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青年书法家李耀中,是一位教学相长、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些年来,他在书法的创作及教学上均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纵观李耀中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有着如他性格般的洒脱。李耀中擅长用线条表达内心世界,抒发情感,笔墨间,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痛快淋漓、自然贴切;创作中,他把情感放在第一位,追求恬淡冲和的境界,给人一种静谧淡然之思。
李耀中崇尚古人,是“二王”和其书法精神的执着追随者。为表心迹,他字取逸之,号慕兰居士。因为“敬”与“晋”有相似之处,他取“思敬堂”为书斋名,“思敬”即“思晋”也。不仅如此,李耀中还对“二王”的法帖如《集字圣教序》《兰亭序》以及手札等苦下功夫。
《l吕氏春秋·孟东季》节选
李耀中的创作显露出较为明显的传统痕迹,他重视吸取古代名碑名帖的艺术精华,特别是魏碑,他有着一段较为长期的锤炼、临摹。他视临写经典名帖为书法学习的关键,并认为是书法练习的终身必修课。因此,他对书法传统的学习从不间断。
然而,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没有数十年的苦练研习,很难达到一定高度。李耀中曾是位语文教师,在繁杂的教学之余潜心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生活中的李耀中,对书法的热衷并没有停留在兴趣和爱好上,而是把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去传承。他深知,传承就是学习古人,不单单是临帖,把字临摹的相仿,更要学习消化,养成多思的习惯。为此,在研习中,他不但思考字帖本身的书法技术层面,还深入了解相关的书史、书事、书识,以及注重对书法理论知识的掌握。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
可是,学习书法光靠刻苦是不够的,须讲究科学的方法,须更新观念。如果说研习古代书法名家经典使李耀中提高了运笔、章法、墨法上的运用技巧,那么现实生活则给了李耀中独特的取法角度:从深海鱼在海中漫游的姿态中,李耀中认为书法线条也应该如此摇曳多姿,灵活多变;从双人花样滑冰中,感悟节奏流畅,开合有度,一气呵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用笔;从打篮球、驾车甚至使用筷子这些身边事的联想中,获得对书法执笔、运笔、发力、结构、章法等有益的启示。
李耀中的作品,笔画刚柔相济,行云流水,展示出他较好的线条驾驭力和结构基本功。李耀中主张,书写的技法应该符合正常的自然道理和人体结构原理,以正常的道理、正常的人,正常的书写、正常的技法去创作。李耀中的书法风格明显与他的治学经历和性格有着极大的关联。
李耀中擅长行草书,其以“二王”为基,以韵为神,参以金文之古朴,魏碑之雄峻,形神兼备,形成朴茂自然,空灵萧散的艺术风格。读之给人一种“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感觉。同时,他的书法在用墨上,沉着稳健,又有意外之笔,可谓妙手偶得,充分体现了他追求生拙老辣的个人风格。
李耀中的小楷,取横势,宽绰、扁平,在保持钟繇小楷的特点外,又将横势逐渐变为取纵势,从而清晰地表明他对书法本源的深刻认识;他的隶书,多用圆笔,取篆势,点画圆劲,内涵蕴藉,偶有方笔,体势端庄飘逸,笔短意长,而意趣绵密,既展示出他深厚的古典书风,又焕发出时代的清晰印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耀中已学习书法近三十年,但他一直在探索,他对自己的书法一直持有不满意的状态,认为离自己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大段距离。同时,他也没有过早地把自己恒定在某一定形势之下,而是在不断深化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渐渐地调整自己的风格走向。
生活中的李耀中有着传统文化人的恬谈和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勇于探索精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他把写字当作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刻苦精神令人钦佩。他每天早上练小楷,晚上写行书、草书。他认为,一个书法家要终身临帖,要临帖为主,创作为辅,即使现在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他还在坚持临帖挥毫。
李耀中的书法更是在书法培训教学中得以不断提升。他结合教学实际,自编教材,因材施教;他教学生从线条的训练入手,让学生们在线条的训练中体会中国传统书法笔法的奥秘;还以传授临帖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重教授书法的方法,授人以渔。
教学相长,成果丰硕的李耀中不负韵华,踏实而坚定,并以书法传承人的担当与责任,与时俱进,在笔墨间舞动出最美的韵律。
李耀中,江苏建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