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黄宏
责编/王艳玲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迄今中国已经与8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已经全面运转,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机制更加完整,各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这为世界和人类发展提供了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秦汉,乃至更早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它充分说明,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就是一个敞开大门汇入世界文明大潮的开放文明,丝绸之路不仅限于丝绸,同时也是一条玉石之路、黄金之路、文化交流之路,而中国古代铜镜作为中国古代全面溶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使用最广泛的生活必需用品,全面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古人不见今时镜,今镜曾经照古人。一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一带一路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深受中外人士喜爱的生活用品和奢侈品,中国古代铜镜的传播遍及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西至伊朗、阿富汗和非洲国家,东至朝鲜和日本,日本迄今不仅仍是出土中国汉唐以来中国古代铜镜最多的国家,也是保存中国古代传世铜镜最多的国家,甚至还可以说是仿制汉唐铜镜最多的国家。而在印尼海域出水的黑石号上的二十八面铜镜,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代铜镜早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南洋诸国和西非阿拉伯世界。而通过铜镜的纹饰和铸造工艺,我们也可以知道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早就融入了中华文明。而如此之多的中国本土没有的动物纹饰,我们也可以知道草原文明、斯基泰文化也已通过铜镜纹饰进入了中华文明,而多种极尽奢华的错金银铜镜,使我们看到古波斯金银器制作的能工巧匠们如何把他们的技艺传到了中原文明。
人们多是从实用性功能来认识镜子,如从历史上看,铜镜还曾担当礼器、供器和法器的功能,所以铜镜还有一个神权之美,充满着神秘美。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自东汉始,而铜镜上出现佛像一般认为1984年在洛阳出土的东汉永平5年镜是较早的,有一似仙亦佛的人物坐在一似莲的多瓣花卉上。因为此时东汉神人镜还在流行,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从东王公西王母的道教神人向佛的过渡。比较明显的佛像镜应多在两晋南北朝。而这恰好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
一带一路从最西到最东,把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联系起来了。迄今已发现有西夏文字、契丹文字的铭文镜,上面的文字都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最好的祝福。
狩猎是中国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它是与人类最早的谋生相联系的,而后来,则发展为上层贵族的社交活动,商周时的贵族就非常的热衷。中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族,狩猎活动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又是与一带一路沟通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联系有关系。唐代皇室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狩猎活动,且邀请驻长安的外国使节和商人参加,可见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包容开放的,农耕文明并不排斥游牧文明。
铜镜本是妇女闺房床头的至爱之物,更是达官贵人甚至皇室的显富争奇之宝,所以才有千秋节皇帝向大臣们赠送铜镜以及富商巨贾争相向皇帝进贡宝镜之说。奢靡之风犹以唐代为盛,错金错银,把昆仑山的和田白玉镶嵌其中己不过瘾,又向东海龙王借宝,把南海里的大海贝片成七彩薄片,嵌入铜镜表面,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海兽葡萄镜是真正意义上没有任何争议的一带一路镜,日本把它称为千谜之镜,是说它充满了神秘感,汉代的神兽镜、规矩镜可以说与它八杆子打不着,西域的葡萄爬过了檣,蜂蝶飞舞,孔雀开屏,一派欣欣向荣、繁华似锦的喧嚣场面。尤其中圈的海兽又称狮子,形状奇特,在中原大地上似乎未见此种动物。此种镜镜体厚重,深峻犀利,细刻精工,浮雕奢华,充满异国风情和彼岸世界的神密。它出现在武则天时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也带来了千谜之谜。海兽葡萄镜有多种称谓,唐代三百多年,此镜流行于初唐和中唐,一百五十后嘎然而止,又留下一个千古未解之谜。日本正仓院所藏宝镜即有此镜,尤以一方镜最为有名。
在西方文化中,有翺翔于蓝天,长着一对翅膀的小天使,有维纳斯那样的美神。但在中国的神话世界中有风神雨神,有牛头马面,但唯独没有美神,也没有在天空飞翔的天使。中国的美神是从一带一路来的。所以一带一路真正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之路,是丰富和滋养中国传统文化之路。飞天最初来自于印度神话,有两位形影不离的小神灵生活在天宫之中,梵文翻请过来称为天歌神和天乐神,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吸收了许多古印度神话的因素,天歌神和天乐神就成了专司音乐和散花礼拜之职,侍奉供养佛的神灵。传入中国后,再经过中国古代工匠画工的再度创作,形象不断演化,成为了体态轻盈俏丽,面容姣好,翺翔于天际之间,特乐歌舞的美神天使。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出现的飞天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尤其隋唐,完成了飞天的中国化过程,内容形式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而作为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的铜镜,自然也把飞天下为了其纹饰的重要内容。其中最早的为东汉镜,边缘有一圈飞天人物,女性特征还不显著,唐代镜居多,这与大唐盛歌舞昇平,追奢求侈的社会风气有关,更反映了人物画日益成熟的艺术发展成就。
一带一路的建设关系国家安全、民族的兴衰。通往西域的一带一路沿线,从战国至汉唐,大漠之地几乎都为匈奴盘踞,不时南下攻掠。汉武帝时曾几次深入大漠,发兵讨伐,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几面汉镜上的铭文就反映了这段历史。尚方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葆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它反映了人民群台对战胜匈奴、迎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样的镜我有多面。而另一面更书有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裳元吉,有纪纲。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