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遗”脉相承下的马头琴弦歌》系列报道之一:夏都的“德都天籁”

发布时间:2024-03-08 9:47:47

有人曾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言语更加传神。曲曲悠扬的马头琴声为聆听者插上了自由的翅膀,使其仿佛置身于白云千朵、广袤草原和苍穹大漠之中。前一秒的《万马奔腾》仿佛让人看到了自由草原上万匹野马奔腾的壮阔之势,下一秒的《赞歌》却能让身处异乡的游子流下思乡的眼泪。

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马头琴曲展现着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同时也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对“长生天”的哲学思考。

2001年一曲雄壮的《万马奔腾》千人齐奏,直取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首马头琴曲让国人开始了解辽阔的蒙古草原,也开始让马头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此后,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先后两次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蒙古族)马头琴传统音乐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唯有热爱能让我脚步不停”

“对马头琴做一个的抽象定义,那就是辽阔的温柔,粗旷的细腻,它是带着荷尔蒙的乐器,我现在在城市里生活,在城市里工作,在城市里传承,但是每年我还是会定期的回到草原,去感受牧区的风,去找寻吃手把肉的感觉和状态,保持演奏马头琴那种悠扬自在的味道。”才仁加木措老师认真的说。

在他的工作室里,进门就能看到白墙中间挂着的全国第二套马头琴结构拆分模型,旁边的一间屋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的马头琴,以及大马头琴、羊皮鼓等蒙古乐器;客厅的桌子上也摆满了这些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马头琴结构拆分模型。(刘笑含摄)

才仁加木措老师介绍说他在内蒙古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首席孟克老师那里第一次看到马头琴结构拆分模型就非常喜欢,2017年自己在第一套原有基础上优化了一下,添加了左侧的马头琴,能直观的看到右侧的零件组成左侧的马头琴,使模型结构更加完整,由此也诞生出不同于第一套的结构拆分模型。

才仁加木措演奏马头琴。(受访者提供)

在对零件的介绍过程中,才仁加木措老师说不同材质、不同做工的马头琴,发出的声音也会有天壤之别。之后,老师用几种不同的马头琴对同一乐曲进行了弹奏。谈及到蒙古国马头琴和我国马头琴的不同之处时,老师表示蒙古国的马头琴声音更低沉,因为把位变大,拉法变得更难,需要演奏者更加用力。但他更喜欢这种琴,音色好听,拉出来的声音也更加悠扬。他举手投足之间都展现出对马头琴满满的爱意,与此同时才仁老师也在细细回忆和诉说着他和马头琴的故事。

出生在德令哈市牧民家庭中的他,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了马头琴,他带着好奇、喜欢以及家人的支持只身前往内蒙古学习马头琴,一去便是六年。才仁加木措老师回忆道“恩师对我特别严厉,刚开始学习乐理、视唱这些特别难。上课虽然都说蒙语,但是内蒙和青海的方言不一样,语言上面很难接受和理解,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慢慢习惯,刚开始是很抵触的。”

齐·宝力高老师指导才仁加木措。(受访者提供)

回青之后,成为一名青海省演艺集团乐团马头琴演奏员的他2020年开始着手创办青海省马头琴文化传承协会。协会刚开始仅有50名会员,职业局限于专业老师、演奏员;现在协会会员已经达到80名,囊括大中小学的教师,歌舞团、文化馆工作的老师,从事马头琴教学的基层老师和各个年龄的业余爱好者等;以往的会员来自的地区都比较零散,现在协会会员主要来自海西州、海北州和黄南州。“热爱”使得协会慢慢壮大起来,也唯有“热爱”支撑他走到现在。

“现在我们协会的副会长是我的前辈,我们都是因为热爱、都喜欢马头琴音乐、都想为马头琴的宣传和推广出一份力而聚集到一起的,大家的心思就是想有一个大家庭,这样干什么事都会有一股凝聚力。”任青海省马头琴文化传承协会会长的才仁加木措老师真挚的说。

正是这份初心与真心打动了在国际上很有威望的格日力教授。正是他的倾力帮助使得协会能够更快、更好的成立。

“唯有普及与创新,方能传承与发展”

对于不太熟悉蒙古语的人来说,在十几年以前,“德都蒙古”还是个很陌生的名称。但对于操蒙古语者而言,都知道这个名称与“阔阔淖尔蒙古”以及汉语的“青海蒙古”,意义是相同的。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其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区主体民族为蒙古族和藏族,而“德都蒙古”指的就是该地区的蒙古族。

在谈及到协会未来发展,以及未来青海马头琴音乐应如何走好传承之路时,才仁加木措老师思考了些许说道:“先立足当下,稳扎稳打,先有普及,再有创新,先有传承,再有发展。”

据介绍,青海马头琴文化本身就薄弱,其次是青海本土的马头琴老师很少,再加上省内州县的好多人本身就没见过马头琴,所以省内推广、省内普及是现在传承青海非遗马头琴音乐的重中之重。先把青海省境内的马头琴音乐做好做强,实力、专业、技能都跟上来,接下来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马头琴文化。

才仁加木措及协会参加各类演出的证件。(刘笑含摄)

看到满桌子的演出证,才仁加木措老师自己感叹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颇有感触的说:“我到外省演出,尤其南方,许多人都不知道青海还有蒙古族,自己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现在属于网络时代,我们协会也在借助各大知名的短视频平台宣传我们的非遗马头琴。首先想的是宣传家乡青海,其次是宣传我们非遗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之后计划着将青海本土曲子融入进来,把中华民族的音乐推广起来。”

非遗技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与创新难度,在谈及未来青海马头琴音乐的创新发展模式时,才仁加木措老师说他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一个以马头琴音乐为契机的青海原生态乐队——阿穆尔乐队,乐队的定位就是以马头琴音乐为核心,实现“传统+现代”相结合。

阿穆尔乐队应邀拍摄门源高铁通车宣传片。(受访者提供)

“将乐队里木吉他,羊皮鼓,马头琴,陶布秀尔这些乐器都融合到一起,翻唱其他音乐人的曲子之外,会唱一些乐队自创的曲子,等乐队实力成熟之后会把前辈们的民间音乐挖掘出来用马头琴演奏,另外也想着把青海本土的民歌进行二次创作,唱给青海本土的老百姓听,实现本土乐队演奏本土音乐,传承马头琴音乐的同时也做到了创新发展,一举两得。” 才仁加木措老师说道。

年轻一代是未来传承、发扬非遗马头琴音乐文化的中流砥柱,也是目前才仁加木措老师重点培养的群体。在他的教授过程中不乏对孩子们进行严厉的指导和批评。

“拉弦乐乐器很难,音准很难控制,马头琴与其他种类的弓弦乐器相比,马头琴的演奏需要掌握其独特的顶弦指法,因此拉马头琴更难。既然孩子们下这种辛苦学习马头琴,我必须严格,不然害了孩子们,也害了马头琴。”才仁加木措老师说话时,流露出既心疼又无奈的表情。

才仁加木措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现场照片。(受访者提供)

截至2023年11月20日,以青海省演艺集团承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场,才仁加木措老师在演奏中承担马头琴独奏的部分。他表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自己非常喜欢,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修养,也利于让更多孩子加入到非遗马头琴的传承当中。此外,2024年1月20日,由青海省马头琴文化传承协会首次举办的大型音乐会“聆听草原·天籁之音”在青海大剧院顺利举行。据介绍,青海大剧院是首次举办以马头琴音乐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演员们通过演奏经典民歌、世界名曲及本地特色原生态曲目等共计14首曲目,向观众们展现出非遗马头琴音乐的内在之美,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加大了对青海省非遗马头琴音乐的宣传。

说到有关非遗马头琴音乐未来发展,自己有什么心愿时,才仁加木措老师说:“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就像内蒙古乌兰牧骑那样的形式,组织协会的成员给老百姓们演节目,更好的服务他们。如果有天人们不再好奇拉马头琴的人是不是蒙古族的时候,那就是马头琴普及的时候,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责任编辑:郑珊珊 校对:郑珊珊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