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专题 > 

厦门市推动青草药中马新联合申遗

发布时间:2025-02-26 16:22:05|作者:孟江波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09.jpg

首届保生青草药文化节开幕式启动仪式现场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20.jpg

“首届保生青草药文化节”主办方代表合影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23.jpg

厦门市保生慈济文化研究会“交接旗”仪式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27.jpg

首届保生青草药文化节暨慈济北宫重建30周年和第29届厦门保生慈济文化节


2024年12月14日,首届保生青草药文化节暨慈济北宫重建30周年,以及第29届厦门保生慈济文化节在厦门市海沧区温厝慈济北宫闽台青草药公园开幕。来自东南亚地区以及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等数百位嘉宾共话青草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叙浓浓乡情。开幕式现场,慈济北宫理事会和新加坡厦门公会、马来西亚勇全殿代表介绍,厦门正积极推动“闽台青草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推动由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联合申报青草药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中马青草药文化节也在商讨筹办中,计划一年在中国办,一年在马来西亚办,新加坡、印尼、印度等国都可以加入。


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会长颜泳和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遗已经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希望接下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青草药文化,也能由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起申遗成功。上个月,马来西亚邀请了十多个国家在吉隆坡召开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青草药就是大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马来西亚,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用很多青草药来解决喉咙痛、咳嗽、灰指甲等问题。”颜泳和透露,他已经把青草药带入马六甲的校园,也在筹备青草药园,将与慈济北宫闽台青草药园合作。


新加坡厦门公会会长汪家裕介绍,2023年和2022年,厦门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和慈济北宫有关负责人两次到新加坡厦门公会交流,并探讨共同推动两国青草药的联合传承发展和联合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把青草药带到了南洋,带到了新加坡,使得青草药文化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青草药种植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降火、祛湿、退癀,甚至还可以做日常三餐的菜肴饮食。可惜,这些年我们没有好好保护传承,很多都丢掉了,我们现在要赶快行动起来,保护传承好我们的青草药。”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30.jpg

马来西亚代表团在活动开幕前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35.jpg

新加坡厦门公会代表团与北京、厦门嘉宾代表在活动开幕前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38.jpg

厦门海沧华附实验小学的小讲解员讲解“青草药文化进校园”

微信图片_20250226161942.jpg

慈济北宫举行联合祭祀典礼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细致介绍,闽台青草药是中医药的一个支脉,在传承《黄帝内经》等中华医药的基础上融入了对闽南天候、地气、生物生态的认识,由闽南“医祖”保生大帝开创。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不断丰富,闽台青草药随着闽南先人漂洋过海,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联结。2022年,“闽台青草药”成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慈济北宫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成为项目保护单位。


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耕介绍,中国传统医药发展存在两条主线:治病与健康。治病的中医药因多种因素,发展较为充分。但着眼健康的传统医药,因经济效益欠佳,散落民间,大量流失,急需保护与抢救式传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闽台青草药,便是其中亟待关注的项目。依据文化旅游部非遗“1+1”保护指示,当地将这两个项目有机融合,重点挖掘保生健康的文化内涵。保生青草药文化,可用“德、智、诊、药、术”这五个字概括。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表示,研究会将全方位关注青草药文化的国际交流,积极探索联合申遗的可行路径并为之贡献专业力量。与此同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峰则以宏观视角,点明了世界青草药领域的发展趋势。在他看来,各国青草药文化正逐渐打破壁垒,交流互鉴的程度日益加深。这种美美与共的局面,正悄然汇聚成一股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潮流,为全球健康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直以来,厦门市保生慈济文化研究会会长苏长海都在为推动保生慈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尤其在青草药文化推广方面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厦门市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主任程水燃介绍,厦门海沧温厝慈济北宫历史底蕴深厚,始建于1157年,1994年6月启动重建工程。为大力弘扬青草药文化,慈济北宫打造了闽台青草药园,园内种植500多种青草药,科学划分成草本、木本、藤本、水生、荫生、药食两用六个园区。每个品种都设有铭牌,详细标注学名、俗名、用途等信息,是闽南地区品种最为齐全的青草药园。不仅如此,当地还设立了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全力推动青草药文化的传承与科普。


为期两天的活动,还举办了以“青草药与人的健康”为主题的交流论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李志勇研究员带来了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的繁荣与发展——以纳西医药调查为例》;马来西亚文化艺术旅游部专家埃兹利纳女士带来了《跨文化交流——马来草药医学与传统宇宙观叙事》。12月15日上午,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海峡两岸的宾客共同参与“保生大帝信俗”祭祀典礼,并实地观摩厦门青草药文化进学校、进社区的试点单位,深入了解青草药文化在基层的推广与传承情况。主办方慈济北宫理事会董事长程水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文化节为保生青草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建平台,也为传统医药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契机。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