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王洪伟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坡头乡所辖的神秘莫测的红河大峡谷的峭崖顶上,屹立着一座现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彝族土司衙门。现在,它不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成为研究彝族土司制度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资料,人们可从中解读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内蕴
汽车驶出官厅镇后,便沿着一条弯曲的盘山公路向坡头乡疾驶而去。当进入坡头乡境内时,只见天空湛蓝,云彩洁白,公路两边树木翠绿,野花盛开,小鸟啁啾;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在山风的吹拂下,时而将山野填满得不露一丝一毫,时而又敞开宽阔的胸怀,将我们揽入怀抱……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到坡头乡采访那座以“荣锡五马千秋,威震三江八里”的气魄立于中国的三大彝族土司之中,现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彝族土司衙门。
揭密彝族土司衙门
到了乡政府,年轻的女乡长唐桂琼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便从其它部门调了一辆吉普车,并让乡政府办公室的李有福陪同我们一起采访,随时为我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提供方便。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们便踏上了去回新村探秘彝族土司衙门的路途。
去回新村的路,是一条特别难走并且只容一辆吉普车行驶的乡村公路。然而这里的绿色植被却保护得很好,我们的汽车行驶在山路上都是一直在绿荫中穿行,路边的山花和树枝不时会伸进车窗来抚摸我们的脸庞……李有福告诉我们:这条路之所以难走是因为在旧时回新村是通往“江外”的重要关口。那时,到边陲的马帮都要经过这里,因此,回新村也就成了通往边陲要塞的古绎站。这条乡村公路也是前些年才修建的。也正是因为这里山路崎岖没有公路,在兵荒马乱的旧时代它就免受了刀光剑影的兵灾,而在“文革”时期,以“揪牛鬼蛇神”“破四旧”而横扫中国大地的红卫兵小将们来到坡头后也望“路”兴叹,无功而返。这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也才得于保存到现在。近年来,县人民政府拨出百万巨款,对其进行了大规模修葺。而由坡头乡政府所在地通往回新村的水泥公路也即将动工修建了。听了这些让人兴奋的好消息,我高兴的心情自不必说: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当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们来到这里看到这座国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彝族土司衙门,欣赏这独特、丰富的彝族土司建筑文化内蕴时,那这地处偏僻的风景胜地,不知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啊!
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来到了海拔达3000多米的回新村后的山坡上。站在这里俯瞰,看不见村子的全貌,却看见了那气势雄伟,规模宏伟的彝族土司衙门建筑群的背景。来到村前细细一看,原来回新村是依山势而建,村口在山头,而村尾却在红河大峡谷的谷底上方。站在村口的一家农户的屋顶上往下看去,只见一幢幢具有彝族建筑风格的土掌房从这里一直延伸到红河大峡谷里,显得颇有气势。
神秘的彝族土司建筑文化
我们来到衙门的正门前,只见一座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的司署大门屹立在3米多高的石台阶上,衙门的前台阶很高,那三道向上挺翅的飞檐和两大根粗实的木柱子,构成了这个彝族土司那很有特色的坊式大门;正中悬挂着写有“纳楼司署”的一块大匾,两边写有“九重锡龠传金碧,五马开基至汉唐”的一副楹联。一幅太极八卦图悬挂在门墙的正中央。在大门的四周,都有着一道高大、坚固的护墙,而在护墙的四个角落,又都有一座3层楼高的碉堡,碉堡的四周那一个个黑洞洞的枪眼交替封锁着各自门前的开阔地;10多米长、6米多高的照壁与大门遥相呼应,中间是用石块镶砌的练兵场,使得整个大楼显得威风凛凛,令人不寒而慄……
进了大门,便是宏大宽敞的前厅。三进四合院,前厅、正厅、后厅层层递进,厢房、耳房、书房左右对称,原来还设有水牢、刑具等,大小合计70余间房屋。前院为土司接待府州官员和议事场所。正厅为公署大堂,宽敞明亮,柱粗梁实的三开间单檐硬山抬式建筑,土司的那把雕刻极精致的宝座放在大厅正中,三条活灵活现的金龙盘旋于云山雾海,两只雄鹰展翅欲飞。左右两边嵌有镂刻精致的缠枝莲、菊花图案装板,宝座两边原设有刀、枪、剑、戟和“肃静”“回避”等仪仗,原来,这是过去土司审理事务,举行重大礼仪的地方。看着眼前这威风的场景,不禁使人感受到了当年这彝族土司的庄严气势。我们来到了后面的过厅。后院是土司家人起居之所。这里摆设着花台、金鱼池,房屋的建筑是四周分为上下两层的传统的跑马转角楼。房间有书房、客厅、卧室等,门窗上雕刻着花、鸟等各式图案,显得古色古香,有着很深的文化气氛。纵观整座建筑是既有彝族风格,有兼容汉族之长,是彝汉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啊!
中午时分,李有福和回新村委会的副主任龙福明来叫我们去吃饭。我们跟随着他们走到了正厅一角的厨房里,只见这又是一个大天,房屋的一角有一个大灶台,上面安放了一口巨大的铁锅和一个很大的饭甑。由于饭甑很大无法抬起,于是便在上面安装了一个滑轮,当要抬起饭甑时便将其用绳子系好挂到滑轮上系着的铁链上的铁钩上,扯动铁链才能将这大饭甑抬起来。啧啧,从这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在这土司府里吃饭的人有多少啊!在吃饭时,我向他们打听这土司府的建筑历史。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些资料,我这才知道了这座雄伟的土司建筑的历史溯源。
回新纳楼土司衙署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开始修建,历时4年才完工。它是滇南的彝族纳楼部的四舍之一。而纳楼部是红河地区最大的彝族部落,辖区较广,明清时期,红河南北岸一带俱为纳楼茶甸副长官司领地,号称“三江八里又三猛”,为西南三大彝族土司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被朝廷授“纳楼茶甸副长官司”职。土司府衙门前的“九重锡龠传金碧,五马开基至汉唐”那幅楹联,就记载了纳楼茶甸副长官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新篡云南通志•土司志》记载:纳楼茶甸部为三十六蛮部之一,唐时隶蒙氏、属同宁万户府,至元朝改宣慰司。《明史•地理志》临安府条云:“纳楼茶甸长官司,府西南。本纳楼千户所,洪武十五年置。属和泥府,十七年四月改置。”《临安府志•土司志》:“明洪武十五年,金朝兴定临安,普少赍印归附……授纳楼茶甸副长官司……”也就证明纳楼茶甸副长官司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被钦赐诰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纳楼茶甸副长官司的府衙开始时设在官厅,领地也只限于红河北岸。而到了明末清初,他的势力渐渐扩大,实力也不断增强,管辖的范围已扩大到了红河南岸,据《临安府志》卷十八上的记载:“其辖地”东至黑江交趾界八百里;南至元江直隶州界四百里;西至石屏州云台界一百里;北至府城南关纸房铺界八十里”。所以,他的管辖地号称“三江八里又三猛”。三江是元江、李仙江、藤条江;八里是复盛里(建水县官厅镇)、崇道里(建水县坡头乡)、钦崇里(建水县陈官镇)、乐慈善里(元阳县马街乡)、永顺里(元阳县乌湾一带)、太和里(元阳县牛角寨乡)、敦安里(元阳县新街镇、多依树一带)、安正里(元阳县滥衙门地和排沙河一带);三猛则分为内三猛和外三猛。外三猛是猛蚌、猛赖、猛梭(中法战争后全划归越南);内三猛为上猛(绿春县哈德一带)、中猛(绿春县平河乡和中法战争后被法方强占的洛马地区)、下猛(现属越南和老挝的衙门坡、冷水、老街、普为),由于其管辖的范围大,并且实力雄厚,仍“荣袭五马千秋,威镇三江八里”,加之又受到了朝廷的封赐,使纳楼司署成为地跨红河两岸,南部辖区直达今越南的莱州省附近,对土民有生杀予夺之权,实为声威显赫、不可一世的封建领主羁縻“小朝廷”。从而与云南省滇东北的乌撒土司府衙、四川省的水西土司府衙一起,成为了中国彝族的三大土司之一。
到了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因纳楼司地管辖范围过大,不便管理,被朝廷析为太和、永乐二司。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老土司普永年病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为了争夺领地而经常发生械斗,临安知府为削弱其势力,便报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唐炯上奏朝廷批准,将二司的辖地一分为四,即分成四土舍,各舍有二里辖地给老土司的四个儿子管辖,对外各舍仍冠以“纳楼司署”的名称,四土舍的总称仍为“纳楼茶甸副长官司”。
老土司的三儿子普国泰争强好胜的心理极强,而且又有雄厚的财力。他被列为第四舍后,便大兴土木,在现在的回新村建盖了现在的这座气势雄伟,威风凛凛的回新纳楼土司衙署……1949年12月,当卢汉将军宣布云南起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十支队开进到这个地区,土司普国泰便跑到了地处越南、老挝边境的绿春县的嘉禾街,在那里静观局势的变化,于1950年1月病逝在那里……留下了现在这座伫立在红河大峡谷上,被现在的专家、学者们称赞为“这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彝族土司府衙,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活见证。”的回新纳楼土司衙署。
1991年6月2日,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到土司衙门考察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赞其“反映土司制度,保留完整”,并赋诗一首:“纳楼司署踞高岗,俯览红河红又长。封建而令随逝水,但留形胜壮南疆。”
1993年11月,纳楼土司衙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土司府衙,我们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名叫山家的彝族村子,这是一个有6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刚到村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一串串悦耳的山歌声和四弦琴的演奏声。我们随声寻找而去,只见在一幢房屋前能歌善舞的彝家妇女、姑娘们正在那里弹奏着四弦琴,跳着欢乐的烟盒舞,见我们将镜头对准了她们,她们不但不惧生,反而将那优美的彝族舞姿跳得更美更欢了。歌,唱了一首又一首;舞,跳了一曲又一曲,歌舞的内容都是歌颂今天的新生活……听着眼前这醉人的歌舞,再遥望着不远处的那座威风凛凛的回新纳楼土司衙署,我不禁感叹不已:土司府衙容貌依旧,但这里的人民的生活早已换了一个新天地。如果老土司九泉之下能知这一切,不知他又会作何感想?
来源:中国周刊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张馨洁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