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12年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基建”建设提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5月21日起,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权威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将连续推出三期圆桌访谈。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设状况如何?今年两会,围绕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内都在关注哪些议题?接下来我国参与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社会主体,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第二期话题邀请国家电投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CTO谢海琴三位嘉宾共同聚焦“转型升级实现工业互联网新成效”。
以下是对国家电投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的专访对话:
人民网: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的生态建设现状如何,现在参与建设工业互互联网的社会主体都有哪些?
王海:工业互联网现在是一个经济发展热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工业互联网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各个部委也加大了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导。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所特有的网络联通、远程服务,包括供需对接的优势,为疫情的防护和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这几年发展应该还是比较快的,增速也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大约是在6000亿,到2023年估计就要过万亿。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我个人也呈乐观的态度。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成果。第一,是我们国家已经初步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系统。第二,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打造了一批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一批工业互联网企业。第四,面向政府、企业、终端用户等不同的客户需求,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实践。第五,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一些数字技术,包括数字卵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积累和进步。
关于参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社会主体,我认为主要是有三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平台的拥有者。第二大类,是现在基于平台上面的应用服务商。第三大类,是为平台服务的一些软件企业。
第一大类,又可细分。一种是先进制造业像海尔、航天云网、富士康等等,利用数字转型来推动平台的服务;一种是一些装备和自动化企业,三一、徐工,他们利用自己的一些设备和技术优势,来创新服务模式,也是在进行调整;还有一种,像华为、浪潮这些信息通讯企业,他们利用IT的优势,在有的平台上面,向工业领域进行延伸。此外,还有就是像阿里巴巴这种互联网企业,他们在自己原来的云资源基础上,叠加工业解决方案。现在他们也要打造工业的一体大脑。这是第一大类,即平台的拥有者。
第二大类,是基于平台的应用服务商,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进行数据的采集、归集,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应用。这一类企业,比如说像华龙讯达这样的企业,它就是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进行边缘计算,这是一种类型。还有一些企业,它在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基地模型的搭建,还有微服务的开发,调用数据趋势的分析,这些工作是这些应用服务商来进行的。当然,他们也进行一些工业APP的拓展,这是第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就是软件服务业。软件企业主要是为平台做一些优化,包括我们一些大数据的数据汇聚,处理能力的提升来服务的。
能源企业里面一些相对高水平的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智慧能源方向上,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比如说像国家电投,它去年创造性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青海全省提供15日的清洁能源——全部利用清洁能源,也是创造了世界的一个记录。那么像华能国家能源在电厂、智慧矿山这些方面,他们也有很多很好的实践。
但能源行业数据的孤岛,数据的壁垒,包括数据的共享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前年,在国资委的支持下,国家电投联合13家中央企业,还有一家地方能源集团和一家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共同组建了一个国有资本控股,民营企业参股市场机制运作的混合制企业,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中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它就是致力于能源行业的数据平台建设的,这个也是我们行业的一个数据平台。
它主要是做几个方面的事:第一,它对所有能源场站的公共安全进行态势感知。这几年国际上公共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汇聚了1100家电站的公共安全的实时数据,占了我们国家整个装机规模的30%。今年年底,我们要实现整个电力的全覆盖,就电力所有的厂家要全覆盖(主要是国有的),大约是占了我们国家20亿装机规模的90%。那么下一步,明年我们要实现能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场站的全覆盖,最终还是为我们国家公共安全的态势感知提供服务的,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网络安全。
第二,它要把所有的经济类的数据进行汇集,这里面包括像我们电力里面的20家能源企业、中央企业、44家地方能源企业。这些所有数据去年都已经汇集上来,它主要是做行业的管理和决策支撑,同时为各个企业进行对标管理使用。当然,我们也在建设智慧能源的交易中心,这个交易中心主要是为供需两方提供撮合交易,比如说像煤炭的撮合,热力的撮合、解决方案撮合、绿证撮合等等各方面。
第三,它还做生产数据的汇聚,主要解决能效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均GDP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要通过工业APP的这些应用,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电力这一块,应该说现在在这方面工作还是做得比较超前的。
人民网:我们国家需要建立怎样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王海: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它又是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过程来讲,一是数据的提供者;二是平台的建设者;三是基于平台的一些应用服务商;四是我们数据的使用者。
要围绕我们国家新型工业制造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建设,我们要汇聚政府、企业工业、通讯企业、安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个社会主体共同来形成融信跨界合作、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这样一个产业生态。
2018年,由国家电投和中电联牵头发起了26家,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能源企业、通讯企业,还有一些智慧能源的服务商,共同组建了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这个产业联盟的使命就是推动我们国家能源智慧能源的创新发展,还有保障我们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网络安全,打造能源智慧大脑来服务的。
人民网:企业未来会在工业互联网的哪些方面做进一步规划?
王海:能源行业比较复杂,因为它涉及到的投资主体非常多。另外这个行业又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命脉,所以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首先是要保证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尤其是它的数据安全。那么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数据的确权。
现在数据的变现和交易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在下一步还要开展很多相应的研究。同时也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来建设好生态体系。中能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具有开放性的,也就是围绕我们国家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链的建设来打造的,所以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国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建设实际上也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未来的路应该说还很长。
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我们的专业支撑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比如说态势感知,包括智能感知,智能的网络互联,包括一些工业软件这些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多欠缺的,我们下一步需要补上这门课。
关于数据开放性,实际上在能源领域这一块,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确实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尤其是数据确权比较难以推行。当然我们现在也在采用一些方式,比如说像积分制,像采用一些区块链的技术等等,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确实这一方面是需要我们整个行业大家要达成共识。因为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数据,如果数据不能够分享、共享的话,很多的工作是没法做的。
人民网: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上,未来工业互联网之路怎么走?
王海: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者,现在确实感觉人才极度的匮乏和需求,尤其是IT和OT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我们国家非常缺,而且这个可能不光是我们国家,整个全球这方面的人才都非常缺乏。
我们国家现在的关于人才的培养就是三块,一个是政府,一个是高校,一个是企业。但三者的参与度和互动,我觉得现在还是缺乏的。大学高校的人才培养,现在我觉得可能基于我们国家原来的这种工业化国家需求,很多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惯性还比较大,培养的人才现在对企业的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有这方面的要求、诉求,但是企业又没有一个完整的师资力量来培养。政府的引导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三者怎么互动,怎么能够更有效地把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起来?因为这种复合型人才对于交叉学科结构,包括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不同于我们以往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张馨洁 校对:张馨洁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