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华大学子三下乡——追潘山旧影,寻时代新路

发布时间:2024-08-27 18:20:47

2024年7月11日,华侨大学文学院“寻找潘山市”实践团来到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的招贤社区进行实地采访调研。实践团不仅是为了探寻潘山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更是为了重振潘山文化,提升其知名度,呼吁各方力量参与到保护、传承潘山文化的行动中来。

历史回响,潘山旧梦

在历史上,潘山市曾属南安县,作为古海丝之路的重要节点,既是外商入闽、官员调任的必经之路,更承载着泉南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吞吐海内外之功能,一度繁荣兴盛。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潘山被改称为“招贤大队”,成为北峰街道的所属社区。虽更名为“招贤大队”,但“潘山”二字,早已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与人心之中。如今,潘山人正以满腔热忱,追寻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守护着每一砖一瓦间流淌的文化血脉。

图为招贤社区界碑。 陈润安康 摄

新旧交织,见证变迁

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对潘山市的具体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刚到潘山,实践团便见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高楼大厦和古旧瓦房隔马路相望,有着鲜明的不同。走进招贤社区,实践团行走在潘山路上,踏入泥瓦房、尘石路,亲见双口井、观音庙等潘山古迹,文物古迹无言,却有力地诉说着过去。潘山历史底蕴深厚,当地居民众多,以潘姓为主,居民对潘山历史和文化皆有浓厚的兴趣,无奈了解潘山历史的机会太少,在走访中,实践团发现招贤社区各机关单位在寻找潘山记忆、发扬潘山文化的事情上都十分积极,民众中有不少人自觉在为守护潘山奔波努力。在实践中,实践团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图为潘山街道倒弃路边的石碑。 陈润安康 摄

图为潘山街道废弃的古井。 陈润安康 摄

图为潘山街道废弃的石碑用作垫脚石。 陈润安康 摄

先辈寄语,传承薪火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实践团有幸拜访了地方志编纂大家高明地先生。在小院的清幽中,高老先生用他那饱经风霜的声音,为实践团成员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潘山历史画卷。从“小香港”的繁荣,到潘节将军的振兴之举,再到郑成功招兵买马的传奇,潘山的各色鲜活图景、英雄人物,就这样穿透了历史烟云,缓缓走来。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心潮澎湃。但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潘山早已没有了之前的繁华,许多文物都遭到了破坏,想要了解潘山变得越来越困难。访谈末尾,高老先生更是慷慨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材料,其中不乏许多对传承发扬潘山文化的切实建议,实践团成员不禁为高老先生的拳拳无私奉献与勇担责任之心所感动。

图为寻找潘山市实践团成员采访高明地先生。陈润安康摄

图为高明地先生正在介绍潘山相关资料。陈润安康摄

记录点滴,传承使命

考察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以拍照、录像、录音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记录下潘山的点点滴滴。实践团深知,每一次记录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团队对潘山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寻找潘山”这一使命注入了新的动力。

久经风化的招贤碑、独具特色的双口井、唐学士韩偓的墓道……无不承载着潘山的记忆,在走访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一方历史一方文化,也更为深刻的体会到了寻找潘山对潘山的重要性、对海丝文化的重要性,潘山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文明不可忽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寻找潘山市实践团成员与高明地先生合影。 陈润安康 摄

展望未来,共筑梦想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寻找保护潘山文化的相应措施,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潘山文化的保护还存在不足,本地居民对潘山文化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寻找潘山”仍任重而道远。潘山,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城,正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珍惜、去传承。虽然当前对潘山文化的保护还存在诸多挑战,但实践团坚信,只要大家携手努力,定能让潘山的旧影重新焕发光彩。同时实践团呼吁更多的潘山人民、社会人士加入到“寻找潘山”的行动中来,共同挖掘潘山的深厚底蕴,让这条古老的海丝之路再次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撰稿者:贺滋懿、韩双霜


责任编辑:郑珊珊 校对:郑珊珊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