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君子好古韵 笔墨宋元风——故宫先贤张庭济书画艺术赏析

2024-08-06 14:55:25 作者:杨鸿圣

图5,张庭济书画(锄归图).jpg

张庭济书画《锄归图》


审视张庭济书画遗作,毋庸置疑,他是一位深谙中国书画笔墨技法却被忽视和埋没了的艺术家。其传统功底扎实、书画造诣精湛,不仅擅绘画、书法,也兼学篆刻等艺术,他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技艺与情感之间取得了平衡。宋元气象、笔墨韵味浓厚,不为“革新”派思想和行为所左右,展现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坚决的“守正”定力。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和文化修养,对于后人的学习和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守正创新


文化养心,书画修身。对于民国时期的北大才子张庭济,我们的目光很多时候会停留在其进步爱国行为上,如组织参与“五四”爱国游行活动,精心保护故宫文物,与马衡、唐兰、徐悲鸿、叶恭绰、郭葆昌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等,而对于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我们却知之甚少,比如书画艺术。今天,笔者作为其同乡晚辈并以一位探究者的身份,通过拜访他的女婿张稼成等其健在的家人和查阅拜读其少量书画遗作,对张庭济的书画艺术作一点分析。


张庭济,1895年生于浙江平湖秀溪。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就读英文专业,师从辜鸿铭、胡适、杜威等文化名人。毕业后先后从事教育工作和故宫文物保护工作(1934年至1949年先后担任北平故宫博物院秘书、总务处长、南京分院负责人等),1958年因病逝世。从点滴的书画资料中不难发现,张庭济无疑是一位深谙中国书画的艺术家,其传统功底扎实、书画造诣精湛,可惜先生因病早逝,其书画艺术尚未来得及被外人所识就被淹没。


“窥一斑而知全豹”,张庭济的中国书画基础相当扎实,除了天分高,加上好学习,其工作环境也不一般——在故宫时经常可以观摩古人的经典真迹。当然也少不了高人的指点,只是具体有没有拜老师,目前还无法认定。他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学习书画也很难考证了,但从方介堪给他刻制的一方闲章“四十后学画”,我们可略知大概。透过其作品我们还可以断言,他是先学书法后学画。他笔下的作品大都清新自然、淡泊雅致,不仅在技法上细腻到位,更在意境上别具一格,将传统文化精髓与中国书画时代审美理念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张庭济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时期是文化的变革期,中国画表现手法有了变化,当时的书画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接纳,以及对于西方近代艺术的学习和探索,促使了国学与新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书画作品中,呈现出新旧相融、古今并存的特点。当时,中国绘画作品中流露出的民族情感和时代意识十分鲜明。许多作品表现出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于现实问题的反思和探索。此外,民国时期的画家吸收了中外艺术的精华,创造出了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手法。例如,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傅抱石的散锋山水画等,都展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新颖风格。


尽管这一时期艺术革新成了不少人的追求,然而,守正和传承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依然是主流。


作为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国粹”书画,需要我们传承弘扬。张庭济的宋元气象山水便是这样的主张者,他的中国画除了题材的不同、造型的丰富,技法依然植根在“原汁原味”上。


张庭济不仅擅绘画、书法,也兼学篆刻等艺术,他的书画艺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精湛的技艺。张庭济在传统中国书画、写意山水以及楷书、行书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技艺精湛。他擅长运用墨色变化和线条的有机结合表现画面,形成文人气十足的艺术效果。


独特的审美情趣。张庭济的作品充满了古典雅致的气质,富有诗意和禅意。我们看到的几幅作品虽然是临仿多于创作,但仔细观察发现,他不是注重实临,而是借助“古画”的气象结合其善于捕捉到的自然景物神韵,通过简练的笔墨表现出其内心的世界,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换句话说,他是借临仿为名表现其个人思想境界。


融合传统与现代。张庭济在艺术创作中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艺术形式的元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探索,使得他的作品既传承了古典传统,又具有本民族现代性的表现形式。


彰显人文情怀。张庭济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精湛,更注重表达人文情怀。他通过作品传递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展现出深邃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张庭济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着了不起的造诣,他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技艺与情感之间取得了平衡。


取法乎上重正脉


中国书画十分注重笔墨技法,由笔墨而生发物象,这是数千年来前人总结而形成的一条金律。像张庭济这样的中国文人,始终用文化养心,将书画作为修身的内容,而山水画更是文人的最爱。在张庭济的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国书画笔墨的评判标准和赏析路径。


张庭济自幼酷爱文化艺术,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书法、国画都有深刻的造诣。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在那里接受了系统的文化训练,结识了许多文化知名人士和进步人士,深受启发和影响。


他进步的爱国言行影响了一大批人,他在书画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追求古意和韵味,也为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了榜样。


对于书画学习,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取法乎中,得法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在张庭济的书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然、人生、历史以及诗词歌赋的深刻领会和体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能够看到他在书画艺术上的正脉取法、继承和突破。他的作品不仅“取法乎上”,也有其个性的艺术形式,更是有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表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法——继承、弘扬、创新。


许多热爱本土国粹的文化人对宋元国画艺术有着挚爱,并不断地学习临摹,以感悟宋元国画的真谛,追求蕴含的哲理与妙境,如精神气质的追求,技法的研究与继承,文人情怀的追求。


张庭济的国画就是追宋溯元,兼涉明清,以南宗山水为取法之源,可见其对书画十分注重取法乎上与其欣赏水平的专业程度。


张庭济先生的书画作品,不仅透露出其在笔墨之间展现出传统文人雅士的气质,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使得作品别具魅力和内涵。通过对传统中国书画的继承与创新的实际行动,他不断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堪称是近代文化界的一大瑰宝。


我们先来浏览一下他留给后人的一本册页作品集《柳西戏墨》。这本册页共十开,每一开都是书画合璧,画为仿临,以山水为主兼花鸟,书法则全为行楷书。


这本册页虽是他拟恽寿平仿临古人笔意的作品,却专业水平十分高,看得出他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本册页,而这种专业水平的达到需要一定的才华和努力。


书画合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一种非常有意境和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它将绘画和书法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既能通过绘画表现出中国画之美,又能通过书法展现出汉字之美,同时又有一种书画互补的意境表达。这种形式在这本山水画册页上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图4,张庭济书画(灵岩雪积).jpg

张庭济书画《灵岩雪积》


山水画册页通常由一张手卷(通景)或多张独立小幅的画面组成,每张画面都由山水画和对应的诗文、书法组成,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品。其中,山水画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壮阔,通过精湛的技法和灵动的笔触,表现出山水的雄奇、秀美和灵动。而诗文和书法则以精湛的文字和优美的字体呈现,衬托出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内涵含义。


这种书画合璧的形式,不仅可以让观者欣赏到山水画和书法的双重美学魅力,还可以通过画面和文字相互映衬、互为补充,进一步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意义。而在这位艺术家的山水画册页中,则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娴熟的书法功底和深邃的艺术造诣,将山水画和书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价值。


张庭济的作品非常成功地展现了书画合璧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其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充满着文化内涵和艺术情趣。


这几幅画中的山水,基本采用了“南北宗”技法兼容而以“南宗”为主的表现手法,比如米点皴、云头皴、披麻皴等。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他通过恽寿平的演义拟王绂(九龙山人)笔意的山水小品《泉石图》。张庭济将王绂原本那种复杂、茂密、浓重的风格作减法处理,使之变得淡雅、文气,其看似不经意的干笔勾、皴、擦,给人以轻松随意的感觉,而浓淡、大小、粗细的几种点和树干,则将整体的笔墨营造做到了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幻莫测。主山与远山的实、虚处理,让人感觉到群山的连绵,近景那微兴的水波与摇曳的小草,衬托出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顽强。


再来欣赏一幅《范华原江干雪艇》,他完全改变了范宽那种浑厚丰富的笔墨风格,而是用极简的寥寥数笔将雪景跃然纸上。用干淡笔勾皴山石、渔舟和人物,然后以淡墨染天空与江水,强调了干与湿的对比及横竖线的关系处理。此画以环境的简练更加托出了渔翁不畏严冬刺骨而聚精会神“独钓寒江雪”的精神。


在这些册页中,他的书法几乎是一个调子,皆以行楷表现。这种行楷,不但延伸了“二王”笔法,同时将钟繇、赵孟頫、文徵明的小楷交杂一起,充分表达了高级的雅俗共赏的中和之美,与国画浑然天成。


笔中文人骨 作品重诗意


当谈论书画作品的淡雅耐品特点时,不能回避几个关键点:水墨与色彩、线条和笔墨、章法和布局、主题和意境、材质和质感。这些方面的表现使得一幅书画作品展现出淡雅耐品的特点,给观者带来一种宁静、舒适的审美体验。淡雅耐品的作品往往能够经久不衰,越发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灵岩雪积》是张庭济仿明末画家刘原起的一幅雪景山水画,从题款中可以得知,这是他为学长画的一幅精品。精准的笔墨和灵动的线条营造出了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山,银装素裹,天地静谧。而近景处,一位船夫正停船缆绳,另一条船上一位纤夫踏雪牵引,船夫正专注把舵。这是画中“动”的点睛之笔。远处的塔寺与近景的两组民居形成对比呼应,四季常青的松柏和落叶树将寂寥的画面衬托出了“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冬韵,而以淡水墨渲染的天空与湖面,将整个雪景挤得更加明亮夺目。


尽管专业水平很高,但他选择以谦逊低调的方式行事,不张扬自己的成就,这种态度说明张庭济更关注艺术本身而非外部的认可和影响。正是由于低调的性格和不追求外表的光鲜,使他的书画影响力相对较小。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不具有价值,只是他选择了一种更内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我们再来赏析一幅扇面《锄归图》的水墨山水。这是一个冬天的景象,冷寂而孤傲,装有牛盘车的草亭独立岸边空无一人,两棵风姿绰约的柳树,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一位锄地的农夫匆匆行走欲划船返程,与南飞过冬的大雁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天、地之间的遥相呼应。在构图中,他采取了横向走势、前后推进的方法,平远与深远相结合,形成了由近及远、由大至小的散点视觉变换,左下角的大实与右下角的大虚,产生的强烈对比,将观者的视线牢牢地衡定在土坡、柳树、耕者和小船上。河堤从船旁引出,通过草亭往右上方伸展跑出画边,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墨色变化丰富,以五色为调节画面整体,为了打破草亭与土坡之间的构图平衡和墨色、空间的近似,张庭济加大了落款内容和位置。从落款中我们可以断定此画作于1942年,那年张庭济是47岁。透过画中的笔墨技法可以剖析,张庭济这幅画采取的是减法,追求的是如倪瓒那样的清朗、高贵之风,有冰清玉洁之感。通过人、雁、树、亭、船、土坡、堤岸等,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首都受降纪念日为朋友而作》也是一幅扇面山水,这幅画上用的技法则是一种“加法”,无论是勾皴点、还是山石树的营造,以及房舍桥梁的安排,都突出了一种茂盛、繁荣的景象……整体画风既有王蒙的繁复,又有王石谷的古朴典雅。 


行笔追法度 书法君子风


张庭济的书法则秉承晋韵、唐法、宋意为理念,特别是承续了“二王”体系。


学“二王”是指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书法技法,这是晋末以来学书人的不二法门。张庭济在深研“二王”书法的同时,也注入了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王文治等“二王”承脉书画家的结体和笔法元素。


这样的学习过程旨在借鉴古人经典之作,提升自身书法水平,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为有着文人风骨的张庭济,书写与文人气息浓厚的晋韵相暗合的书法,正是反映了其骨子里那股不一般的文气与贵气。这种文气与贵气恰恰是书法人应当追求的境界。


我们具体来赏析一幅张庭济的扇面书法。这幅书法的内容是他于1952年秋书录鲁迅先生的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扇面的章法布局有它的独特性,这里采取了“五二”简隔布局法,使整体显得比较疏朗。而书法明显出自“二王”体系的帖派,中锋用笔,笔笔到位。通过铺收毫或弹按将一幅作品中的粗细变化并穿插呼应得当巧妙地加以呈现。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主文特加了标点,这给书写时气息的贯通无疑增加了难度。然而张庭济表现得十分自如,轻松而多变的几个标点,不但不感到别扭,反而起到了一种上下句之间笔墨“引带”的作用。作品的整体结构布局工整有序,字体大小、间距分布均匀合理,显示了良好的构图能力。每个字的形体大小比例适宜,整体上下、左右呼应得当,呈现出统一的整体美感。


再看作品的笔墨运用也非常出色,墨色浓淡相宜,既有浓墨重彩的气势,又有淡墨轻柔的婉约之美,线条粗细变化自如,整体气息非常和谐,承续并展现出了“二王”书法中的“俊美”特点。同时,作品在传承“二王”书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字体笔意的把握,表现出了深沉内涵和意蕴悠远的气息。这不仅是对文字书写的技巧要求相当高,更是对心境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提出严要求。


作品在传统“二王”书法体系的同时,也展现了其一定的个人风采和创新精神,有着对传统的理解和对时代审美的把握,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从起笔、行笔、提锋、顿挫到收笔,作品的每一笔都显露出了艺术家扎实的笔法功力,每一步都显现出对笔墨运用的精湛掌握。


张庭济的这幅书法作品不仅技法高超,而且意境深远,展现出了艺术家对于“二王”书法的敬重和理解,同时又有着自己的创新和个性,是一幅非常成功的作品。


我们再看一幅扇面书法《香山诗》,这是张庭济40岁时的一幅精品,章法采用了“二七”式间隔布局法。作品满而不挤、视觉舒适,用笔细腻、行笔洒脱,线条优美、刚柔相济,墨法多变、神趣盎然。整幅书法,古意又灵变,让观者玩味无穷。


从张庭济少量的留存作品来看,他绝对是被忽视和埋没了的书画家。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和文化修养,笔墨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位极具风骨的文人。


张庭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和推广作出过极大贡献,他自己的作品虽然没有被广泛传播,也没有被多个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但他的艺术成绩不仅是中国书画艺术在民国时期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代表。像张庭济这样专业水平高且低调的书画家值得后人尊重和赞赏,他对艺术的追求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那种精神,对于后人的学习和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杨鸿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社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