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面报道 > 

点滴诗意 浸润心头 家门口的四个"一"变化

发布时间:2019-05-21 2:17:55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宿命。我们各自的主要历史与记忆,无论是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还是对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巨变,也许这些信息有些是存储在微信、微博里,有些也许蕴含在网游、动漫里,甚至在网络小说、华语大片里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我们的人生哲学能不能放轻松,而不要沉重;要乐观,不要悲情。我们如能摒弃对社会与世情的轻视之心和苛责之情,抱以平常心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审视生活,我们总能从身边生活变化的点滴,感受到浸润心头的诗意和生活的美好。

从小崔变成老崔、从职工变成退休职工,我在北京朝阳区定福庄工作、生活了30多年,亲眼目睹了家门前的点滴变化,见证了生活美好向前的曼妙风景。比如,我眼中家门口的“四个一”变化。

一个路口的堵心与疏通

30多年前,小区门口正对公司大楼的地方,划上一条斑马线,看上去让人方便了,上下班无需绕道,但行人车辆任意穿行,让我每次过马路的时候,都感到特别头疼的。特别是下雪天,路面白雪经人踩车轧,冻成又湿又滑的黑冰,人在上面走时胆战心惊,怕摔跤。记得有一次,十多个人站在路边,面对来往车辆,等了很长时间始终找不到合适机会过马路。在居委会协助工作,人称“傻三”的蔡师傅后来从居委会拿了一面红旗出来,戴上红袖标,做义务交通协管员,在路边指挥车辆,引导大伙过马路……现如今,我家门前的那条马路中间有了隔离带,东西两个路口还装上了红绿灯、摄像头,不远处的传媒大学门前还建起了一座过街天桥,既有步行台阶又有坡形道,方便老幼儿童和残疾人的出行。现在人多车更多了,我也老了,过马路虽然有点绕远,但心里却比以前踏实、安逸多了。

一个电话亭的消失与永恒

20多年前,小区附近有一个插ic卡的电话亭,小电话亭为外出的行人打电话提供了方便。

当时我在单位的组织部门工作,为了通知公司一名副书记开会,体验了一次打电话的难处。这名副书记在507蹲点工作,没有特殊事情一般不回公司。那时候,虽然有寻呼机,但是我呼了他一遍没回音,连呼了三遍也都没有反应,可是我守着电话又不敢走,怕他随时回电话过来。最后连上厕所都是一溜小跑出去,快去快回。然而,一直等到快五点下班了,我都还没有等到他的回话,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没办法,我只好给他们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小女孩,说话带有童音,估计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我让她准备好纸和笔,把通知他父亲开会的会议时间地点告诉她,让她记下来转告她父亲。当时我还让她在电话中复述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挂了机。第二天我才听说,这名副书记当时虽然听到了寻呼机的呼叫,但是因为现场没电话,等他回到现场办公室要给我回电话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那时候,我们家里也没装电话,因此当天就没有回应我。如今,街头电话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很多人家甚至连座机都办理了撤机或停保号业务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机,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视频聊天发微信了,一个早上好的表情问侯,就开始了我们一天的新生活。有一句广告词,就能说明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句话就是: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找到你。

一个公交车站的变与不变

在我的记忆中,八十年代的定福庄车站只有一个站牌和342、382两条公交线路。342路是从小庄到新华大街;382路则是从上庄到杨闸。那时候乘车难、追车难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在公司老干部科工作,日常工作是负责给老干部送工资和报销花费,需要我们上门办理业务。科长给我们每人一张地图和一个大饭盒,饭盒装钱,防止被盗。

有一次,我去北京工人疗养院,给一位老同志送工资,那里只有一条到苹果园的地铁,坐地铁过去也得倒一次公交车,因此我决定坐公交车过去。早上8点,我从家出发,中途倒了3次车,到达那里时已过了中午12点钟。

当时工人疗养院门前也只有一个站牌,一条311线路,发车间隔30分钟。我返回去的时候,一辆公交车即将离站,当时我离车站还有几十米远,急得我迎着公共汽车边跑边招手大喊:停车、停车——那个司机很好心,把车停了下来,让我搭上了这趟车。

今天的定福庄车站,不变的还是一个站牌,但是有411、517、639等8条公交线路,还开设了快速公交的专用道,从定福庄到民航医院一站直达,行人坐车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坐地铁也不用再倒公交车了,直接到南马路那就能坐上轻轨。更实惠的是,如今65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卡还可以免费乘车、逛公园。坐车不花钱,130多家公园免费逛,也不用买公园年票了,老年卡还有充值、储蓄等多项功能,还可以扫码购物,不懂支付宝也不要紧,凭一张老年卡,都可以潇洒走一回。

一个报刊亭的时代变迁记忆

定福庄公交车站旁边曾经有一个报刊亭,很长时间以来,我每周一次去那买份电视报,我根据所看电视剧来决定从北京广播电视报和中国电视报中任买一份,报纸拿到手上,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剧情介绍,然后再看节目预告。选定节目后,就在旁边做上记号。平常日子,晚一两天去报亭也都能买到报纸,只有到了春节期间,买报纸就得盯紧喽,要是去晚了,就是从北边到南头,从南马路走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途经三四个报亭,转上一大圈也不一定就能买到。因为春节期间的电视报,上面不仅有“春晚”的节目预告,还有竞猜题、有奖答卷等节目互动内容,因此买报的人多,报纸就比较紧缺。

现在数字电视节目可以回看,想看的内容随时都可以看,大家手里都有手机、平板电脑什么的,看电视玩手机,闭上眼睛听音乐,休闲得很。普经陪伴我度过美好时光的电视报,如今被排在了末位。只能忙里偷闲,抽空看看剧情介绍和文章大标题,再也不用在报纸上做看节目的记号了。

几十年过去,流失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不用再回到从前,只要能用心体会,我们就能永葆年轻心态,紧随新时代潮流、接受新事物,更好地享受我们的美好生活 。

来源:中国周刊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