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涛
全国人大代表徐涛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时提出建议,呼吁尽快出台《志愿者法》。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也存在活动不够规范、权益保障不够有力、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让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有法律的保护,同时也是让志愿者受到规范和约束。
全国人大代表徐涛表示,在多年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发现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过去一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志愿者人数也不断地增多,但在开展不同志愿活动的同时,却缺乏专业性技术的跟进,为了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效地服务于对象,需要专业化的培训,同时随着志愿者服务团队不断地增多,却发现有的团队管理不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出台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规章制度,不能把好事变成坏事。
二是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服务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所以他们本人、家人也需要保护。另外对志愿者本人在接受不同岗位上岗前培训的同时,却发现他们和同岗位人员不一样的待遇,让志愿者本人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心里有些许的委屈。
三是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岗位更需要有不同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加入,让志愿者服务更准确更有效。
另外在非常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志愿者克服种种困难,依然坚守抗疫的第一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服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的同时,如何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让志愿服务更专业更具体,健康合理地发展壮大。
全国人大代表徐涛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心志愿者,他们舍身忘我,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如何把志愿者服务有法可依,健康良性的发展壮大。通过这么多年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全民公益、全民参与,在我们看来,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更应该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让志愿服务更高效、更科学,真正的好事办好,社会期待出台相关法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也需要尽快出台《志愿者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徐涛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
一、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为了更精准服务于对象,志愿者本身也需要医疗培训、消防知识、汽车养护、心理疏导、救援等项目的培训,让志愿者本身尽量全能化,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
二、强化志愿服务团队体制、体系建设,加强有效管理机制,更需要出台相关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杜绝打着做公益的旗号,做有损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
三、为了保护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再受到伤害,不能让英雄流汗流泪再流血,我们更应该启动配套的保险机制,让志愿者吃下定心丸,解决志愿者烈士英雄父母、老人、儿女的后顾之忧,看似平常的志愿服务,回过头来想一想这里面也是有很多风险,我们能不能用法律规定,只要认定你在做志愿服务,保险机制就会启动,志愿者们一旦遇到意外伤害、误解、死亡,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予他们本人、家属给予救助补偿,让《志愿者法》的出台为正义保驾护航。
四、随着志愿者服务的多样化开展,在不同岗位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应享受同等的防护标准及应有的保护措施,出台《志愿者法》,让志愿者享受到同行业的同等保护,让志愿者本身有法可依,更加积极投入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五、随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化,更应该需要具备专业化的志愿者,成为志愿者服务中的标杆,让不同行业的退伍军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同样享受志愿者同等的保护措施,让退伍军人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一个亮点,让志愿服务本身既有力量又有温度。
六、过去有些人想做志愿者,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但在疫情防控中,他们却把藏在心里多年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特殊时期最美的逆行者,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更希望《志愿者法》的出台,让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老百姓心目中最暖心、最贴心、最关心、最舒心的服务。形成全民公益,全民参与,为法治中国平安建设出一份力,发一份热。
全国人大代表徐涛表示,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老百姓身边最暖心、最贴心的代表,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故事里的中国,让志愿者团队在新时代稳中求进、健康良性地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游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