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9:54:00 作者:沈嘉人
12月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南京市“十四五”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南京“十四五”期间,以全民医保、幸福医保、便捷医保、智慧医保、法治医保、协同医保六大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蓝图。
医用耗材(药品)治理改革成效显著,实施医用耗材(药品)集中采购、集中结算和带量采购,医用耗材价格大幅下降,累计节约医疗费用36亿元,治理改革工作全国领先。其中,参保扩面稳步推进,保障人数大幅提升,到2020年底,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97.35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9%以上,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规划》立足南京实际,在确保规划与国家、省部署要求统一的基础上,力图编制符合南京发展实际、彰显南京发展特色、满足南京人民需求的医保规划。
其中,《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六个”医保构建医保的南京目标。“十四五”时期南京医疗保障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完成筹资运行、待遇保障、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建设,重点聚焦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改革,着力完善医保经办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等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参保扩面,实现“全民医保”。确保应保尽保,打造“幸福医保”。提升服务水平、细化具体举措,推行“便捷医保”。探索大数据运用、信息化建设,启动“智慧医保”。推进学法、用法、护法,建设“法治医保”。推动改革联动、“三医”组合,发展“协同医保”。“六个”医保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组成南京的医保目标。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南京目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参保人数达到900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比达到60%以上;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备付水平升至10个月;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职工医保住院统筹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持续稳定在85%;居民医保住院统筹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持续稳定在70%;相关医保定点机构重点医用防疫物资储备超过1个月以上;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率达到90%以上等。
2021年7月,南京正式实施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据介绍,截至12月6日,全市收到失能等级评估申请29066份、评估24147人,已经有18549人享受失能保险待遇。《规划》也提出,“十四五”时期,南京失能人员照护保险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南京将建立由医疗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基金监管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基金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明确主体监管责任。“十四五”时期,南京将陆续推出第三期、四期医疗保障基金使用“负面清单”,做到预防在前,惩戒在后。
编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