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得益于“两为主”外来人口教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目标已经从“有学上”逐步转移至“上好学”。而要实现“上好学”,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通过对9个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成员、5所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其中1所是非公立的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访谈,我发现随迁子女家长和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交流,但也存在不少困境,亟待各方协力突破。
“哪有时间去学校参加活动”
家校双方有共同的时间进行交流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本前提。但随迁子女家长常常以没有时间为由不和教师交流,也很少去学校参加家校合作活动。除了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意义,工作特征也导致他们参与家校合作时间和精力的匮乏。
在我访谈的9个家庭中,随迁子女的父母主要在建筑工地、餐馆、菜市场等地方工作,从事的是十分辛苦耗时又长的体力劳动,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确实无法抽身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一位在饭店做服务员的家长说:“我们这种工作没有什么星期天,放假的时候出来吃饭的人更多,学校的活动我也想去看看,但是哪有时间去呢?”
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他们也反映不少随迁子女家长常以没有时间为由缺席家长会,去家访也经常遇到家长不在家的情况。这在客观上打击了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多子女,也是造成随迁子女家长时间紧张的原因,9个受访家庭中没有独生子女,最多的一家有4个小孩。多子女的家庭结构稀释了本就匮乏的资源,父母投入在每一个子女身上的时间、精力更为有限,难以参与家校合作。正如一个爸爸所说:“城市生活开销大,能让这3个孩子不饿着、有学上就不错了,孩子教育的事情只能全交给学校了。”
“不知道跟老师说些什么”
除了没有时间,还有一些随迁子女家长对自身学历、表达能力不够自信,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不足、缺乏技巧,导致他们即使有时间和教师沟通交流,也表现出顾虑、害怕和小心翼翼的状态。
家长会是很普通的家校合作形式,但对某些随迁子女家长却是沉重的心理负担。一位妈妈说:“每次家长会,我和他爸爸谁都不愿意去,互相推来推去的,我们没什么文化,不大会说话。”少数随迁子女家长甚至担心自己说错话,老师会责怪自己小孩,因此往往选择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正如一位父亲所言:“我也想跟老师说说话,可真不知道跟老师说些什么,别再说错话了。”
良好的家校合作显然需要双方平等自信、敞开心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同形成教育合力,但如果随迁子女家长总是沉默不语,只是象征性地出现在学校,这样的家校合作只是徒有形式罢了。
更糟糕的是,随迁子女家长的沉默还可能被某些教师理解为不负责任、不关心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一位受访教师说:“很多随迁子女家长来了就坐在最后面,开完会都不跟老师说句话就走,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学校。”缺乏有效的家校沟通,随迁子女家长“不说话”,反而让老师“有话说”,导致家校关系紧张。
“要么不管,要么只管考试成绩”
家长不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会导致家校合作陷入困境。一些随迁子女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或者教育的全部就是考试成绩、班级排名,造成家校合作难以全方面、高质量地开展。有教师就带有抱怨口气跟我说:“带随迁子女学生更累,他们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家长要么不管,要么只管考试成绩,对子女在学校的心理、言行举止漠不关心。”
教师所言随迁子女家长“不管”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家长认为家校有明确的边界,家庭负责“养”,学校负责“教”,于是将教育责任完全推脱给学校,导致教师孤军奋战;另一方面某些家长即使想管也感到存在诸多障碍,于是主动降低自身的教育期望与投入,以不管的方式消极对待子女的教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随迁子女家长直接感受到教育对个人未来命运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却将教育狭隘地理解为考试成绩,因此极为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班级排名,平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最多的就是子女的学习情况,很少涉及孩子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行和兴趣爱好等内容。这些随迁子女家长还会以此为标准,选择参加自认为与学习成绩有关的学校活动,对校园文化开放日、家长义工等家校合作活动则兴趣不大。
“家长学校?第一次听说”
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困境显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家长,学校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访谈的5所学校位于郊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城市偏远区域,学校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部分教师并未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意义,反而视之为额外的负担。
一位学校的管理者坦言:“老实说,我们也不指望随迁子女家长给我们提供太多帮助,只希望他们不要干扰教学秩序,尽量配合一下。”从“不指望”“不要干扰”“尽量配合”等低期望用词,可见学校似乎并不信任随迁子女家长具备家校合作的知识和能力。
当问及是否参加过学校的家长学校时,其中一位随迁子女爸爸困惑地说:“家长学校?第一次听说,没听说学校组织过什么家长活动啊。”一位妈妈说:“学校没什么家长活动,我一学期就去学校两次,一次是开学交学费,一次是期中开家长会。”
当然,学校在家校合作上的不作为也并非完全是主观意识不够,由于接收了大量随迁子女,学生人数增加十分明显,大班额现象十分普遍,教师的工作负担量过大,也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思考组织家校合作活动。
由上可知,农民工家长缺乏时间、自信心不够、所在学校教师负担重等诸多因素,既是家校合作困境的原因,也是家庭和学校各自存在的明显弱点,更凸显出家校合作对随迁子女教育成长的重要性。
突破困境要从三方面入手
随迁子女教育如何受益于高质量的家校合作?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制定家校合作规范准则。当前随迁子女集中的学校往往也是城市的薄弱学校,相对缺乏开展家校合作的物质、师资和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切实帮助。
事实上,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比如自2013年起,苏州市姑苏区财政预算内单独安排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专项经费70万元,用于补贴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及吸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学校的日常运作。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家校合作规范准则,引导学校将家校合作纳入工作重点,以常态化、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提升随迁子女教育质量。
其次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更新教师的家校合作观念。由于随迁子女家长缺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学校更要在家校合作上起到主导作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随迁子女家长沟通交流,制定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采用多种措施鼓励家长参与教育。
其中,更新教师的家校合作观念十分关键。如果教师意识不到家校合作并非额外负担、开展好了能反过来支持校内的教育工作,即使学校管理者再怎么重视布置,最终也只能导致家校合作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最后,要以校园多元文化活动为抓手,促进家校理解与融合。随迁子女家长来自全国各地,这是一笔宝贵的多元文化财富,学校可以借此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促进家校之间更好地沟通融合。
比如说,学校可以将多元文化展示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主题,邀请随迁子女家长共同策划和参与。可以设立绘画区、摄影区、地方民俗区和才艺展示区,鼓励随迁子女学生带动家长以相片、绘画、民族工艺和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现家乡文化风采。通过这种新颖的家校合作活动,既能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品位,更可以让随迁子女家长走进学校、靠近学校、融入学校。
(作者:童星)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