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圈 > 

"粤赤沙红橙"种出儿时味道 千亩果园被消费者品尝大呼这才是"真水果"!

发布时间:2019-11-28 9:46:47

稍微有点年龄的人都会有一个关于水果的童年和青春记忆。

       也许是口味变了,也许是其他原因,总之,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共识,现在很多水果没有水果味。

       在南粤大地,有这样几个姓梁的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工作关系,甚至没有专业关系。但因为“找回童年的水果味道”,走到一起,他们培育的“粤赤沙”红橙虽然要到11月才正式上市销售,但在一小部分先期品尝的消费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曾经的浓烈的水果味啊!

 

       创始人想尽办法“找味道”

       “粤赤沙”红橙创始人梁飞龙等乡贤,他们一直研究膳食营养,在他看来,虽然现在各类食品包含水果营养价值没有降低多少,但口感却越来越差。而农药、化肥的使用,他认为是主要的因素。

       作为果园“庄主”,梁飞龙他老婆经常抱怨,怎么现在就没有一样水果吃起有水果味呢?她记得早年吃过的红江橙,那个浓烈的美味一直在她心中挥之不去,说得无心,听者有意,梁乡贤想,哪天自己要是种上这样的水果就好了。

       成天埋头苦干,不把事情干好绝不罢休的梁飞龙。他早年在果园里面干过,也有一个想培育出优质水果的梦想。他最拿手的就是嫁接技术。

        注定上天要给他们一个机会,机缘巧合,梁飞龙他们几个乡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坐在一起,聊的话题,就是吃水果,吃过去那个味道浓厚的橙子的味道。

       天下成大事者,唯志趣相投的人。

       他们来了一场跨界合作,事业只有一个:种红橙。

       落户化州杨梅镇坚持原生态种植

       经过多方考察,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化州杨梅镇。

       化州不但有三百多年的柑橘种植历史,而且杨梅镇土地基本没有受到任何污染,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正是种植柑橘的好地方。

       他们通过建立合作社等方式,迅速租赁下1000多亩的土地。

       赤沙果业正式建立。

他们选择了曾经在他们心中留下最美好记忆的红江橙作为母本,采取最优质枝条进行嫁接。梁飞龙的手艺在此刻大显身手。

       他们为自己未来的“梦中的红橙”注册了品牌:粤赤沙。

       看着漫山遍野的红橙树,他们就确定了一个战略思路:原生态种植。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其实面临者许多巨大的困难: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不打催熟剂,连除草剂也不能使用。不用化肥还好解决,可以使用人工肥,但不使用农药带来的困难就是,如果一旦有了病虫害,对果园将是致命的。

       科技的发展,一定是能够有办法解决的。

       他们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及广东海洋大学进行合作,他们的初心感动了很多人,数名教授亲临园区指导,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获得成功。

       人工除草、人工培肥、人工采摘,付出的是更高的成本,收获的是最初梦想实现的欣慰。

       梁飞龙等乡贤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他们一有假期就到果园,有时候到果园,住上十天半月,亲自动手。梁飞龙几乎天天在果园看着果子长大。南方热气冲天,蚊虫多,但看着红橙树一天天长高长壮,平常不善言语的梁飞龙说,我都能够听到这些树喝水和伸懒腰的声音。

 

       1500多个日夜坚守  “粤赤沙”红橙被高度认可

       近四年,15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等到橙香飘飞的日子。2019年11月,虽然只有30万斤粤赤沙红橙上市,但对于用生态种植的红橙来说,第一年已经很多了。

        果形适中、皮薄果靓、果肉橙红、汁脆柔嫩、甜酸适中,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风味独特,粤赤沙红橙没有辜负被称谓“中国橙王”、“人间仙桃”、“国宴佳果”的母本源头。特别是浓烈的鲜甜中,还有一种清新的感味道,这完全就是传说中的国际线路的味道和口感。童年、青春的记忆全融入了那丝丝清甜的感觉之中。

       除了消费者,官方也高度认可,种植基地所产果品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9年度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一乡一品”评选中,获化州市评比第一名,评审专家对赤沙果业的绿色种植技术,植物管理经验给予高度的平价。

       他们成功了,他们找回了他们梦想和记忆中的味道!

       近日来,到果园尝鲜的人络绎不绝,那些找回最美水果味的游客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中国红橙界的“红橙乡贤”!

       赤沙红橙,田园之味!

       “亮剑”中国,粤赤沙红橙!


来源:财经网产经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