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敏 摄影/陈镜宇 梁汉昌 王梦祥
责编/王艳玲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从远古到现代,铜鼓跨越了二千七百多年的时空,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及迁徙、融合,形成种种经济、文化的关系,一路记刻着中国及东南亚各国少数民族在铸造、音乐、美术、舞蹈、宗教等方面的成就,形成了最具有代表性的铜鼓文化。
铜鼓的起源
铜鼓是源于古滇文化的典型器物,最早出现在云南中部偏西的洱海地区,春秋传入广西,秦汉后在广西中东部融入汉文化和越人文化得到全盛发展。由于各地风俗民情不同,滇系铜鼓在向外传播的时候,与当地文化结合而繁衍出不同类型的铜鼓,再由这些新生的铜鼓类型而传播开来。
20世纪以来,川、渝、黔、桂、粤、琼等中国南方诸省以及东南亚诸国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
早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在《新乐府·骠国乐》中记载了唐贞元十七年(801)骠国(缅甸)到长安献乐的情景:“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纹身踊。”
表明当时缅甸在与唐朝的交往中就有关于铜鼓文化方面的交流。明末张燮《东西洋考》载:“铜鼓即今华人所有者诸国以爪哇为最,振响遏云,价值可数十金。”在文郎马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马辰一带)条又说,“入山深处有村, 名乌笼里弹……夷人携货往市之,击小铜鼓为号。”说明至迟在明代,中国大陆去印尼做生意的人中就有使用铜鼓。
凡是有使用铜鼓的民族生活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铜鼓的踪迹。由于铜鼓铸造和使用的时间长,涉及的相关民族非常复杂,因此,铜鼓分布相当广。从世界范围而言,其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铜鼓分布较稠密的有中国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和越南,此外还零星分散于东南亚的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 多面,其中我国馆藏量1400面,广西馆藏量700多面。无论是铜鼓品类之全、分布之广,还是民间的用铜鼓之盛,广西是铜鼓文化的标志性地域。
广西铜鼓的发展
广西自春秋战国时代始有铜鼓,最早见于右江流域,受古滇文化影响,部分骆越人接受了铜鼓文化。到汉代,骆越人自己已能铸造成熟的铜鼓,自西林、隆林、百色,经田东到南宁、贵港,东至贺州都有铜鼓出土,铜鼓在广西的分布范围从右江一带扩大到整个郁江流域,乃至贺江流域,即几乎整个西江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广西铜鼓的大发展时期,不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泛,而且铸作精良,云开大山区、六万山区、浔江两岸,到处竞相鼓铸,把铜鼓文化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隋唐以后,由于民族的融合、社会的变迁,铜鼓文化在广西东部地区逐渐式微,而在西部地区继续繁荣。
最早记载广西铜鼓的古籍是《后汉书·马援传》:“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
从最早的桂西、桂西南以春秋战国至汉的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到桂中、桂东以东两晋南朝时期的滕县冷水冲型,隋唐时期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到宋元明清时期的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铜鼓,连绵不绝,使广西成为名副其实的“铜鼓之乡”。
铜鼓纹饰包含的稻作文化
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它是壮族及先民铸铜工艺的代表作。铜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从准备、烧制、造型、翻刻印花、合范浇铸、附件、成型,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雕塑、调音于一体。
铜鼓虽是一种文物,却“活”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它被研究制造、广泛使用着。古时的铜鼓被用于赛神和祀神、军鼓指挥战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活”下来的铜鼓如今莫过于逢年过节娱乐助兴,以及在生死、婚庆、祭奠等等场合充当灵物的象征,其在地处大西南的广西,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
铜鼓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信仰的产物,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鼓身的花纹不仅是装饰图案,还是宗教信仰的图解。花纹一般饰在鼓面和鼓身,其纹样常见的有太阳纹、雷纹、云纹、栉纹、同心圆纹等。
近半个世纪的稻作起源研究的众多成果表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是稻作起源地,这一地区的主人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并通过良种的选择、耕作技术的改进,使水稻生产成为民生之宝和国家财富的来源。水稻需要丰富的日照,稻作地区的民族对太阳的崇拜顶礼有加,除早期刚从铜釜演变而成的万家坝铜鼓外,每一面铜鼓的鼓面都有太阳纹居中。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内容。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在《雷鼓的传说》中说,壮家人每逢双亲过世时就跳铜鼓舞。这是壮族在丧葬时敲铜鼓跳铜鼓舞以祭死者灵魂习俗的反映。如今铜鼓舞仍然流行于壮族民间,只是它的祭祀功能已经衰退,更多的是娱乐性。
广西南丹白裤瑶在每年春节时都要祭祀铜鼓,并吟唱《铜鼓歌》,从歌谣来看,南丹白裤瑶祭祀铜鼓是在“猪羊养满圈,米粮装满仓”后,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赶走瑶家的祸难”“预告未来的吉祥”和“使我们不愁饭食,使我们不愁酒浆”。无论是祭祀铜鼓的时间,还是祭祀的目的,都与稻作生产有关。
在广西天峨县流传至今的乐谱“铜鼓十二调”更是通过鼓点来展示其与稻作生产的关系。在 “铜鼓十二调”中,每一调代表一个月,演奏一调跳三圈,表示三十天。每个曲调的舞蹈表现一个月的生产劳动内容,十二调跳完,一年之中的春耕、夏耘、秋收、备耕等稻作活动就得到生动而完整的表现。
随着“全球化”工业文明的发展,铜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遭到了破坏,被现代生活工具包围的人们对铜鼓文化观念日渐淡薄,铸造工艺的失传、传世铜鼓的外流等,使铜鼓和铜鼓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正经受着不断的冲击。
铜鼓能吸引人,除了其独特的外形、精美的花纹、神秘的气息外,还在于由铜鼓衍生而成的铜鼓文化艺术。拥有铜鼓的地方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在这些文化活动中, 铜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铜鼓就是这些文化的载体,而铜鼓也要依附于这些文化才有其用武之地,才得以发扬。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