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色发展 > 

古老侨村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0-08-19 16:12:13|来源:人民网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以郑成功故里、岑兜高甲戏发源地而闻名。鲜为人知的是,在石井镇奎霞村,还有上百座从清代至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风格各异的老房子,形成独特的“奎霞风光”。

  青山为靠,碧海拂风,百年老街,古厝洋房。如何保护并唤醒这片热土?各界已经开始行动——

  8月8日,奎霞村“店仔口”戏台前,工人将村中废弃的大石条分类、集中堆放,并重新铺设为石板路。整治景观,提升基础设施,意味着奎霞正在为启动“迎客”模式做准备。这座在历史中沉睡多年的华侨村,等待新的生机。

  历史:番客返乡建古厝

  奎霞村原名“东京堡”,俗称“庵下”,是个背山面海的小渔村,与金门岛隔水相望。这里也是著名侨村,常住人口3000多人,海外华侨却有1.5万人,村民90%以上是侨眷。

  历史上,当地人多以海为生。明末清初,奎霞先人为了生计被迫漂洋过海。《奎霞林氏宗谱》记载,1617年十三世祖林庭爚带领部分宗亲到菲律宾吕宋岛经商。清末和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侨胞筚路蓝缕到海外谋生,侨居菲律宾、新加坡等地。

  侨民及当地富足起来的族人开始建造大厝。清末、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栋栋带着华侨印记的房子拔地而起,数量达到100多座。

  这些古厝洋房,既有闽南风格,以本地的土、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又增加了“洋味”,采用钢筋、水泥、金属、釉面砖等舶来品。房屋装饰上既有闽南地区常见的木刻、石雕、泥塑,又有南洋风格的花纹、图案等。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林文质故居,最为出名。房屋主人林文质19岁到菲律宾经商谋生,成为一代“糖王”后回乡建大厝。历经120多年历史,古厝里的砖雕、木雕、石雕依旧栩栩如生,堪称闽南建筑精华。

  现状:养在深闺待人识

  现在,奎霞古建筑群集中于旧村,约有九成处于空置状态。由于经历好几代人,房屋产权成分复杂,业主大都散落在海外,有些已找不到主人。无人居住的古厝杂草丛生,逐渐荒废。它们,正在等待被注入新生力量。

  据介绍,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世庵大厝、四祧大厝、远胜大厝等,均为砖石木构筑,单进两落三开间或单进两落五开间,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

  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应源楼、绍东楼、泉胜楼、蔚萱楼、春晖楼等,均为砖石构筑,大多二层或三层,红砖或水泥或砖混结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顶。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的较为典型的建筑有江星楼、怡安居、柳姑楼等3座,均为砖石构筑,多为二层楼房,平面呈三开间或五开间。

  “村里的两层建筑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这样一栋楼房,大概耗时一年多,当时花费两三万元。楼房外墙多标有厝号、建成年代,有的甚至将建造者的英文名字写上。”奎霞村党支部书记林瑞球介绍。

  怎样唤醒奎霞古建筑的生命力?林瑞球表示,在海内外乡贤的支持下,奎霞村梳理了百余座老厝的相关史料记载,并联系业主自行筹集资金修缮古厝。

  民间还有许多致力于保护古厝群的热心人士。林志坚就是一个。数年前,他便开始“多管闲事”,帮着看护、宣传、整理资源。

  蓝图:写好奎霞“侨”文章

  “奎霞的古迹是奎霞的灵魂所在,红砖古厝、番仔楼是当年华侨下南洋的历史见证,也是华侨华人的根。”林瑞球表示,“华侨如果看到家乡的变化,看到古厝还保留着,就有一个回家的理由。我们要帮他们守住乡愁!”

  藏在深闺的奎霞古建筑,近年来逐渐吸引各界的目光,也开始接受来自他们的馈赠。

  今年2月,奎霞村被评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今年7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单位名单,奎霞村被列入其中。

  以此为契机,当地政府部门正在探索模式创新,发力奎霞古建保护和文化传承。南安市石井镇党委书记蔡清安表示:“‘侨’文化是奎霞的精神内核。讲好侨故事,写好侨文章,奎霞古建筑是最佳载体,因为它们无一不在讲述华侨在海外爱拼敢赢的故事。我们正在进行史料收集工作,计划在这里打造华侨爱国教育基地及侨胞乡愁记忆馆,让华侨故事广为人知。”


责任编辑:杨文博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