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治理 > 

华为:何以把手机做到极致

发布时间:2020-10-23 20:33:04|来源:中国周刊|作者:夏华锁 蒋召利

微信图片_20201023201503.png

鸟瞰华为华中区研究所全貌

40年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一家家特区企业、一批批特区建设者勇立潮头,披荆斩棘闯新路,让边陲小镇、落后渔村走上了世界舞台。华为作为最初进入深圳创业的公司,一步一步成长为业界翘楚。其创业历程可以看作是深圳发展的缩影。无论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原深圳精神,还是“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新深圳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为各个阶段的成长发展。

为把产品做到完美

1987年,中国大陆第一台移动电话出现在广东。一家名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宣布正式成立,创始人正是现在家喻户晓的任正非。

华为从2003年开始做手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做运营商定制机,消费者无法感知到华为的品牌。直到2011年底的终端三亚会议,华为才决定做自有品牌手机,尝试做中高端手机。刚开始,外界包括很多客户不理解也不相信华为的自有品牌战略能够成功。当时的手机市场早已经处处烽火狼烟,刀光剑影,各大知名手机品牌和厂商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106.png

华为公司刚成立时的深意大楼

而彼时,华为做手机的技术条件尽管早已成熟,但是在市场上的存在感特别低。深圳华强北作为中国电子消费品的晴雨表,连华为的标志都看不到几个,更别提华为手机了。尽管如此,时任华为手机的管理团队认为,既然华为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中逆流而上,凭借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具有创新力和高品质的产品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获得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定位。那么,华为手机凭什么不行?

要做成全球消费者热爱的手机产品,华为一定要追求极致创新的高品质,用户体验一定要达到高标准。在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团队宁愿增加成本也要把体验做到更佳,完全不会因为追求低廉的成本而牺牲消费者的体验。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120.png

2015年荣耀公开销毁价值2000万元的手机

华为的第一款旗舰手机是P1,为了体现华为的极致追求,研发人员把该品牌手机定位为“全球最薄手机”。围绕“薄”这个概念主题,团队在设计研发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选最薄的屏,全新设计电池和手机架构。由于太薄,导致天线性能无法达到要求,最终只能把手机尾部做厚来容纳天线。这个不得已的选择却“因拙成巧”,尾部拱起来之后,手机外形反而有了一种线条上的流畅感,P1手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这一“意外的收获”,无非是追求极致的努力过程而获得的奖励而已。

如果有10元钱,是投在产品研发上,还是投在市场营销上?答:华为一定会投在产品研发上。华为并非不注重市场营销,严把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才是华为的首要任务,也是华为品牌的内核和基因。

依托华为全球的研发中心,在法国组建了美学研究所,在日本、俄罗斯、德国、芬兰等地建立了能力中心,利用全球智慧解决问题。敢于投入,坚定不移的用全球优秀人才和研发投入构建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是华为长期坚守的战略,更是华为能够立足深圳,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根本。

为在高铁上能打手机

相信很多人一直有这样的体验:平时用得好好的手机,一旦到了飞速行驶的高铁上几乎成了废铁一块,打电话频繁掉线。很多商务人士吐槽高铁上的手机信号:“为了能打电话才坐高铁,谁知道信号这么差!高铁上的手机信号能不能改善一下?”

有一位商务人士满是期待地向时任华为手机负责通信质量的黄学文咨询:“我知道高铁信号这事不应该由华为管,可是华为做了30年运营商业务,手机也做得很好,能不能想想办法?”说者有心,听者亦有意。黄学文把这个信息带回公司,华为员工态度一致:消费者的痛点,必须解决!

凭借深耕30多年的无线业务,华为有着深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加上手机研发的较强实力,尽管高铁信号并不是华为负责的,但是华为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华为决定从乘客流量最大的京沪高铁线着手,终端部门联合无线网络等业务部门,成立“高铁通信体验提升工作组”。然而,如何寻找高铁信号差的原因成为工作组的头号难题。把各种设备搬上列车,所有人都蹲守在高铁上?显然不现实,而且效率很低。于是,工作组拿出华为的利器——“终端通信仪表测试中心”。

这个高精尖的测试中心可以向全球14家顶尖运营商提供质量认证,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能力认可,还获取了全球认证论坛(GCF)、美国AT&T、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众多权威机构的授权资质。也就是说,该测试中心出具的测试报告,以上这些权威机构是直接认可的。

在测试中心,还有一套业内领先的虚拟外场测试系统,只需去实地采集相关数据和参数就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高准确率的模拟,从而找到高铁信号差的症结所在。通过在高铁上长达7天的全程不间断通话测试,工作组带回400G的信息和掉话采样。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111.png

解决高铁信号不好时,在高铁上测试的场景

经过分析,手机在高铁上频繁掉线的第一个原因是偏远地区的网络信号覆盖差,第二个原因在于手机在高铁上高速运行造成信号每40秒改变一次驻留的信号小区,导致快速不停顿地接收不同信号小区的信号,造成信号掉落。这些问题与手机完全无关。真的要管吗?当然要管,要不然就不是华为的团队了。

针对信号覆盖差的问题,华为找出移动、电信和联通三类手机在京沪线容易掉线的节点,由华为的无线业务专家反馈给三家运营商,讨论解决方案。最终,京沪线的无线网络覆盖得到了改善。

针对第二个症结,甚至连运营商都表示无能为力。于是,华为想到把网络问题转移到手机端来解决。利用华为自身强大的芯片实力,在手机芯片中增加提前识别切换区域的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京沪线每个信号小区的海量信息都进行分析,提前搭载最佳信号源,切换最好的信号小区,从而实现了信号交接棒的无缝对接,提高通话质量。

这体现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努力解决客户痛点的核心价值观。彼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发布报告,通信能力方面,华为手机的表现是最好的。

吐槽高铁信号的那位商务人士再一次遇到黄学文时表示,现在京沪线的信号有了明显改善,对华为“主动揽事”的行为点赞!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通信业务作为华为的看家本领,终端、无线、芯片的“端管芯”协同,在手机、芯片和无线业务上都相当成熟,全球只有华为一家。

为研制不怕摔的手机

如果说绝佳的用户体验是华为手机研发团队的终极目标,那么产品质量就是华为的生命。一直以来,华为专注产品质量竭尽力量。华为把质量贯穿到产品规划、设计、供应链管控、来料质量把控、硬件研发和创新、软件开发、生产、营销、零售、售后服务等全流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华为采用了高于行业标准的质量流程和体系。任何一个小小的瑕疵,都力求精益求精,避免任何纰漏出现在消费者手中。

比如,为了解决一个在跌落环境下致损概率为三千分之一的手机摄像头质量缺陷,华为调集了30多个可靠性专家做了一个月的试验,用了20多种测试方案来测试。因为要摔手机才可以找到问题在哪里,最终投入数百万元人民币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了搞清楚按键的失效模式,需要反复做测试,每一次都是以100万次为单位做按键测试。基于这个测试看哪一个地方是薄弱环节,然后去改善。再基于这个测试和华为的质量标准对生产线上的按键质量再定一个标准,保证每一个细节的极致。所有的种种细节都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手机。在华为看来,把问题解决,才能对产品质量实现全方位掌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信。华为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固然是“天时”——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利好;“地利”—— 总部设在深圳市龙岗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人和”——坚持精兵战略,通过从全球顶尖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持续引进优秀人才;更是始终把提升消费者体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放在第一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领先,并且甘愿为此不懈奋斗,已经成为华为团队的DNA。做全球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高端智能终端品牌,华为使命必达。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115.png

华为的第一款旗舰手机P1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