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19年的高速发展,短视频行业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新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短视频赛道完成营销的转型和升级,但优质短视频的创作过程远不是打开摄像头那么简单,它有一套独立的商业规则。
作为巨量引擎旗下一站式数字营销培训和认证平台,巨量大学基于对行业的深度洞察发现,很多企业的短视频创作能力需要提升,甚至有的企业是从0到1搭建短视频创意团队或部门,整个行业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界定也并不清晰,没有具体的标准。4月28日,巨量大学创意营销认证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个针对短视频行业创意营销认证的服务体系,通过专业化、体系化的知识内容,以及系统化的个人资格技能认证,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创意营销增长路径,帮助企业打造高效的运营体系,实现优质人才培养和储备,从而对整个内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优化各种成本结构,大大提升效率。
创新系统教培模式,打造专业人才认证体系
人才是企业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特殊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直观体现。巨量大学打造了系统科学的教培模式,目前已积累超过1000门移动营销课程,吸引超过40万用户进行线上学习。同时,巨量大学面向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巨量讲师认证体系,在全行业形成优质讲师资源联盟。此次上线的“创意营销认证”将从教学到认证,快速提升短视频创意人才全面的专业技能。
在课程设计方面,为方便所有运营人员进行碎片化学习,整体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根据难易程度提供线上学习路径。初级课程主要帮助从业者快速完成广告创意和传播的基础认知,以及爆款创意背后的策划技巧,并系统讲授巨量创意产品的使用规范;中级课程则聚焦短视频创意的诞生和执行过程,在营销落地阶段,激发从业者产生爆款创意的灵感,在对抖音广告和竖屏广告更深度的理解基础上,综合提升从业者摄像器材使用、后期剪辑、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专业的授课过程中,除了多元化的课程,教师资源也非常重要,巨量大学的解决模式是,由最合适的人来教学。比如邀请高校老师讲述广告的基础认知和传播认知,由巨量引擎服务团队指导从业者的广告策略洞察和落地实践等,还邀请了行业知名的代理公司从品牌实操层面分享优秀案例,避免执行阶段不必要的损耗。
学员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学习后进行线上考试,由巨量大学对最终结果进行评定和级别认证。巨量大学未来还将不定期进行全国巡讲,根据各区域特色,进行线下专业培训,实现定制化教培。
构建科学能力模型,全面提升人才创意能力
内容创作难、涨粉难、成本高、执行低效、投放难……这些是横亘在很多企业运营到增长之间的难题,在创意营销认证推出之前,巨量引擎即根据这些难题独创了一个科学的能力标准体系“创意营销认证能力模型”,为企业的创意人才储备和运营保驾护航。
目前,能力模型从“初级广告创意师”和“资深广告创意师”两大角色出发,定位创意相关从业者的各项专业能力。初级广告创意师需要具备广告理念认知、客户需求洞察、创意策划研究、创意产品应用、创意团队认知五大方面的能力,资深广告创意师则需要在行业营销洞悉、创意构思探究、视频拍摄执行、剪辑后期呈现、团队人效管理五大层面有深度的洞察和执行能力,这个模型涵盖了当下短视频创意人才从前端到后端的全链条能力属性。
最重要的是,这套能力模型既可以成为短视频从业者创意人员自我评估的标准,也可以成为企业选拔短视频人才的衡量标准,从而助力整个短视频营销生态的良性发展。
当下,短视频内容创作趋向良性增长,泛娱乐内容仍占主导地位,时尚、美妆、汽车、运动等垂直类内容的消费需求被放大,2020年可预见的是内容端更加百花齐放,更多精、专内容领域出现。对于短视频营销来说,比拼的不仅是内容出品质量,还包括特色人设定位、精细化内容、粉丝运营和操盘流量的综合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将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推向新高度。
本次创意营销认证的上线,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一起迸发“创意能量” ,包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刚、Loong创始人/资深创意长工龙杰琦、上海剧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查道存、群邑数字战略与发展董事总经理宋文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王树良、巨量引擎营销创意负责人东东枪、微播易创始人/CEO徐杨、网赢天下网创办人/首席架构设计师方立军、畅销书《爆款文案》作者关健明,9位资深专家基于对短视频行业的精准洞察和深入解读,对创意营销认证进行针对性阐述、解析,携手共育创意人才进阶,与行业一起成就创意营销新格局。
创意营销认证通过将科学的创意人才能力评估模型和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相匹配,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认证体系,希望可以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的通识教材,为更多内容创作企业提供员工培养的范本,与行业共同服务营销人才成长。作为发起方,巨量大学也将持续以专业营销知识为全行业生态伙伴提供商业增长力,让知识加速每一次商业成长,最终帮助企业和品牌实现创新和突围,抢占增长先机,彻底打开短视频的宝藏。
来源:北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