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画院 > 

舞蹈人物画的创作新高度 ——王西京“舞韵系列”赏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15:04:04|作者:蔡永升

2舞韵系列 91x91cm2022 .jpg

舞韵系列 2022.91x91cm


5舞韵系列2022. 116x70.jpg

舞韵系列2022. 116x70


在我眼前,一组人物翩翩起舞。她们像一只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在画面上宛若天仙,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妙相。她们踏着优美的节拍,曼妙的形体云舒云卷;她们或步履轻盈,或疾飞高翔,或俯瞰,或仰望,或召唤,或遐思;她们似由九天而来,又似往蓬莱而去;她们自由自在,从容不迫;她们的动作看似漫不经意,却绝不失法度;她们的手、眼、身、法、步,都像与鼓点在画纸的平面创造着三维的空间和声相中万籁之律动;她们的情、韵、意、态、神,和着天籁之音,在款款舞曲中扣住观者的心弦……


“神游寰宇天魔舞,万籁相参入性灵”,这组舞蹈形象,打开了我眼前对舞蹈世界的新意象,使我从中感受到舞蹈艺术与王西京绘画艺术在当代多元文化下的契合。

舞蹈是“艺术之母”,久远而流广,原始而渊深。它是先民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以肢体动作交流思想、互通有无和沟通感情的工具。王西京在对世界不同民族舞蹈的审视中,描绘出舞者生动的形象,使我读出了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稀之后,王西京常用一方镌刻着“七十而后生”的印,其寓意不言自明。在王西京六十多年的艺术旅程中,他早年的写实人物画探索,与之后的新文人画探索,将写意精神融入其中,开启了他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后又旁涉穷通,博采众长,在山水、花鸟上,生发出自己的新意象。而他的部分新文人画作品,就有着浓郁的山水画印记。他将它们相互融渗,使山水意象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呈现出超逸高标的神韵。


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和创造,在于破中立,立中破。敢破敢立,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要灵性的加持。在这个大变革时代,艺术思潮自然也处于种种不确定之中。而能挺立潮头,把旗不湿,不断破立者,实在难能可贵。王西京早年以独创的线条,出现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家的行列之中,而今又以对写实的回归,开启了艺术的第二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人们认为这就是他艺术的终点时,他的“舞韵系列”又石破天惊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老骥伏枥的老艺术家的创造活力。


因之,王西京能在七十过半,再次以“舞韵系列”,尝试国画变革,这无疑是勇气与智慧的结晶所致。他将“破己”之前的飘逸线条,化为色彩浓丽、造型严谨的舞蹈人物形象,使每一幅人物形态,对应一种民族舞蹈;每一种舞蹈,都将一种民族的文化形态栩栩如生地诠释;每一种诠释,都是王西京对民族风范的独特感悟;每一种感悟,都是他对自我心灵深处所隐藏的美的探秘与寻找。


观瞻“舞韵系列”,可以看到王西京在人文情怀与艺术视野上,有其鲜明特点。


12舞韵系列121x99cm2022 .jpg

舞韵系列121x99cm2022 


20舞韵系列 136x70cm2022 .jpg

舞韵系列 136x70cm2022 



16舞韵系列113x91cm 2022 .jpg

舞韵系列113x91cm 2022


首先,王西京以国际化视野,表现了世界上众多民族的经典舞蹈,以个体生命体验,将世界不同民族独有的舞蹈生态完美呈现,使读者从中读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与丰富。


再是通过对西方素描、色彩、光影等艺术技法的有效吸纳,王西京把它们统合到中国画的笔墨之中。看画面之中,既有对面部的写实,也有对神态的写意;既在皴擦点染中,将传统笔墨完美彰显,也以素描与色彩的互渗,将自己对西方绘画的理解充分展开。为此,“舞韵系列”使传统国画的笔墨与西方绘画的色彩有机统合,形成了王西京“舞韵系列”的一大特色。


三是“舞韵系列”具有当代艺术的一大审美,表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复兴的新气象,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四是通过“舞韵系列”,王西京思考了人类的终极命运,彰显了画家的人文情怀,表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多元化的呈现中,充满生命的力量。


因此,王西京以“舞韵系列”,开启了艺术创作的另一极。王西京以世界不同种族的文化形态,在自我人文情怀的观照中,以画作呈现出一个民族开放、自信、包容、雄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人物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舞韵系列”便成为王西京绘画的一种新符号。这是画家对艺术与生命感悟的真实写照。


王西京在以这些舞蹈人物寻找色彩的超感和水墨的律动,在黑与白,明与暗,冷与暖,浓与淡,燥与润,湿与干,急与缓,拙与流之间,以对各种视觉关系的有机把握,来创造自己独特的笔墨色彩与表现方式,重构了新的平面秩序。王西京在对色彩营造的光感之中,使冷暖在墨色下巧妙地和谐,使墨彩在浓烈与浅淡之下矛盾地统一,使点、线、面在律动之下高度融洽。他塑造的形体,展现的色彩,运作的笔调以及泼洒的墨韵,为画面赋入了色彩的饱和度和笔墨的冲击力,使艺术将生命的活动迹象,深刻而生动地记录于平面之上,展示在全新的艺术理念中。


在画中,王西京在寻找与探求色彩的规律,形态的秩序,线条的节奏,点面的组合在平面中的和谐与统一。因而,这些舞蹈人物形象,使他不自觉地寻找到自我生命与艺术内在的合拍,通过这组舞蹈人物形态、神情和迷人的动态,将人物灵性的内在与形式,进行了新的观念与规范的表现及总结。


管窥王西京的“舞韵系列”,可以发现王西京在学术上有其独特的建构:首先,画家以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舞者形象,建构了自己的色彩美学。这些作品,色彩的繁复,有目共睹。冷暖之间的互补,浓烈之间的交织,厚薄之间的交融,使色系与色块之间,形成一种对比与呼应的关系。在色与色的互相映照中,充满了璀璨繁丽、清新明快和冷暖交错的节奏韵律。画家通过对民族服饰的精细描绘,与对繁复深奥的经典舞姿不同的记录,将各民族的服饰色调及审美习惯之间的复杂性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不同舞蹈人物的服饰色系与节奏韵律,充盈于千籁万象之中,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塑造一方精神的文化生态。同时,使微观与宏观上的精神追求记录在案了。在画中,看似着意了色系之复杂,然而各种色块交织、浑融在一起,却无俗艳之态。尤其脸部以反复的素描皴擦,使人物的神态浑实生动,使画面的关系在有机的和谐秩序中,塑造了色系与色相的繁复参补,使色彩的规则感有了明亮的主调。这种规则,使画面既显单纯又显复杂,在单纯又复杂的用色中,使明暗光影和节奏情绪更加协调。


接着是其对线条在学术上的新建构。在这组作品中,王西京的线条,一反他诗意人物的恣肆、飘逸与典雅,使线条在画面中,虽隐于色彩的浓重,却负担着情绪的引领,让线条与色调在表达情感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画面在色彩的浓郁与浅淡中,借线条的急缓与顿挫,彰显出节拍之有声,如行云流水与山石松竹的天然相融。而色彩的浮游,在线条的振臂中,不仅洋溢着流韵的丰满,还充盈着无比的骨感与力量。


17舞韵系列109x70cm2022 .jpg

舞韵系列109x70cm2022


19舞韵系列 137x70cm2022 .jpg

舞韵系列 137x70cm2022 


然后是对人物造型的美学感悟与新造。对人物的形象,王西京几乎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人物的面部情态,而身体部分,却是小写意或没骨手法,但又区别于叶浅予、杨之光等老一辈画家单面平涂的没骨笔法。因之,王西京在人物的面部神情上,力求写实,在人物的身体动作上,力求兼工又写,从而在一幅画中,使得细处更细,粗处更放,达到了细可见毫末,粗可搅动江海之势。


再是其对人物动态的新颖性。对舞蹈动态的呈现,是他多年观察的积累与心灵感动的结果。在这些画中,他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方法。线条的运用是姿态之所需,色彩韵染则是情绪的探求。他不破坏根据明暗处理安排的色彩关系,而是在画面中将色彩与线条看成为统一的整体,而突出不同舞姿的动态需求。他在这种视觉形象的统一中,摒弃了绘画的“不完整性”,使画中的所有对象都能自由地呼吸,采纳了绘画的“主观需求性”,在和谐的氛围中,呈现出画家对舞蹈人物线条的主观选择,与服饰环境色彩的气氛要求,使之呈现出画面动态的韵律感以及主体意识上的创新。


因之,“舞韵系列”,在当代审美中,可说是一枝风标,既符合王西京作为“学院派”坚守多年的标准,又萌生“野逸派”在创造上的突破。在宏阔的人类舞蹈史上,那些经典的民族舞蹈题材,在他的调适下,以精细柔和的淡雅,添加了浓烈的色韵,在精巧的线条穿插中,展现出他理想中传统美之殿堂。使得王西京的表现能力,有着高雅风格的保证。也使他所倾慕的那种舞蹈韵律之美的表现方法趋向唯一。


为此,王西京这一组舞者形象,是他心灵深处又一次对美学疆域的“突围”。他借人类舞者的美姿,在表达一层更深、更高和更鲜活的生命感受,试图开启一个绘画表现的新时代。在这一新的时间节点,就如他唐诗宋词范儿为主的写意人物,是对古典诗神的回溯与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再度肯定和诠释。而今日的舞蹈形象,又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精华的图像速记与绘画在视觉上的定格。通过这种图式,王西京进入到艺术体验的新境界,在由传承创新的艺术观念和拓宽包容的创作心态开拓的路径中攀登而上,拓展出一个独有的艺术新境界。


虽然,艺术是无界的。然而,要打破艺术的框架与界限,需要艺术家以独特的思维,敢破敢立,也需要勇气和智慧,才能守正出新,新中求变。王西京的艺术视野,是在不断地远足与不断的体验中,实践着自己的艺术观念,从而成就了王西京“舞韵系列”的意象表达和境界升华,也是他的艺术观念与技法,在当代画坛的突围与突破。


DSC02213_bw.jpg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