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圈 > 

密集涉足直播的CEO们,成为直播界"后浪"

发布时间:2020-05-19 5:51:41

在直播大热的当下,带货主播成为各企业CEO们最热门的“下海”方式。

尤其是5月15日晚上,各平台同时进行的数场直播广受关注,其中既有格力“铁娘子”在京东上直播带货,罗永浩在抖音上的直播,更有云集创始人兼CEO肖尚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分别在云集APP、百度直播上的个人首秀。而在此前,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七匹狼CEO李淑君、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等也纷纷“下海”直播。

懂不懂直播、会不会直播,俨然成为了评价CEO是不是一个“好老板”的标准,可谓“不会直播的CEO,不是好老板”。

在CEO们集体、密集地涉足直播的时候,问题也随之出现:是什么引起了众多CEO对直播的关注,乃至行动?一场CEO直播带货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

  CEO直播背后的“人货场”变化

从短期看,直播能让CEO们“下海”,疫情带来的销售压力是重要原因。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线下零售业受到较大冲击,人们的消费欲望降低,各行各业出现了囤货积压、线下销售额断崖的局面。面对困局,CEO“下海”直播带货,成为“自救”破局之道。

但是,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CEO们直播的原因,远不止疫情催生这么简单,直播带来了“人货场”本质上的变化。

随着直播技术的发展和电商供应链的完善,进行直播带货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备。在疫情之前,淘宝直播诞生了薇娅、李佳琦这样的现象级电商主播,在抖音、快手上也同样聚集了一大群的带货主播,而在会员电商云集上,会员KOL也以“素人”直播的形式,拓开了平台的流量。

  云集平台上的“素人”直播。(资料图)

  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货架式购物、社交推荐购物,直播中的“场”更加特殊,场景化、半沉浸式、高互动、短时间决策等特征,成为直播电商的优势所在。

对直播而言,“货”即商品供应链是基础,通过直播带货,可以迅速为品牌商消化大量的库存,用户可以以低价折扣,购买到心仪商品。

毫无疑问,相较于普通的主播们,这些CEO们不用担心商品供应链问题——他们背后的商品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比如,董明珠在京东直播上,推出的商品就包括自家的空调、风扇、冰箱、电饭煲、燃气灶等格力家族核心产品。而云集创始人兼CEO肖尚略的直播首秀中,则推出了平台上的20余款爆款商品,覆盖个人护理、食品生鲜、鞋服、小家电等多个品类,奔着满足会员家庭日常消费需求而去。

但是,除了供应链,“人”——主播本身也非常重要,主播是否具备亲和力、专业度以及个人影响力,很大程度也会对销售结果产生影响。这时,CEO们的特殊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格力“铁娘子”董明珠、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云集创始人肖尚略等CEO们,本身就是公众人物的业内“网红”,自带话题流量,他们具备成为出色主播的天然优势。

而在直播日益成为继社交之后,各大电商平台争相开采的流量富矿之后,CEO们站在直播镜头前当起导购员,也就顺理成章了。

  机会只留给镜头前的CEO们

CEO直播,让原本只出现在办公室、会议室的企业领导者,走进了直播室,成为直播时代的新“后浪”。

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的带货能力有目共睹:8场直播,在线售卖折扣酒店套餐券超2.55亿元;第8次直播,1小时卖出8万间酒店客房。他的策略是创意与想法,尝试形象上改变,形成与大众普遍印象的冲突。这是一个去标签化的过程,突出他有趣、会玩、放得开的一面,而这正是大众看点所在。

而云集云集创始人兼CEO肖尚略在5月15日晚的直播带货首秀中,再次展现了其专业、认真、亲和的形象。得益于云集原本的优质供应链基础,以及平台上第三方品牌的明星资源加持,这场直播首秀总销售额突破达5150万元。

  5月15日云集CEO肖尚略(中)在直播带货首秀中。

  云集是中国会员制社交电商的领跑者,肖尚略及云集在商品推荐上均具备丰富的积累。事实上,社交流量与直播流量,两者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具备明显共性。社交带货,以可靠的个人信任背书,将个体的信任在有限的社交网络这个“场”内释放,促成交易的达成;而直播带货,则是将这种个体信任再次放大,直播镜头将这个“场”扩大至无限的空间。

由此来看,CEO们的个人魅力进行信任背书,成为在直播镜头前“推荐式”购物的重要驱动力。缺少了这一点,CEO们的直播带货将逊色不少。

可以预见,在梁建章、董明珠、肖尚略、李彦宏等CEO之后,还将有更多的CEO们站在直播的镜头前,是否懂得直播、会直播将成为诸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直播本身也已经超出了其基本的销售渠道意义,背后体现的更是企业的发展策略。参与到直播本身,同样是企业领导者是否具备探索、试错心态,是否引领互联网时代风潮的体现。

对于CEO而言,直播是不仅是能力,更是思维。然而,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敢于站在直播镜头前的CEO们。


来源:北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