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经济风向标”之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根据会议要求,中国经济将启动“新消费”、“新制造”和“新基建”三驾新马车。其中,新基建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停车这块短板怎么补?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长向隽认为,传统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必须借助“新基建”的力量,让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融合发展,从而形成强大驱动力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停车难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的最大矛盾之一,推进共享停车,利用智慧停车技术将住宅区、机关单位、周边写字楼、商场和路边停车位等资源打通,能够最大程度缓解小区停车难困境。”向隽说。
同时向隽也指出,“新基建”是本次政治局会议的最大亮点,也是经济下行背景下,调整经济下行速率和斜率的最佳切入点。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等十几个部委已经印发指导意见,鼓励建设集约化的停车设施,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停车查询、预定车位、自动计费支付功能。智慧停车将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形成一个长期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城市发展建设。
当前,将智慧停车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当中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城市建设的思路应该从过去单一解决停车难,转变到统筹平衡停车与行车、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停车与充电的关系。深圳人工智能共享停车就是一个典型方案,以路边停车为支点,着力打通路内路外停车资源,实现“无感出入、无感支付和无人值守”,真正解决居民停车难,行车难和充电难,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和经济增长。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