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记录中国 > 

冲在战“疫”一线的中国作家 与百姓共“呼吸”

发布时间:2020-05-24 7:42:54|来源:人民网

武汉战疫报告文学作家小分队(左起:曾散、李朝全、李春雷、纪红建)在武汉驻地合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齐心抗疫,四面八方,千里驰援。

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

这中间,有太多的瞬间值得铭记,有太多的感动值得珍藏,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书写。为此,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合作,从3月2日开始,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开设“抗疫一线的故事”报告文学专栏,组织约请知名作家倾情采写创作,记录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动人事迹和顽强精神。

——3月2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登报告文学《千里驰援》,并发表上述“开栏的话”

《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铁人张定宇》《生命之舱》《甘心》……疫情发生以来,一篇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陆续刊发。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报告文学作品不仅真实再现抗疫史实,更提炼出支撑人们奋力前行的宝贵精神力量。下面,《人民周刊》就带您跟随武汉战疫报告文学作家小分队,领略这些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

李朝全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王伟合影。

李朝全:把“落难”武汉的志愿者写成了“网红”

李朝全,50岁,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北京晴暖,武汉多云”,出发当天,李朝全在日记中写道。

在邯郸东站接上队友李春雷一路往南,抵达武汉已近晚上9点。到达住处“水神客舍”与另两名队友(纪红建、曾散)会合,洗漱完毕,已是子夜时分。

作为领队,除了单纯的采访、写作,李朝全还要操另一份心。“我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专门打来电话,询问作家们在武汉期间的身体和采访进展状况,让转达问候和提醒。

曾散和志愿者群体联系上了,打算去做一回志愿者,体验生活,同时采访他们。“我提醒他,我们要抓住自己的主业,抓紧写作,并叮嘱他如果当志愿者,一定做好个人防护。”李朝全说。

事无巨细,领队李朝全都得盯着。为了不让福建老家年迈的父母担心,他谎称自己在北京,“形势越来越安全”。

就是在这样难得安静的情况下,李朝全照样写出了精品力作。报告文学《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在《光明日报》发表,《“同济”战疫记》在《人民日报》发表。

“我接触了一些普通人,包括一位误入武汉城又不愿沦落街头的大连小伙子蒋文强,他选择了自愿去医院红区当清洁工的工作。”李朝全将这位在红区自称“大连”的小伙子写进了报告文学《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

评论区,许多人讶异于这位小伙子的生存能力——不仅为自己在武汉封城的特殊时期赚得一日三餐,食宿无忧,更为抗疫斗争作出了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贡献。

与此同时,“大连”也成为大连的一张城市名片,受到大连市民的广泛赞誉。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武汉漂流记,也是一个普通人人在囧途的经历,但是结局却令人惊喜。”李朝全说,“这是一出悲喜剧,我非常希望这样的题材能够被改编成影视和影像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90后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李朝全还写下一些武汉的普通老百姓,一些新闻界出版界朋友和各地媒体赴汉采访的记者等的故事。“感觉在武汉的每个人彼时都已没有了畏惧和恐惧,都很勇敢,敢于冲在一线深入一线,希望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那种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情景令李朝全终生难忘。

先行几天离汉,李朝全还不忘叮嘱队员:“希望大家真实客观地记录和书写这场灾难,尤其应当浓墨重彩地书写医护人员和普通人,浓墨重彩地书写武汉的医护人员和普通人,他们是这场艰苦卓绝战疫的中流砥柱!”

李春雷坐在食品箱上工作。

李春雷:坐在食品箱上忘我写作

李春雷,52岁,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2月26日,再过3天,就是他生日。当被问及愿不愿意去武汉采访,年过半百的李春雷没有半点犹豫:“去!”

这是“孤胆英雄”第三次“深入虎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李春雷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到达现场的作家之一;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李春雷再次请战,以最快速度赶赴海拔4000米以上的震中结古镇。

在武汉的30多天里,李春雷完成《三月正青春》《铁人张定宇》《哭笑天使》《男护士》等1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陆续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

从“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到身患渐冻症的“铁人院长”张定宇,从河北90后医护人员张明轩和肖思孟到武汉姑娘李蓓……李春雷用手中的笔把一个个人物写活了。

“铁人,并非仅仅形容他的意志刚强如铁,还因为他的身体状况。由于病情日益加重,他双腿僵硬,犹如铁具……”《铁人张定宇》里,李春雷将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物立住了,作品就立住了。换言之,人物立得住,作品才立得住。”4月1日清晨,李朝全微信转发李春雷作品《铁人张定宇》。当天,《铁人张定宇》在《人民日报》整版刊发。

对于好作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近期有关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不少,作家李春雷的《铁人张定宇》见人见事见细节,有温度有纬度有深度,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俱佳,是新时代抗疫报告文学难得的‘高峰之作’。”读者有感而发。

之所以能将人物写活,在李春雷看来,深入当事人内心是关键。“我从真诚出发,跟他交朋友,直入他的内心深处,还单刀直入地跟他谈到很多人不敢问甚至很忌讳的话题。”采访张定宇时,李春雷将自己深深融入其中。

这种融入不仅体现在采访环节,更体现在写作中。从3月21日开始,经过前期充分酝酿,李春雷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短短10天左右,一气呵成写就18篇文稿。其间,废寝忘食是常态。

要知道,作家小分队去武汉是在2月26日,当时全市绝大多数宾馆酒店早已“名花有主”,他们下榻的小宾馆条件十分简陋。“房间里连桌子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小的茶几,没有坐的地方。”李春雷告诉记者,“我就把当地作家慰问我时发的面包啊牛奶啊摞在一起,坐在上面写东西。”

两个纸箱,一个矮茶几,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很难想象,众多精品力作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诞生的。

纪红建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采访。

纪红建:通过“小人物”、小细节再现中国精神

纪红建,42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去武汉之前,雷厉风行的纪红建已经创作了多篇抗疫题材报告文学作品。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纪红建从老家赶回长沙,马不停蹄开始采访创作。次日,《长沙行动》完稿。1月29日,《长沙行动》经新华社发布。

就在《长沙行动》写成当晚,纪红建给李朝全发了条信息:

“……武汉与长沙,历来一衣带水,也就一个半小时车程,湖南的医务人员也去了不少,我特别想去采访……如果在合适的时候,中国作协组织作家采写报告文学,我报名!”

从信息发出,到真正启程,将近一个月。这期间,纪红建辗转长沙多家医院采访,创作了《湖南行动》《宁静与沸腾》《人民战“疫”》《照进心灵的阳光》4篇报告文学作品。反映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足迹》也在出发前一天完成。

报告文学作家是时代的记录者,纪红建深知这个关键时刻自己决不能缺席。直到出发前夜,他才轻描淡写地告诉爱人:“到武汉,只是坐在宾馆里写写材料,不用出门,也没有其他事。”

果真如他所说吗?当然不!

“武汉是我常来的一个大城市,对于她,我满脑子都是繁华热闹景象。然而这个春天,当我再次走进这座城市时,寂静而冷清的街道,令我思绪万千。”如愿以偿来到武汉,纪红建既有感动,也有伤感。

不过,当他渐渐走进武汉的心灵深处,他发现,武汉并没有沉寂,更没有休眠。“这里并不宁静啊,甚至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喧哗,不,应该是沸腾。”

这里有千里驰援的奔跑声,白衣战士来回奔跑的脚步声,白衣天使轻柔温暖地安慰和鼓励病人的说话声,一个个治愈出院的患者走出医院时含着泪花的欢笑声,失去亲人、战友、朋友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30多天里,纪红建深入武汉的医院、街道、社区、隔离点,采访干部、党员、患者、社工、工人、居民、教师、学生、司机、志愿者各方人士130余人,写下采访笔记30余万字。短篇报告文学《生命之舱》《春天的声音》《武汉“转运兵”》《一个武汉民警的春天》《湖南援鄂第一人》《战地芙蓉》等陆续发表。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纪红建发现许多细节不为人关注却令人感动,于是他将更多的笔墨放在细节处:“我觉得,通过‘小人物’、小细节,能更加具体而有力地再现温暖,反映中国面貌,凝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扎实的采访也为他即将构建的长篇打下坚实基础。“正在创作一部关于抗疫的长篇报告文学,想从更加细致、深刻与宽阔的角度来写这部作品。”纪红建说。

结束隔离点采访,曾散正在接受细致的全身消杀。

曾散:用青春之笔写当代青年

曾散,34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他是此次武汉之行年纪最轻的作家,不过对于报告文学,他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报告文学创作起到了文学“轻骑兵”的作用,作家深入现场、见证历史,不仅记录了抗疫前线的伟岸风景,还挖掘出前线战士个体背后的动人故事,让他们身上映射出的希望之光照耀更多人的内心。在曾散看来,报告文学的最终价值是温暖人心。

围绕“温暖人心”,曾散进行了一系列暖色调的创作。发表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甘心》《爱的温暖与力量》《温暖的光》,仅标题就给人以暖意融融之感。

除了“暖”,曾散作品的另一个关键词是“青春”。《甘心》中,只身一人骑单车4天3晚,逆行300多公里从老家返回武汉抗疫一线的青年女医生甘如意是95后;《爱的温暖与力量》中,大年初一,从长沙开车逆行武汉做志愿者的郑能量出生于1992年;《温暖的光》中,心怀感恩,从汶川来到武汉支援的女医护人员佘沙、张琴都是95后……

“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在战疫中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应该好好描画他们,他们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到武汉第9天,领队李朝全在日记中写道。

李朝全日记中的90后正是这次武汉之行曾散采访的重点。“因为所处的成长环境较为接近,青年视角写青年,无论是采访交流,还是创作本身,同龄人的那种感同身受更容易产生共鸣。”曾散说。

在武汉期间,曾散常常被许多普通人的善良大爱所感动。4.26万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女性医护人员占比超65%,而她们中大部分又是90后。“她们年纪轻轻,她们的事迹或许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赤诚之心却灼灼其华,闪闪发光。”还有志愿者,还有更多平凡普通的劳动者。在曾散眼里,他们个个都是“小太阳”,个个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置身这样的环境,曾散时常和被采访者打成一片。有天晚上采访,曾散和志愿者先是去给人送盒饭,接着又为某医院搬运物资,然后还去另一家医院送出院患者回家。那天后半夜一直下雨,曾散回到驻地已是凌晨两点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为一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曾散觉得自己更应该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做好时代的书写者和记录员。

根据采访收集的素材,目前曾散正在创作一部反映青年抗疫的长篇报告文学,这是他《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暂定名《青春脊梁》。“因为这些青年就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将是我们国家的脊梁。”曾散说。

(来源:《人民周刊》2020年第8期)


责任编辑:张馨洁 校对:张馨洁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