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7 5:52:08
文/黄复彩
责编/王艳玲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难以化解的危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危机的酿成,多数是人类自身造业的结果,借用佛教的一句话说:因果不虚。
人类的贪婪、对大自然毫无节制的掠取,让一个原本完整的世界开始残缺:野生动物的大量减少,土地的沙漠化,滇池之水不再能照出蓝天,若尔盖湿地失去它天然的蓄水功能,层层拦坝导致水源干涸,以致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村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哀叹: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水喝啊!而这一切,竟发生在短短四五十年间——呦呦鹿鸣,食野之萍。那童话般的世界忽然变丑了,变老了,变得难以相认了。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可人类却缺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缺失了对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其他生命的应有的尊重。而当人类对自然缺失了道德,缺失了敬畏之心,大自然立即就给人类以加倍的惩罚。掠夺有多猛,破坏就有多狠,就是这么残酷,就是这么不讲理!
当山野、湖泊、河流惨遭蹂躏,面目全非时,问我们还有几多净地?
现在,我们就跟随一群年轻的海洋科学工作者,来到地处祖国南端的西沙,去那片辽阔、深邃、宝石般明丽的海洋,去认识大海深处的那片童话般的世界。
《追梦珊瑚》的作者刘先平被誉为“大自然文学之父”。四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云贵、南沙、西沙等大小群岛,南至西双版纳、北至陕西秦岭等几乎每一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四十多年的大自然考察,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在面临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今世界,树立生态道德,恢复生态秩序,让大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亲的唯一纽带,也是让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云海探奇》《山野寻趣》等大自然系列不同的是,这一次,刘先平的探险之旅转向海洋,转向那片瑰丽的海底世界中那些美丽的珊瑚礁。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人类的家园有三分之二是海洋。犹如陆地上的热带雨林养育着大批野生动物一样,珊瑚礁是海洋中鱼类生活的家园。珊瑚礁虽然只占海洋面积的四百分之一,但其生物多样性却占海洋的四分之一,达四千余种。珊瑚礁一旦遭到破坏,那将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一场灾难。在我国近岸珊瑚礁遭受污染而被大面积破坏的情况下,西沙海底深处的珊瑚礁却得以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怜悯。为了拯救海洋,为了保护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科学家皇甫博士所带领的团队要在这片海底深处人工植造一大片珊瑚,而后,他们再将成活的珊瑚种植在其他海域——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梦想,犹如孩子们的歌唱: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播种太阳……皇甫团队其实就是这样一群追梦人,追梦珊瑚,追梦海洋,追梦人类所剩不多的地球家园。
追梦珊瑚,拯救海洋,这不仅是皇甫博士们的梦想,更应该是我们所有在黄天厚土下生存和生活的子民共同的梦想。
三十八年前,我与先平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人潮涌动的车站出口处,但我却在一眼间就认出哪位是我要接站的客人。先平用一份对大自然倾心膜拜的赤子情怀——从《云海探奇》到《呦呦鹿鸣》,从《千鸟谷追踪》再到今天的《追梦珊瑚》,四十多年来,我们跟随着先平的笔触,去领略大自然的神秘与传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大自然中跋涉四十多年,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
我认识先平时,他尚届不惑,而今,中寿之岁的他依然没有停歇他对大自然奥秘的无限探索,只是,与四十年前相比,他不再是一个大自然的单纯的描摹者和歌颂者,而是一个大自然的保护者和大自然道德秩序的自觉维护者。他的文字,在深深的忧患中,更寄予一种责任和担当——目睹大自然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他在忧伤中也有些愤怒,于是,他寄希望于对孩子们——他们是人类的未来。
鲁迅说,救救孩子;今天,我们要说,救救地球!
编辑: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