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在8层楼高的辽宁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不见熙攘的求职人群,却有9.3万人在此求职,其中一半找到了工作。园区里,2400多位年轻人在为百度、新浪、小红书等企业提供各种业务工作。直播电商区,主播正在推销营口大酱等调味品……有149家知名企业入驻这里,20.2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由职业者在这里接活。
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人才共享机制让外部智力资源不入驻,也能为营口所用。”营口市站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李巍说。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李南珠喝着四川达州市的咖啡,赚着成都公司的钱,辽宁营口代征代缴部分个人所得税。李南珠是一名项目管理运营经理,住在达州。2020年3月,她注册成为了产业园的“云会员”,经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审核通过后与产业园第三方运营企业签订了电子合同,开始自主选择承包“甲方”派出的项目。
“我和派活企业是合作关系,我自缴社保。第三方运营企业给我们买意外伤害险。如果出现劳动纠纷,产业园有专业法务团队帮我们解决。”李南珠称自己是“自雇择业者”。
建园至今,产业园引入新浪、小红书、贝壳链家等23家商业流程外包企业,以“云会员”方式链接了全国20.2万名自由职业者,甚至还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来营口线上兼职、创业成了他们的选择。
自2019年10月28日开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政府出资搭建物理平台,全资国有企业——营口众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管理,民营企业——辽宁人瑞普惠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负责站前区人才市场代运营。
辽宁闪创科技公司最近12个月的税费缴纳额为70余万元,排进了全产业园的前十名。增值税、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企业财务人员只需核对后动动手指。产业园的服务中台“营小二”内嵌行业税收筹划模型,早已将企业应缴税费、可以减免的税费计算好,实现了“业、财、票、税、档”一体化管理。
“营掌柜”免费向信息能力较弱的个体、中小微企业提供业务管理服务,搭建“用户活体采集+身份筛查审核”“短信验证+实名认证”“电子合同签约”“银企直联+一键代发”等平台,大幅降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
产业集聚形成良性循环
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董赫在北京等大城市打拼7年,回营口工作她曾担心“会给履历降档”。回来后发现,营口产业园集聚的有新媒体,短视频、丰富完备的全流程供应链,配备齐全的直播设备,关键是赚得不比此前少。新业态融合发展态势成了她回营口的首要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是创业环境。董赫做一场直播需要助播、场控、运营策划、客服等多类人才,但在产业园,她可以邀请大城市的优秀人才来营口“兼职”,甚至这样的人才在当地的直播实训基地也能找到。
人瑞集团最开始仅在营口设立了一个四级网点,如今在产业集聚带动下,四级网点升级为二级网点,工作席位从300个升至2400个。人瑞普惠公司运营总监隋馨锐说,营口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是人力成本低于大城市。企业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经培训后上岗,到手工资3000元到8000元,高于同年度的营口市社会平均工资。在人瑞工作的员工,60%来自营口,30%来自周边城市,10%来自东北以外的城市。
“大企业入驻的越多,云端的自由职业者注册就会越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力也就越大。”李巍说。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完成营业收入70.84亿元,实现税收4.45亿元。留在营口的税收部分用作产业园的运营费、企业的奖补费。作为产业引导资金,形成“造血—输血—再造血”的良性循环。
改造升级持续推进中
“规模大、服务优质,人才吸引力才会持续增强。”李巍说,接下来,产业园将在实现云会员“一网通办”、招商引资模式和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产业园正在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税务局申报,对接工商注册接口、省税务局登记和申报等接口,完成集群注册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系统上线运营。开通行业准入绿色通道,多部门联合办公,实行一站式审批。完成个体工商户线上集群注册、集群注销、税务登记集群注册、集群注销,“手机端+客户端+园区数据中台+税务局(市场局)”协同监管形成的大数据平台,真正实现服务全国新经济企业“一网通办”。
招商引资方面,产业园计划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成立招商办事处进行全国网络布局,利用服务优势、技术优势、行业口碑优势,与当地协会或影响力企业合作招商。继续保持与北京行业协会、上海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为主要目标,继续攻关全国人力资源100强企业。
“升级园区发展体制机制也是实现产业园完全企业化运营的关键步骤。”李巍介绍,产业园已经聘请咨询公司对新经济线上产业园估值,完成估值以后计划实行企业混改。通过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实现企业盈利,改变财政承担国有企业费用局面。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