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广西师大学子三下乡:传承侗绣技艺薪火,点燃乡村振兴篇章

发布时间:2024-08-30 16:26:32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部门联合指出,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以非遗保护和传承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工坊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生产、技艺传授和活态传承,不仅有效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促进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为深入了解非遗工坊的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2024年8月28日,广西师范大学“遗韵兴乡”调研团队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非遗工坊,开展“非遗工坊传古韵,乡村振兴绘新图”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清花绣坊是由当地百名侗族刺绣绣娘组织成立的一个集产品自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侗族刺绣非遗就业作坊。这个作坊不仅是侗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基地,更是当地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和增收的重要平台。

在调研过程中,非遗工坊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队,并详细介绍了非遗工坊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成果。她表示:“我们通过订单的模式,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让她们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绣娘技艺提升培训班,帮助她们不断提升刺绣技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非遗工坊开展了基地培训、师徒结对等一系列公益性活动,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帮助她们不断提升刺绣技艺。同时,通过提供就业指导和岗位对接,积极推动当地留守妇女发挥所长,通过刺绣活动参与就业,帮助她们实现稳定增收。发挥非遗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从世代传承的“指尖技艺”向推动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的华丽转变。

据清花绣坊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非遗工坊引导侗寨妇女发展侗族刺绣,采用了“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以基地为依托提供生产场所和原材料,以传承人为核心负责技艺的传授和指导,以绣娘为基础负责具体的生产和制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链条。近几年来,清花绣坊累计培训绣娘2500多人次,带动300多人就业。通过订单生产模式,绣娘们每个月可增收2000元至3000元,有的绣娘单次订单收入甚至高达数千元,显著提高了绣娘们的家庭收入水平。清花绣坊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居家灵活就业的机会,使侗族妇女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与创业,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和增收致富,还成功做到顾家、传艺、致富三者并重。非遗工坊迈向了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之路,同时开创了一条融合“产业致富+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共赢“锦绣致富”新路径。

“我们将继续积极做好非遗工坊建设工作,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工坊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非遗工坊将不断提高保护传承力度,使传统刺绣艺术以更加鲜活、实用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致力于为更多的留守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留守妇女参与刺绣工作,通过开发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和拓展市场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绣娘们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推动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讯员:李施颖 胡一茗 金婕 唐颖婷 韦佳彤)

图为非遗工坊负责人为团队成员介绍非遗工坊的发展  通讯员夏康供图

图为覃桂珍(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侗族刺绣手艺  通讯员夏康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工坊负责人进行的访谈  通讯员夏康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工坊负责人在清花绣坊前合影  通讯员夏康供图


责任编辑:郑珊珊 校对:郑珊珊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