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面报道 > 

坪山之变 街区设计这么做

发布时间:2019-02-07 4:46:24

文/王悦
供图/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责编/刘霞

坪山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靠惠州市,西邻盐田港、北接深圳龙岗区中心城。坪山原隶属于龙岗区,直到2016年9月才由国务院批准组建。独立后的坪山区从早前深圳工业区转型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区,成为深圳市“东进战略”重点的打造的东部中心。

坪山区目前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另外,轨道14号线与16号线于2018年下半年开工,目前整体交通出行特征可用低水平绿色交通来概括。在这个时间节点通过街区设计工作落实适宜、鼓励步行与骑行的城市空间,对未来坪山绿色交通平稳转型提升十分关键。

目前,坪山大道两侧集聚了各类功能和设施,又与坪山河相邻,生态景观资源丰富,但沿线城市环境特色、交通组织、建筑形象等方面均与其定位和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支撑坪山打造东部中心、智造新城的发展要求。

坪山大道断面示意图。

为此,坪山区2017年组织了坪山大道沿线重点片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坪山大道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进行深入研究,以创新性设计理念和发展思路,引导坪山大道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然而,作为坪山大道沿线的重要城市功能区,坪山中心区的四个发展核之一——创新广场片区因现状已部分建成,需要立足当前的街区风貌、街道环境品质,将暨有的规划设计方案与街道详细设计统筹整合,形成一体化的街区空间,对地下、地面、地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支撑片区加速发展,营造宜居活力的街区氛围,有效提升片区公共设施水平和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品位和宜居性,促进商业经济活力,提升其地块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如何在坪山这样迅速演进“更新”的新区中提出适合其特点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如何通过城市研究对其现存问题准确地“号脉”,如何使城市设计和空间设计成果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市民使用习惯,如何从类似城市发展案例中吸取经验,避免走错路、走弯路等是我们试图通过该项目探讨的一些问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从专业角度提出整合各利益主体、设计主体、实施主体及管理主体的项目运作机制,从而从制度和规范角度建立城市设计整合提高的长效机制,也为未来国内其他的城市设计提供一种范式,也是贯穿该项目推进过程的一个最核心问题。

着眼于坪山打造深圳东部中心的战略要求,发挥自身优势条件,规划设计团队创新思路,集思广益,借助高水平规划、设计、交通、建筑等相关专业团队的力量,共同谋划坪山大道沿线重要功能区乃至整个行政区未来的发展。

坪山大道沿线重要功能区的专项规划设计将统筹沿线中心城区、高新城区发展,借助立体交通优化契机,通过统一规划研究,制定宜居活力、共享绿色的空间发展方案。

打造林荫景观大道——坪山大道

坪山大道被坪山区认为是坪山的南山大道,且是30年后的南山大道,将其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打造与其愿景匹配的街道形象,首先需要厘清坪山大道的三个方面的功能:它既是重要的交通空间,也是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的载体,更是重要的市民公共生活的场所。街区设计对坪山大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不仅在街道空间上予以明确,更重要的是从人的生活出发在街道两侧提供市民日常活动、交往的空间。

坪山大道效果图:将坪山的主干道打造成界面活跃、慢行友好的林荫大道。

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即取缔所有建筑前区的机动车停车位,通过收费等引导人们使用地块配建的地下停车位,从而将20米宽的建筑前区空间解放出来,成为老年人唱歌跳舞、儿童嬉戏玩耍、年轻人享受下午茶时光、白领午餐后散步的场所。

提升慢行全局优先权,引导绿色出行

对于创新广场这样的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即使是所有道路空间都让给机动车交通,对于整个区域的出行需求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因此唯一的解决思路是大运量公共交通。而国内外各种研究数据早已表明,98%以上的地铁、公交使用者是采用步行或自行车到达公交轨道站点的,也就是说,开车出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开车直达目的地了。当城市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起举世瞩目的轨道交通网络时,只需再花额外一点点成本,和一点点决心来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最后一公里步行自行车微网络,即可大大提高地铁公交的使用意愿,促进公交出行分担率,花小钱,办大事。基于此种考虑,街区设计具体通过以下四种手段,在整个片区内提升慢行的话语权:所有城市道路均提供连续、独立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在地块内预留慢行专用捷径网络:让步行比乘车更快捷;在重要路径中提供不间断门到门的风雨连廊:全天候的绿色交通选择;沿街提供活跃的街道界面:更有趣的最后一公里。

站城一体化开发,地铁便捷直达建筑

“站城一体化”是近来城市交通和建筑领域都较多提到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体化”设计方法开始在城市建设领域逐步应用的一种表现。由于大多与火车站和地铁站的建设相关,“站城一体化”在城市交通领域已经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设计思路。“站城一体化”更多的强调多维立体交通组织、交通与城市建筑和功能空间的整合以及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交通流线完善和提升。

“站城一体化”在城市交通领域已经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设计思路。

而聚焦到街区设计的层面,“站城一体化”已不再是一个概念口号或一种设计思路,而是意味着与地铁建设集团、地铁设计方、政府部门、相关地块业主的多方沟通与对接过程。将区域内多张建筑、工程平面图拼合成一张,针对每一个交接点、问题点都专题讨论,确定每一个出入口、每一个风亭设备的具体落位,不仅对设计方案,而且对实施时序、成本支出等方面都综合考虑,最终,才能得到最优的结果。

健康城市:滨水健步慢跑环+滨水体育公园

滨水区域改造后的效果图。

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健康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第一目标。经过对于片区的功能分析,创新广场片区的居民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缺乏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因此利用坪山区大力推进坪山河、汤坑水滨水空间设计的契机,规划设计团队提出在滨河空间中加入一条健步慢跑道,并利用汤坑水滨水空间局部放大的三角形绿地,设计一个拥有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各种运动场地的体育公园。

振环路示范安全上学路

振环路沿线有三所中小学,是学生上下学的重要廊道。另外坪山河在振环路处拟新增一座慢行桥,更为振环路作为重要的慢行通廊加码。规划设计团队通过增加一条红色铺装的慢跑道,既将汤坑水和坪山河滨河健步慢跑道闭合成环路,可以吸引人们使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振环路的慢行话语权,从而提升慢行出行的安全性和安全感,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作为“安全上学路”供中小学生上下学使用。

从繁华到自然的城市客厅

确定一个片区的空间结构,尤其是主要公共空间在哪里,是街区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用区域内亟有自然资源,具体到创新广场片区即场地北侧的边界——坪山河,以及一个街区之隔的泰禾中心绿地,在城市设计中,从坪山河偏重野趣的自然景观,到中心绿地精致的城市景观,由一条四排高大乔木的绿色轴线联系,形成了区域形态上和实质上的“城市客厅”。

思考:做什么?给谁做?如何做?

自2016年国务院开始大力倡导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学科建设以来,国内对于城市设计工作的范畴和发展方向的讨论和探索呈现“井喷”的局面,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背景的研究者都在不同的场合给出了对于城市设计的不同理解。而就城市设计依据的对象范围来说,无论是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还是街区城市设计或专项城市设计,均应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尺度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并呈现截然不同的研究成果。

此次街区设计的对象狭义上说是坪山大道及沿线的城市空间,但从城市整体系统的角度思考,其需要统筹考虑的不仅仅是交通组织、地下空间连通整合、建筑形态与风貌保护与定位等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可感知对象,还应包含街区功能业态、公共空间结构、历史人文特色传承与自然资源保护等多方面。

滨河运动公园效果图:将坪山大道侧的空地设计成公园,加强城市与河流的联系。

城市设计在中观层面更多体现为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控制;在微观层面则宜以作为使用者的市民身理和心理感知为设计的出发点,做到“以精微致广大”;在宏观上则需要探寻城市文化传统和历史结构的脉络,“小心”地提出城市发展演进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城市尤其是国内大城市这种复杂的巨系统,无论城市设计工作的主体是设计师、专业研究者还是政府部门,均不可能对城市设计三个层面的内容全覆盖,而通常应把关注点放在特定地区和更加涉及公共利益的区域。

在此次坪山街区设计中,我们主要针对街区整体公共空间和地块内部空间进行了研究和统筹控制;前者侧重于城市街区公共利益的定位和统筹,后者则注重协调具体城市空间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并为具体设计提供建议和指引。

具体来说,对于街区整体公共空间我们以细化交通组织、统筹公共空间结构与形式和落实站城一体化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强化城市街区公共利益;对于地块内部空间,我们则将使用主体的诉求反馈到控规上,提出补充和修正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也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设计到则。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秉持的一个理念是:“城市设计不应替代建筑单体方案、景观方案设计,尤其对建筑材料、色彩、功能业态的要求应当审慎,将专业工作留给专业的团队完成”,将更大的自由度赋予具体的地块和场所,才能真正激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站城一体化”更多的强调多维立体交通组织、交通与城市建筑和功能空间的整合以及 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交通流线完善和提升。

此外,在本次的街区设计中我们还尝试了“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伴相关专业协作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而逐步被设计相关专业领域倡导的一种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团队中某一特定专业主体的牵头、协调和推进各方设计成果,使所有项目参与方的设计工作和管理、投资等行为得以统筹而有序地进行,最终实现设计成果较高的可行性,实施成果较高的完成度。对这次街区设计而言,“一体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政府、市民、城市开发者等多方诉求,加强了城市、交通、建筑和景观等各专业设计领域的协调性,最终在实施过程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