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面报道 > 

七只到七千只——朱鹮保护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26 15:48:09|作者:张跃明


微信截图_20220926151828.png


图:“秦岭四宝”之朱鹮   摄影 张跃


翩翩兮朱鹭,


来冷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剪色如染,


远飞欲下双翅敛。


这是唐代诗人张籍一首赞美朱鹮的七言古诗《朱鹭曲》,诗人不惜浓墨描写了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珍禽朱鹮由远及近的美丽姿态和优雅的生态环境。


汉江朱鹮   摄影张跃明.JPG


图:朱鹮,当地人称红鹤,有吉祥之寓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它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的日本、朝鲜等地,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和环境严重破坏,其数量锐减,到20世纪70年代濒临灭绝。 (张跃明摄影)


朱鹮,俗称朱鹭、红鹤,系东亚特有种,地球上存活超过6000万年,为鸟类“活化石”。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境内朱鹮绝迹;七十到八十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拯救濒危朱鹮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遂于1981年初将野外残存的5只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最后一只也于2003年10月死亡,宣告本土朱鹮已经灭绝,世界只得将拯救朱鹮的最后希望寄托于中国。


朱鹮如仙鸟,存活6000万年之后,在上一世纪70年代的野外悄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牵动了人类的思念之情。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环境保护方略已提到国家层面。为了寻找一个环境保护领先的突破口,中科院想到了销声匿迹多年的美丽鸟儿朱鹮。10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正式立项,决定在全国范围寻找消失已久的朱鹮。正在外地开展科研工作的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先生突然接到单位通知,让其即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始执行寻找任务。他倍感压力,因为这么多年在外调查野生动物时并没有发现这种鸟的任何蛛丝马迹,现在在全国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1981年5月,在历经3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13个省份,刘荫增考察小组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全球仅存的7只朱鹮 ,给世界拯救和保护朱鹮带来了唯一希望。


20世纪80年代初,面临着严峻形势,仅存的7只朱鹮拯救困难极大,保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纵使想尽千方百计,朱鹮种群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能不能突破瓶颈摆脱濒危?这些都是摆在朱鹮人面前的重大考验。


朱鹮大面积快速消亡,主要由于战争、狩猎、森林砍伐、化学农业等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湿地破坏,使朱鹮赖以生存的家园失去了昔日的安宁。如何防止这一极小种群突然消失?刘荫增先生首先想到的是依靠当地政府,只有政府出台应急政策和全员动员参与保护,才能遏制朱鹮快速灭绝的可能。在安排好临时朱鹮管护事项后,他匆忙前往洋县县委说明来意,正在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的书记临时增加会议议程,邀请他介绍朱鹮有关情况。刘荫增先生没有说那些华丽的大话,只是强调:“这个鸟很少,是稀世珍品,很重要,只要县上保护好它,以后的好处是很多的,洋县最终会扬名海外!”


四天后,洋县政府向全县发布《关于认真保护珍鸟朱鹭(鹮)的紧急通知》,全面介绍了朱鹮的形态习性,要求不准在朱鹮活动的区域砍伐林木、狩猎、使用化肥、农药、不准开山放炮,俗称“四不准”;县林业局紧急行动,成立了朱鹮保护小组,抽调4名年轻人进驻姚家沟,日夜不停地开展监护工作,从那年起,漫长曲折的护鹮之路开始了。


保护小组到了姚家沟,一切从零开始。先租用了一处村民闲置的破旧房屋,打扫卫生,简单地收拾一下就安住起来。虽然四面透风,屋面漏雨,但能有一处现成的遮风挡雨之地已是天赐厚福。白天,大家分头上山观察朱鹮的繁殖习性,了解朱鹮吃什么、在哪吃、是怎样繁殖育雏的。


朱鹮中的战斗机    摄影张跃明.JPG


图:朱鹮中的“战斗机”  (张跃明摄影)


微信截图_20220926152258.png


湿地精灵  (摄影 张跃明)


花开四月香满天,秋处硕果盛鹮乡。春天万物复苏,梨花、桃花等竞相绽放,数万亩油菜花更是像油墨重彩,泼洒大地,一片金黄,引得游人如织;秋天是朱鹮在一年中最美的时刻,羽毛绯红,像穿上嫁衣的新娘,脸颊红得最是妖娆,像美人的口红,点缀得朱鹮如出水芙蓉。


一切从零开始。晚上,他们轮流守护在朱鹮巢树下搭建的一个草棚内,防止鼬子、野猫等上树危害朱鹮。还好,一月过去,朱鹮宝宝安然无恙,生长得很壮实,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可惜的是一只小朱鹮羽翼未丰,就急奔自由飞翔而去,然而,从巢中飞出不远就跌落在地,为防止意外,保护小组只好给朱鹮宝宝搭建起“小屋”,每天细心照料,让它生活得无忧无虑。后来这只小鸟被送往北京动物园,成为国内第一只人工饲养的朱鹮,取名“姚姚”,名字内涵不言自明。在这一期间,为方便对外联系,刘荫增先生和徒弟们商量许久,给保护点取了个大雅的官方名称——“秦岭一号朱鹮临时保护群体”,这一举动虽小,但现在看来具有划时代意义。


微信截图_20220926152524.png



图:朱鹮起舞  (张跃明摄影)


洋县为什么是珍稀朱鹮最后的栖息地?这既是朱鹮选择了洋县,也是洋县保护了朱鹮。自从与朱鹮为伴起,我常穿梭于朱鹮生活的山水之间,那清澈见底的汉江和无数的小河、水塘,为朱鹮提供了天然无尽的美味佳肴,而这里的人们为保护朱鹮,爱护环境,只使用农家肥和安全无污染的农药,极大地保护了朱鹮生存环境,使之不断繁衍,生命一代一代延续。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得洋县生产出许多优质有机农产品,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农户因此增加了经济收入,朱鹮名鸟效应为当地赢得最大的生态价值,可谓两全其美。


海拔1100米的姚家沟,山高水长,狭长山沟住着7户人家,从村委驻地大店到此有5公里的羊肠山路,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隔离生活。每天傍晚,干完农活的村民自发地聚拢到这里,问一些城市新鲜事,拉拉家常。保护点人员就端出茶水满诚接待,有时刘荫增先生还拿出不远万里带来的北京二锅头,和他们共同小酌几杯,村民们自然欢喜,每天按时来访,寂静的山村从此多了一份人气,保护点俨然成为姚家沟第八户人家。


在保护点房后的山腰上,除一些杂灌木和竹子外,主要生长着15株百年大树,朱鹮巢树就是其中一棵。巢的旁边有两座坟茔,墓碑上刻着清晚期的某一时间。提及这事主要是因为过去有些经历终生难忘,因为每天工作都要经过此地,林深地野处看到墓地不免心存一丝惊悚。笔者在1989年刚加入保护朱鹮大军后的当年就进驻姚家沟,一个人蹲守45天没有下山,吃穿用度均是来时雇工背运过来,没有一丝多余的物件,心中五味杂陈的生活感受至今难以忘怀。


姚家沟是朱鹮的圣地,是保护事业的开端。从7只开始,经过41年不懈努力,如今的朱鹮种群已经壮大。截至目前,朱鹮保护区野生朱鹮数量已达5000多只,活动范围已从重新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至陕西省汉中、宝鸡、安康三市16个县(区)15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并呈逐年扩散的态势。朱鹮繁殖地环境趋好,近年来出现营巢密度加大和巢址由高海拔向低海拔移动的趋势,有力说明保护工作已使濒危状态下的朱鹮生态生物学属性正在恢复本来面目,向集群化、低海拔和人鸟和谐混居型习性发展,从孤羽七只到千鸟竞翔,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世界濒危物种成功保护的典范。


幸福时光  摄影张跃明.JPG


图:幸福时光(张跃明摄影)

  

朱鹮之美,美在美轮美奂的色彩和高飞低舞的神态,美在幽静圣洁的栖息环境,美在白头到老一世相随的忠贞爱情传说。朱鹮体型高大,羽色随季节变换:生儿育女时一身铅灰色浓妆保护自己和儿女,像上了战场的战士,一身戎装,威武退敌;到了秋季,白里透红,色彩如染,每当艳阳霞彩之下,有大群朱鹮当空飞过,你会油然产生彩云飘过的感觉,如你巧遇此景,那真是“鸿运当头”了。虽然这是当地百姓对朱鹮的推崇,但世上如此稀有的活化石能规模集结并和你相约,也是很不容易的。


总结如此骄人成绩的成因,其核心内容很多。


首先是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成立了专业保护队伍。1981年重新发现朱鹮后,洋县人民政府多次发布保护朱鹮的有关规定。众多的法规政策保护了朱鹮栖息繁衍的安全稳定,快速缓解了保护工作面临的朱鹮安全生存问题。从长远打算,1983年,洋县设立朱鹮保护站,1986年,在林业部支持下,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开始了有计划的保护和拯救工作。为适应朱鹮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7549公顷。建设专业保护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这成为朱鹮成功保护的政策基础。


和谐家园    摄影张跃明.JPG


图:和谐家园 (张跃明摄影)


只有政策和机构还不够,如何保证朱鹮数量增长是一个大问题。对此,朱鹮人走了很多弯路,也用了很“笨拙”的方法。但多年的保护实践证明,这种“笨拙”保护模式很成功,措施实用性极强,复制推广性极高。换而言之,就是繁杂问题用土办法给解决了,这一切还得从朱鹮的习性说起。


朱鹮属涉禽,主要食物是泥鳅、小鱼小虾等软体动物和部分昆虫。一年之中活动规律分繁殖期(3月~6月)、游荡期(7月~11月)、越冬期(12月~翌年2月)。针对不同时期朱鹮的生活习性,牧鹮人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证朱鹮稳定安全栖息,首当其冲的是保证朱鹮正常繁殖,每年都有幼鸟出生,这是保护成功的第一法宝。


朱鹮繁殖期,保护区坚持在朱鹮繁殖巢树下搭建观察棚、监护棚,24小时不离人;工作人员认真地观察着朱鹮的产卵、孵化、育雏全过程,并记录下朱鹮每一个活动行为作为珍贵的研究资料,分析朱鹮的繁殖动态;为防止蛇或其它天敌爬树吞吃朱鹮卵和刚出壳的小雏,观察员们在朱鹮营巢树干安装刀片架、挂伞形防蛇罩,密切注视和防御蛇等天敌的偷袭;当朱鹮小雏生长到20日龄前后,往往会发生小雏从巢中掉落摔死的现象,保护人员就在树下布上了绿色尼龙保护网,小雏跌落到网上,工作人员便会及时抢救,将小雏送回巢中。这些严防死守的非常措施现在看来有些笨拙,但在那时绝对是正确无二的选择,在一个极度弱小的朱鹮种群中,每抢救成活一只雏鸟都意味着朝着拯救和改变朱鹮厄运的巨大希望迈出了一步。


在保障安全繁殖的情况下,保护区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为朱鹮准备足够的鲜活泥鳅,背运到朱鹮繁殖巢区,弥补朱鹮食物的不足。多年人工投食的实践证明,投食后朱鹮的繁殖成功率可提高30%左右,人工投食的巢区,每窝可育成幼鸟3只以上。到了7月,朱鹮进入游荡期,它们陆续从高海拔向低海拔活动,活动范围囊括平川和丘陵大部地区,保护监测任务十分艰巨,不能让朱鹮离开自己的视野是对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朱鹮飞到哪里,跟踪监护必须到哪里,要随时掌握朱鹮扩散活动数量及动态,严查违法狩猎、投毒猎杀水禽等事件,切实完善朱鹮重点夜宿地和主要觅食地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朱鹮的安全生存。


在开展监护的同时,保护区多年来一直把社会公众教育放在与保护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宣教活动向朱鹮活动区的广大群众宣传朱鹮及其它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特别在“爱鸟周”等重要时期,通过知识竞赛、图片展、专题影视、宣传车等活动形式,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保护朱鹮科普知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微信截图_20220926152812.png


图:朱鹮群飞 

(张跃明摄影)


自陕西洋县重新发现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秦岭成为朱鹮最后的“庇护所”。经过四十一年保护恢复,朱鹮呈现种群兴旺态势。截至去年底,陕西朱鹮种群数量已发展到5257只,占全国的79.45%,占全球的68.67%;由最初发现时的陕西洋县姚家沟逐步实现了向东亚历史分布形态的恢复,浙江、四川、北京、上海、河北、广东和日本、韩国都已经重建种群,呈现出以秦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1993年,洋县不幸发生了一起影响恶劣的猎杀朱鹮案件,震惊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洋县人大发布了全国第一份为鸟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划定朱鹮禁猎区和禁猎期,并慢慢演变为在全县实行禁猎,在各乡建立了野外巡护员队伍,开展大范围的巡护禁猎工作,清查收缴了全县所有猎枪弹具,从而有效杜绝了人为伤害朱鹮事件的再度发生。


随着朱鹮种群数量的不断增长,无论是野生种群还是人工饲养种群所出现的疾病类型及个体数也相应增加,特别是朱鹮幼鸟进入游荡期和越冬期时,常常因觅食能力差、食物不足、疾病或不良气候的影响而导致营养不良、感染从而造成死亡,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个体在野外死亡或者失踪。保护工作人员在加强跟踪监护措施的同时,对发现受伤和病、饿个体进行及时抢救治疗,以减少朱鹮在这一阶段的个体死亡数,提高当年幼鸟的野外存活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共抢救野生朱鹮约600只,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朱鹮的安全生存。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保护成效离不开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是保护工作的另一法宝,农户、信息员是朱鹮保护前沿阵地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朱鹮种群的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保护监测任务十分艰巨,加之朱鹮保护区人口多,保护区土地权属多为集体和个人承包的特殊性,仅靠保护区专业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保护区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摸索并建立了“保护区+信息员+农户”的有效的保护模式。群众平时种地务农,在发现有朱鹮繁育或活动时主动保护,保护区对各种积极保护行为给予一定的报酬,这种具有“朱鹮特色”的互动保护模式被誉为“朱鹮模式”,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国际保护组织的充分肯定。


还有众多有效的保护方法难以赘述,概括起来总共有十二项措施。包括:蹲守监护、天敌防御、跟踪监测、人工食物补充、林木保护、觅食地恢复保护、疾病救治 、宣传与教育、社区共管、朱鹮环志、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12项内容。整个工作步骤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前9项措施直接作用于朱鹮个体及其环境保护,保证朱鹮能活下来,后3项措施是开展科学保护,提高保护效率和质量。这些技术措施保护了朱鹮,恢复了栖息地生态环境,使朱鹮在即将灭绝的边缘得以拯救和复壮。


开展野生朱鹮保护同时,为加快种群发展,国家积极开展了朱鹮的人工繁育。这一方略首先在于小心稳妥保护现有种群及其生存繁衍,最大限度防止了这一物种在地球的突然灭绝,在此基础上将抢救收养的野外个体,圈养在安全可靠的人工条件下,通过快速稳定繁衍,给朱鹮历史分布区提供可靠种源保障。实践证明,这种既满足了近期需求,也兼顾了长远需要的“两手齐抓”战略,已使野生朱鹮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取得双丰收。不断增长的种群,已为朱鹮在东亚地区蓝天重新飞翔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些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反过来促使洋县走上了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既逐步保护和恢复了朱鹮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又实现了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共赢”。1981年刘荫增先生给洋县夸下的“海口”——“保护好朱鹮洋县会得到回报”的夙愿终于梦想成真。


在保护工作中,朱鹮保护区积极开展社区共管,先后投入两千多万元资金和项目,引导帮助当地发展替代农业和绿色有机产业,建设农业生产设施、有机农业产业园。2003年,与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合作,首次将绿色“朱鹮大米”项目引入洋县,树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2013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下,实施了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朱鹮与人和谐共生”项目,帮助朱鹮实验区草坝村等地发展有机套袋梨、有机水稻种植,使洋县树立起有机农业生产模式。近5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投入朱鹮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约1300多万元,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损害补偿700多万元,不断鼓励社区群众多途径参与朱鹮栖息地生态保护。众多合作项目和保护资金的投入,为洋县有机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借助朱鹮保护的这一亮丽名片和多年不断的绿色发展的成效积累,2015年洋县成为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的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县。洋县、汉中市乃至陕西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来客不下5万人次。一些以朱鹮为品牌的绿色有机的粮食、果茶等深受群众欢迎,有效地带动了第三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援引洋县人民政府2018年6月发布的信息,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44.5亿元上升到2017年70.57亿元。该县已经注册包括稻米、黑米酒等产品的“朱鹮牌”商标6大类50余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8个,认证有机生产企业26户、有机产品14大类76种13.2万亩,“洋县朱鹮生态有机品牌”成功跻身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从1981年发现朱鹮至今,朱鹮保护走过41年春夏秋冬,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内外保护领域的高度认可。回想1981年中国野生朱鹮种群数量仅存7只,而日本境内野生朱鹮同样存活5只,同为极小种群时代,但拯救思路和保护方法截然不同,中日两国分别上演了一场不同版本的拯救与保护朱鹮的千古绝唱。面对日益衰老的朱鹮个体,日本采用全部捕捉、人工饲养,进行“紧急抢救”,但最后都相继死去,未能成功繁衍留下后代。中国则主要采取就地保护,在中国政府和社区群众为保护朱鹮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努力下,在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共同保护朱鹮的合作中,这一物种命运得到彻底扭转且年复一年地复壮,与社区经济实现了共赢,人民生活既有绿水青山,又得到金山银山,充分彰显了中国“极小种群保护”智慧,向世人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桩生动故事。


微信截图_20220926153426.png


图:朱鹮之乡(张跃明摄影)


自1990年陕西朱鹮保护区设立朱鹮抢救饲养中心,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朱鹮饲养繁育技术,繁育朱鹮近700只,1998年开始向外输出朱鹮,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其它地区建立人工种群。目前朱鹮已在陕西、河南、浙江、四川安家落户,保护区还帮助日本佐渡、韩国昌宁在当地建立了种群。2007年,保护区首次在陕西宁陕放飞朱鹮26只,实现异地重建野外种群。截至目前,保护区先后在陕西耀州、千阳、周至、河南董寨等地放飞朱鹮,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朱鹮从此飞出秦岭,走向世界。朱鹮保护成为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朱鹮作为和平使者、友谊象征,曾经7次承担我国“外交”重任,“朱鹮文化展”亮相日本大阪G20峰会,朱鹮文化论坛登陆韩国首尔......今年,朱鹮与大熊猫、羚羊、金丝猴“秦岭四宝”组团成为“十四运”吉祥物。朱鹮已经成为陕西乃至中国的生态名片、文化名片、外交名片。


责任编辑:游洋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