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专题 > 

经济腾飞的“南桥奇迹”

发布时间:2025-01-06 14:56:13|作者:李莉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32.jpg

南桥镇夜景

寒冷的冬日,薄雾轻笼大地,阳光透过雾霭洒在奉贤南桥的土地上,为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丝温暖与生机。与冬日的宁静相比,南桥却在不断变化中展现着强大的活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南桥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发展势头也在不断加快。尽管寒风刺骨,这片土地依然以坚韧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展现出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南桥的经济格局正发生明显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南桥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南桥逐渐成为上海南部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让这片曾经相对安静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着区域经济稳步向前。


然而,南桥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体现在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政府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高端人才等多项措施,为企业创造了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和创新空间,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同时,南桥还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可持续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创新举措的深入实施,为南桥带来了更加稳健的发展动力,也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上海南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南桥正逐步展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去年,南桥镇的财政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达到了62.6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地方收入同比增长36%,在上海市奉贤区各镇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反映了南桥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高质量、高效率的增长态势。


改革步伐铿锵有力,改革成效硕果累累。南桥镇积极推进改革,通过不断破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


近年来,南桥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模式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加速转型升级打造创新驱动新城区


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园区的转型不仅仅是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更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从产业结构优化到技术创新,从人才引进到生态环境的重塑,产业园区的深刻变革注定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集聚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园区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自1995年成立以来,江海经济园区曾凭借机械加工、纺织和建材等传统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逐渐暴露出瓶颈,园区迎来了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这一波产业大变革的浪潮中,南桥深刻认识到,唯有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产城融合,才能破局而出,迈向辉煌的未来。


转型的起点,始于对产业结构的深刻反思与战略布局。江海园区明确提出,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优化,更是城市功能的全面重塑。传统的制造业不再是园区发展的唯一支柱,取而代之的是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为特点的新兴产业集群。园区的未来规划将围绕创新驱动这一核心理念,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35.jpg

地铁五号钱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37.jpg

临港南桥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40.jpg

美谷一号

通过招商引资,园区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精准对接企业创新活力与园区产业需求。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园区内已聚集了近800家企业,尤其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企业为主力,成为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创新科技方面,联东U谷·上海南桥创新科技园的建设,标志着园区在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计划通过16.4万平方米的创新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一步促进园区内产业生态的形成。


不仅如此,园区还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例如,“医药产业带”便是园区未来的一个重要项目。园区计划在美谷大道沿线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转化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吸引细胞药物研发、抗菌药物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入驻,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此外,江海园区还在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领域,吸引一批高端制造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园区转型的亮点之一。园区不仅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企业,加速产业的高技术化,还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链的全面升级。通过这一系列产业布局,园区正实现从传统生产向智能、绿色、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跃升。


然而,产业转型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硬件设施和企业引进,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软环境的保障。江海园区深知,人才是推动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此,园区通过“产教融合”战略,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同时,为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园区设立了专门的人才驿站,为引进的专家学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帮助他们迅速融入园区,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贡献创新力量。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园区同样不遗余力。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提供更加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江海园区的转型升级不仅是硬实力的提升,更是软实力的全方位优化。高效的公共服务和便捷的创新支持,成为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江海园区的转型标志着区域经济的调整与发展。这一转型不仅是产业园区自身的更新,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未来变化的积极应对。随着园区的全面转型,江海园区有望成为上海奉贤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积极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桥镇经济持续增长,楼宇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多个重点商务楼宇的崛起,南桥镇不仅在税收、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还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南桥园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创新力。


作为南桥园区楼宇经济的标杆,望园豪庭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自成为南桥首个单栋税收突破亿元的楼宇以来,望园豪庭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的中坚力量。楼宇内配套设施完善,包括超市、员工餐厅、书吧和公共会议室等,极大提升了入驻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望园豪庭的成功经验也为南桥园区其他楼宇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南桥园区主任袁旻懿表示,望园豪庭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在大量前期调研和优化服务配套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通过统一管理、业态控制和高效运营,望园豪庭不仅吸引了上海华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众多优质企业入驻,还为园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当前,望园豪庭的出租率已超过九成,成为南桥楼宇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今年10月,南桥园区启动了全面的楼宇“扫楼”行动,重点对绿地翡翠楼宇进行详细排查。这一行动帮助园区成功掌握了162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并建立了定期更新机制,为后续的政策扶持和服务提升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园区还探索了“党建+服务+产业”模式,加强了楼宇内的创新氛围和凝聚力,提升了楼宇的自治能力。望园豪庭便是这一模式成功落地的典范。


除望园豪庭外,南桥园区内的其他楼宇也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南方国际、绿地未来、绿地翡翠和二建大厦等一批重点楼宇,不仅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也通过高效的服务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园区内设立的五个“回音谷”服务微站,大大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更加细致和精准的服务。


展望未来,南桥园区将持续提升楼宇经济的服务水平,力求将望园豪庭的成功经验在更多楼宇中推广。通过加强“回音谷”服务微站的作用,推动楼宇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南桥镇有望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推动整个区域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与此同时,南桥镇的“东方美谷·虹桥中心”也迎来了众多公司总部、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入驻,进一步推动了奉贤区美丽健康产业的全链条发展。目前已有28家企业入驻该中心,吸引了多个招商平台的引进,极大增强了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与和超非凡及裕廊科技集团合作打造的美谷一号·E-SPACE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器,已成功申报为奉贤区产教融合培育基地,并被认定为奉贤区产教融合先行启动区平台。


南桥镇党委书记瞿磊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楼宇经济为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整合楼宇的优势资源,深化合作与交流,推动南桥楼宇经济产业园建设。望园豪庭的成功经验将被复制并推广至更多楼宇,力求在其他楼宇中实现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的整体水平。


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南桥镇的四大园区——江海园区、南桥园区、光明园区和杨王园区,通过精准招商、产业转型以及创新驱动,逐渐将南桥镇打造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尤其是光明园区和杨王园区,这两大园区凭借其强劲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推动全镇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光明园区今年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节奏。园区管理层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施了“双轮驱动”战略,力求在“走出去”和“请进来”之间找到平衡。通过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光明园区成功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的入驻,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至今,园区已吸引了超过百家生产型企业,其中六家已跻身规模以上企业行列。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资金,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43.jpg

联东U谷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46.jpg

江海园区办公楼

微信图片_20250106145448.jpg

沈陆村露营区域和滑翔机训练基地

与光明园区的创新步伐同步,杨王园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得益于精准招商,园区内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文创产业和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三大核心产业集群的聚集地。园区通过搭建“基金+基地”的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广阔的发展舞台。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桥镇的四大园区并非各自为战,它们在相互协作和资源共享中实现了共赢。光明园区、杨王园区、江海园区和南桥园区通过产业合作、技术交流以及创新项目的共同推动,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的区域经济体系。不同园区的优势互补,提升了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切的快速发展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从园区的规划者到企业的决策者,每一位参与者都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持续创新和产业转型。正如瞿磊所言:“我们始终相信,只有持续推进改革,才能在未来的经济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这一蓝图的每一笔勾画,都离不开园区发展中默默耕耘与创新奋进的力量。


南桥镇的四大园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所采取的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和决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转型,南桥镇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展现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如今,南桥镇正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南桥镇的四大园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产业升级与文化融合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南桥镇的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推进,重点在于产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向现代化转型。与传统农业模式不同,南桥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智能制造和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利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良渚文化作为地方特色资源,不仅丰富了产业的文化背景,也促进了产业与文化的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生态圈。


尤其在“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的建设过程中,南桥镇将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园区依托丰富的良渚文化资源,结合创新的“乡村总部经济”模式,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聚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突破了传统农业与乡村老街的界限,将现代化办公楼、创客空间和产业基地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自2018年起,南桥镇积极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的统筹运营,成立了上海良渚江海乡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启动了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建设。该商务区秉承“商务+生态”的创新发展理念,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田园创意总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迅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园区涵盖南桥镇郊野单元11个村,总面积接近25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商服用地565亩,已逐步发展成产业聚集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随着企业的逐步入驻,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商业、生态、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通过改革宅基地流转和整合集体土地,南桥镇规划建设115栋庭院式总部,为“江南理想乡村”的建设提供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目前六墩村“接龙工坊”和江海村“江海蜂巢”已建成57户宅基地总部,整体入驻率已达100%。这些乡村总部吸引了如上海奉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澎之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南桥镇的“乡村总部经济”项目新增就业约70人,带动总就业人数达到300人,形成了以科技研发和建筑设计为主的乡村产业园。


这一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还成为创新人才的聚集地,进一步加速了当地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为促进经济转型,南桥镇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税金抵扣租金的优惠政策、人才激励、技术改造和品牌扶持等方面的综合扶持措施。此外,镇政府还鼓励企业深化合作,推动项目开发。例如,瑞铂慧家集团与灵芝村的合作,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镇内多个主题节庆活动的开展,也极大激发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和社会参与感。


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的成功,不仅是产业引导的结果,更是乡村空间重塑的典范。南桥镇通过产业发展绘制了致富蓝图,吸引了建筑设计、艺术展示、生物医药、无人机科技、餐饮民宿等多个新兴业态的加入。六墩村的“接龙工坊”、江海村的“江海蜂巢”等项目,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江海村、沈陆村等地的建设用地即将完成出让,南桥镇的土地资源正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乡村经济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南桥镇的产业振兴与文化复兴将相互促进、互为支撑,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经济的跨越。


自2018年启动以来,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以“商务+生态”的创新模式,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迅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推动了南桥镇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点亮夜经济释放新活力


华灯初上的夜晚,南桥镇的商业街区熠熠生辉,五光十色的灯光为街头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以“红枫漫天”和“月溅星河”等主题灯饰装点的街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景世界。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南桥镇夜经济的新面貌,也体现了该镇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决心。


近年来,南桥镇在“基金+基地+产业”的发展模式下,实施了多个创新项目,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全域经济发展。临港南桥创新智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落地,使得镇区经济焕发新活力。同时,南桥镇的财政收入持续攀升,增速表现尤为突出。


为激活夜经济,南桥镇巧妙借助“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掀起了消费热潮。当地与商业体合作,举办了如群文团队展演、幼儿讲故事大赛等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此外,南桥镇还大力开发本地文旅IP,将美食、音乐等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深受市民喜爱的“家门口”嘉年华。这些活动和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带动了百联南桥和奉贤天街等商业区的营收增长,也充分展示了南桥镇巨大的消费潜力。


不仅是城市区域,南桥镇的乡村地区同样抓住了夜经济的机遇,逐渐成为新的经济亮点。村庄中的夜市、亲子营地和露营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复兴。例如,“OurYoung阿瓦杨”夜市在开设首月便吸引了5000名游客,成为南桥镇乡村夜经济的一大亮点。这些乡村夜生活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南桥镇的夜经济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还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截至8月,南桥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充分证明了这一系列举措的有效性。展望未来,南桥镇将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力争成为夜经济的标杆之一。


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浪潮席卷而来,南桥镇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近年来,南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逐步建立了一个更加高效、创新和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力争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从宏观到微观,南桥镇的发展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从传统制造业的崛起,到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再到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这片土地上正上演着经济转型的精彩篇章。通过精准的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南桥吸引了大量新兴企业、技术和资本,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和无限潜力。新兴产业的兴起,催生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经济环境,也为南桥镇注入了发展的新动能。


然而,南桥镇并不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注重发展质量和内涵。在每一个产业布局调整和新项目的落地背后,都有深远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思维。南桥镇清楚,单纯扩张不能支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只有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因此,南桥镇始终秉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推动各项发展政策落实,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展望未来,南桥镇将继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和开放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产业的现代化升级。随着一系列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实,南桥镇有望不仅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其独特的智慧和发展经验。在新时代的机遇面前,南桥镇正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为坚定的步伐,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书写属于这片沃土的繁荣篇章。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