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15:51:33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方湘玲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许堡社,肯定会被漫天黄土中的那抹绿意惊艳,你还会遇见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们可能在整地、育苗,或者在锄草、松土……这两位老人就是现年72岁的孪生兄弟许志刚和许志强,人称“刚强兄弟”。
乌发被霜染,初心从不变。在过去的48年里,在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许志强和许志刚种下了400多亩绿树,填满沟壑、山丘与荒野。2017年春天,在央视2016年度“三农”人物颁奖现场,听到三农人物评选组委会对自己的这份评价时,衣着朴素的“刚强兄弟”皱纹里都笑开了花。
树多了,山绿了,生活就好了
曾经的许堡社满目荒原,沟壑纵横。遇到下大雨,黄色的山土就随着雨水肆意横流,烂泥经常没过膝盖,老百姓们做梦都怕村庄会被泥水吞没。
1968年,一场大雨导致小土路被冲断,许志强的嫂子跌进深沟,差点丢了性命。时年20岁的许志强再也坐不住了:“再不保持水土,不但先人留下的家保不住,就是命也可能被深沟要了!”
要留住水土,当然要种树。自此,许志强开始和这片黄土地较起劲来。没有树苗,他就挑着自家的粮食徒步到县城或邻县集市卖了换钱,再买树苗回来。这些集市距离他家都很远,近点的有70多里路,要走七八个小时,远的一个来回得走一天两夜。许志强一个人不敢走夜路,就叫上大哥许志刚一起去。慢慢地,许志刚也爱上了栽树。于是,兄弟俩同心协力,在干农活之余,还累死累活地忙着种树,从房前屋后种到沟里崖上,从山下的沟渠里挑水上山浇树。
许志强和许志刚种下了400多亩绿树
因当地多是盐碱地,连小草都不容易生长,栽树更是难上加难。一旦下大雨,水土流失严重,一些还没有牢牢扎下根的小树苗要么树基塌了,要么直接被冲走。
为增加树苗的成活率,兄弟俩先将要种的树苗一捆捆地埋在湿润的土里,再将树苗的根尖剪掉,然后根据树根的形状确定树根在坑里的方向,再轻轻填埋。他们还认真考虑每一棵树的位置。“这里以前到处是窟圈、大沟和土崖,要栽树就要整地,在土崖上挖出一道道土坎,再把挖出的土填进窟圈里,把窟圈填平。”许志强还经常在山崖边上栽树,甚至还瞒着妻子,用绳子吊着自己,下到半崖上栽树。“我们经常是一个人腰里拴着绳子挖坑种树,另一个人在上面拉着。”在别人看来,兄弟俩这是在玩儿命,但他们想的却是只有在崖上栽上树,让树根把泥土栓住,水土才不会流失。
为了多腾出时间种树,兄弟俩中午很少回家吃饭,饿了就啃干馍,渴了喝凉水。在问及有没有时间休息时,年逾古稀的许志强老人仿佛在谈一件奢侈品,还笑道:“栽树很复杂,整地、挖坑、栽树、浇水、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等,一天的时间挤得满满的,哪里有时间休息?不管你有多少时间都不够用,有时忙不过来,我们就晚上去种树。”
见他们如此拼命,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们傻了,“那时候没有人支持我们,还被嘲笑。”家里人也多次要他们放弃,还用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劝他们:“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别再做无用功了。”年轻气盛的兄弟俩却顾不上这些,许志强也只跟大家强调一句话:“树多了、山绿了,我们的生活就好了。”
以苦为乐 谎言只为种树
相对于种树的辛苦而言,树苗的来源才是许志强和许志刚的头等大事。谈到这其中的难处,许志强感慨万千。“刚包产到户那年最苦,树苗一根要卖3元钱,相当于10斤面的价格。”不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收入又很少,两兄弟想要买树苗该有多难。
为此,两个老实的男人不惜多次“骗”各自的妻子,还巧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哥哥买了树苗,放在弟弟家,弟弟买了树苗,放在哥哥家。
一次,许志强的妻子让他去卖家里的10只猪娃,结果,他将卖得的40元钱全买了树苗,还“高兴地”告诉妻子,说正好看见树苗便宜就买了些,剩下的钱存银行了,留着以后盖房子用。
1996年,许志强家养的马下了一个小马驹,卖了700元,这笔钱在当时可算是巨款,然而,许志强又打起这笔钱的主意,将它们全部用来买成了树苗,还“瞒天过海”,告诉妻子说把钱存银行了。
许志强还认真地向妻子“炫耀”:“一棵树长一天就能挣一元钱,比存钱的利息多多了。”其实,他心知肚明,自己种这些树的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绿化荒山荒岭,怎么能卖呢?让他意外的是,妻子最终都相信了他的话。但也因这句话,他被妻子多次抱怨。
让他最难忘的是那次新疆杨大面积枯死。那是他们种下去的第一批新疆杨,历经十年时间好不容易长大了,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牛病毁了这一切。眼见兄弟俩十多年的汗水付诸东流,家里的血汗钱也打了水漂,家人都气得骂他们,许志强的妻子更是心疼得直掉泪:“家里苦攒下的钱都撒进荒山坳里了,栽树干啥?死了带不进墓堂里,别人没栽,也活着呢!”
许志强愧疚不已,恨不得立马扔了铁锹、锄头,不去管那荒山黄土。可第二天天刚亮,他又像平常一样,喝了口罐罐茶就上山给树苗锄草了。“没办法,我的性格就是这样,认准的事情就像干到底。”许志强老人笑道。让许志强感动的是,妻子刀子嘴豆腐心,骂完过后,还是日复一日地给他准备干粮,有空也帮他种树。
有了这次教训后,兄弟俩意识到新疆杨不是很适合在当地栽种,决定栽松树和柏树,并很快掌握了窍门:“栽松树要选择草皮多、阴湿的地方,一般二三月或七八月栽最爱活,坑越浅越好,也不要踩得太实,土越松越好。”
谈到种树,许志强老人滔滔不绝,他还大方地分享自己的 “种树经”:“我们在家门前的悬崖边种树,在种树的地方筑埂,这样山上的水带着泥土流下来后,就会淤高土埂,我们就在泥土淤起的地方再种树,再筑埂。这样因为土松,树很容易活。栽树还要因地制宜,寒冷地方的树栽到温暖的地方容易活,南方的树栽到这里不容易活,刚开始就要用塑料篷住,过一两个月长旺了,就活了,不过还是要防霜冻。”天下无难事,在两位老人看来,只要肯下功夫,天下没有栽不活树的地方。
一生磨一剑 带动大家一起种
年复一年,许志强和许志刚两兄弟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与此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双手和岁月,种下了十几万棵树,绿化了近500亩荒地,曾经的窟圈和荒坡,都成了绿油油的松树林。
随着经验的积累,两位老人还学会了自己育苗,自己栽不完的,就卖给别人,家里条件因此大大改观。另外,他们还大胆尝试,将芒果、棕榈等一些南方果木树种到黄土地上,不想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让乡亲们不出远门就能吃到南方水果。对此,许志强老人的言语里充满骄傲:“最近几年来,在我们的带动下,周边的乡亲们也陆续加入我们种树的队伍中了。因为种树带来的收益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大家也都愿意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了。”
许志强和许志刚两兄弟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
更让两位老人欣慰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人也都支持老哥俩继续种树了。2013年,65的许志强因身体不适做了手术。半个月后,刚能下地时,他就拄着拐棍天天到林子里去,拿个装满草的尼龙袋子坐在地上锄草,锄完了就向前挪一挪,再接着锄。看到这样一幕后,儿媳默默地从沟里一担担挑水浇树。“年轻女娃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谈到家人对自己的支持,许志强老人哽咽了。
荒山变成绿塬后,这靓丽的绿色吸引了很多人,许志强和许志刚的事迹也逐渐被人们知晓。自2016年以来,他们先后被评为 “CCTV2016年度‘三农’人物”“中国网事•感动2017二季度网络人物”“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户”等诸多殊荣,还荣登2019年“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
50年情怀不变,50年矢志不渝。因为专注种树,许志强和许志刚两兄弟没享受过好吃好喝,为了多买几棵树苗,没进馆子吃过一碗饭。他们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青山绿水,将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也将希望从脚下蔓延到远方……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