铁、水利工程、机场等项目。此外,广义的新基建体量也很大,对带动国民经济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综合来看,投资对今年的经济运行很重要,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投资也比较支持,今年基建投资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是一个慢变量,投资对稳定信心,稳定经济基本面有非常大的作用。


编辑:张馨洁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